果不其然,目前有两项系统奖励正在等着许正阳领取。 首先是《情逢敌手》票房过亿的奖励。 但这项奖励暂时不需要领取。 因为电影上映并未结束,票房总额还没明确。 如果票房能过两亿的话,奖励肯定还会叠加。 系统都有详细说明。 这就不用急于领取,等上映结束再说,希望票房能过两亿,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奖励。 至于这项奖励是什么类型呢? 许正阳也注意看了一下。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奖励一部适合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剧本。 这点正合许正阳的心意。 他正在为春节档拍什么发愁,因为《醉拳》杀青的奖励未必适合在春节档上映,选择错误档期,票房未必如意。 如今许正阳确实想要争夺春节档,得陇望蜀也是人之常情,他需要一部合适的动作片,但没想到系统居然这么好用,为他提前解决这道难题,太有智慧了。 只是具体是什么影片要看《情逢敌手》的最终票房来决定。 不过亿肯定没奖励,这倒不必说。 如果票房只是过亿,就会奖励一部前世九零年以前的影片。 目前许正阳拍摄的影片就是这种。 如果票房能过两亿,就会奖励一部前世九零年以后的影片。 这就再好不过。 前世九零年可是分水岭。 好片子基本都留在后面。 许正阳确实很期待。 但现在又不能领奖,只能等着啦! 再看看第二项奖励,就是《醉拳》拍摄成功的杀青奖,应该也不错。 奖励形式和上次是一模一样,还是给出两部电影剧本供许正阳选择。 看到剧本名字,许正阳不禁眼前一亮,脸上露出喜色。 这次选项还是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剧本。 没有特殊成就,恐怕系统不会轻易给出九零年以后的经典动作剧本,可能需要许正阳的单片票房或者票房总额达到什么记录。 其实这很正常。 积累票房就是积累经验,票房达到一定程度,经验和技能肯定足够丰富,就能拍摄更好的影片,也有资格拍摄经典影片。 不然经验达不到相应的水平,盲目拍摄岂不是毁经典? 系统这样设计也有道理,循序渐进才更稳妥。 看看两部影片选项。 第一部影片是《佛掌皇爷》,集佛掌和罗汉拳大成之作品,可远比上次选项之一的《佛掌罗汉拳》要强出很多,算是顶配加强版。 这里说的是打戏动作堪称是顶配,可不是说主演形象或者剧情深度。 剧情方面都挺苦大仇很,但说深度也谈不上,没必要细说。 单说主角形象。 高情商说法是原版主演貌不惊人,人不压众。 低情商说法是原版主演相貌太挫,打戏拍得再好看也没用,观众一看脸就完了。 这部电影一直没多少影响力,实在不怪观众,甚至豆瓣都没有评分。 可能观众根本坚持不到打戏阶段,就破防了。 谁让主角不帅!主角不帅看鸡毛? 主角不但不帅,还很矮很丑咋办?真是无语。 其实抛开相貌不谈,原版男主演得相当出彩,个人武功很出色,日后能导能演,还是罗馥洛的男友,可惜后来因为种种缘故分手。至于个人相貌身高就实在没办法,不是他能决定的。 如果专注导演更好,他就不适合饰演大男主。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很多武师出身的丑男也会尝试演主角,确实没有那么正规。其实这也是没办法,有真功夫的武师没有几个是好看的帅哥,大多是糙哥,顶多是元龙师兄弟那种就很不错了。后来还是李连胜过去提高了动作巨星的颜值,难怪能成名。前期那些丑男糙哥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虽然得到机会,但身材相貌就是不合适。 毕竟元龙大鼻子都差点没能上位。 甄功夫的颜值在那时候都起不来。 可见相貌多么重要,真比能打还要重要得多,尤其电影是视觉艺术。 视觉不但要看动作,先入为主就是要看相貌。 不然后来哪有那么多整容和小鲜肉呢? 至于审美情趣歪了,那就是另外一说。 但相貌不佳真是没办法。 你让鬼脚七去演黄飞鸿,一样的剧情和打戏,它的票房也爆不了啊! 但鬼脚七能给李连胜当替身,踢佛山无影脚,你能说他的打戏就不配演主角吗? 可他就是演不了啊! 他演主角谁看? 道理就是这样。 换成李连胜饰演黄飞鸿,就是一代宗师形象,票房必然会大爆,成就影史经典。 这部《佛掌皇爷》也是一样。 关键是看谁演。 把原版矮矬丑的男主角换成高大帅的许正阳,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 单凭颜值就值回票价了,就能吸引女生买票。 不然超新星那边痛失许正阳,能这么痛心疾首吗? 当然许正阳这么重视这部豆瓣评分都没有的作品,还是因为它的优点极为突出。整部影片的动作设计极具妙趣,片尾大决战打戏实在太精彩。 那是许正阳十分喜欢的一场绝妙打戏。 佛掌和罗汉拳的各种模式逐步升级的对决绝对是经典之作。 特别是主角凌空佛掌下击的镜头太帅,用上特效肯定更帅,甚至有佛祖附身那种感觉,就像天竺阿瑟湿婆附体那种镜头。可惜前世原版制作粗糙,当年也没有特效。 后来喜剧之王周俊采的那招“从天而降的掌法”若是没有特效加持,未必有人家精彩。 毕竟人家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两部作品相隔二十四年。 佛掌遥相呼应。 奖励选项里出现了这部作品,许正阳确实很满意。 再看第二部影片竟是《鹰爪铁布衫》,也是早年经典之作,评分7.4只比许正阳先前拍摄的两部7.5和7.7的作品稍差一点。 这种评分完全可以入选拍摄序列。 打戏铁指寸劲大破铁布衫很经典。 甚至这部影片成功的可能性肯定比《佛掌皇爷》更高一些,因为剧本更好。 毕竟《佛掌皇爷》的剧情有瑕疵,需要编剧大修才能拍摄。 系统就是让许正阳做出选择。 其实无论选择哪部作品都能成功。 系统给出的作品就没有很差劲的。 即便是上次给出的看似不佳的《佛掌罗汉拳》若是由许正阳来拍摄,对剧本进行修改,重新设计编排动作,照样能获得成功,起码票房不会亏本。 这种选择肯定不是优劣选择,而是看宿主的个性偏向哪边。 选择不同代表宿主喜好不同。 这倒挺有意思。 许正阳很清楚,谨慎思考后,还是选择《佛掌皇爷》。 这不是因为《鹰爪铁布衫》不好,其实这部影片很好,也不是因为许正阳个人不喜欢,他确实喜欢,而是有别的深层次原因,所以不选择它。 当然不是因为年龄。 主角年龄可以通过修改剧本和化妆进行调整,这点不重要。 根本原因在于许正阳只想演大男主戏。 大男主戏就是全片精彩段落都围绕着身为男主的小生或者武生进行,没有同类型的男二男三来抢戏,所有观众目光都始终聚焦在大男主身上。 可以有袁挚诚那样的丑角来搭配喜剧。 可以有罗威那样的猛男来饰演大反派。 可以有孔婧和汪熠彤那样的小花点缀。 但是绝对不能有和自己同类型的帅哥来抢镜,或者抢戏份,这是大男主戏的绝对禁忌。 可以说,大男主戏不需要出彩的男二,甚至还要打压男二,这就是必然的选择。 只要突出主角自己即可。 而《鹰爪铁布衫》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大男主戏,因为男二的戏份过多且出彩。 它是前世七十年代的戏。 当时圈内流行什么风格? 就是男主和男二两个美男或者型男相视一笑,惺惺相惜的那种剧情。 其中有兄弟情或者义气或者正义感相互联系。 前世巨星元龙早期就演过这样的电影,结果票房仆街毫不意外。常人很难想象元龙怎么和别人相视一笑,惺惺相惜,画面太美不敢看。 许正阳同样不想演这种电影,只想演以他为绝对核心的大男主电影。 如果男二发挥出彩,那不就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剧本编动作捧别人吗? 这是许正阳绝对接受不了的。 男性演员出彩的只能是大男主和反派,不能允许其他正面角色出彩。 反派出彩是为大男主做嫁衣,锦上添花可以接受,但正面男二出彩就是抢大男主的戏,绝对不可以。即便出彩也只能是文戏,不能是动作戏。 捧女星出彩是你有本事。 捧男二出彩就是大傻瓜。 顶级动作巨星肯定很独,不然就成不了巨星,精彩的戏经常给别人,你怎么成巨星啊?许正阳自然不例外,他同样很独,这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半点都不能让的。 而《鹰爪铁布衫》的男二确实很出色。 人家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武功也很高,打戏出彩,还参与了最后大决战,虽然有男主和男二的区分,但这明显是双男主架构。 影片是不是双男主看最后大决战的戏份分配就行。 许正阳看完后,记得很清楚,更被男二的枪斗戏吸引,印象当真很深刻。 决战阶段那几招杨家追魂枪实在太帅。 平时他使用的奇门拐子枪也相当惊艳。 尤其单腿独立旋转斗花枪简直帅呆了,在别的电影里从来没见识过,更像是戏曲动作。 说实话,男主的打戏都没有这么惊艳,精彩的兵器戏都给男二加持。 即便和后来李连胜的枪斗戏相比,这部电影的枪斗戏也不会给观众逊色的感觉。 寥寥几招就很惊艳。 可能限于男二身份,才没有过多展示。 有这样出彩的男二,对大男主的压力多大啊! 换成后世巨星,肯定要改戏或者把男二踢走。 谁都不能忍啊! 而且这部电影男二打戏篇幅太多,同样经过连场大战,单打独斗和群战打戏都表现得相当出彩。 男主除了铁指寸劲很有特色,能够相提并论,其它动作戏没有什么能碾压男二的地方,就像是一个专破铁布衫的工具人。 最后两人并驾齐驱,合斗大反派。 这样就是主次不太明显。 电影是很精彩,二打一可以极大提高观赏度,但一番主演的损失可不小。 番位是有区别,可戏份被抢太多,无法忍受。 当然这是以后世大男主眼光来看,当时这种模式肯定非常流行,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此类电影问世。只是许正阳肯定不愿意这么拍戏。 斗枪这么好的戏份怎么能随随便便分给男二? 男二用得着吗? 还有那些精彩动作,以后自己表演不是更好? 自己总有用得到的地方。 好戏不嫌多嘛! 许正阳宁愿拍男主被反派暴打的戏份,也不愿意拍和别人合斗反派的戏。 被反派暴打不影响什么,反正他能赢,但让正面男二出彩可受不了。 这是地位问题,更涉及核心利益,和嫉妒心无关,可不能简单理解。 双主角不可行。 想想前世李连胜的《精武英雄》,男二三招两式就被大反派打趴下,根本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然后男主独斗死敌,被打得再惨烈也要单打独斗,根本不需要同伴帮忙。 同伴只管退下,受伤了赶紧躺着,我自己上就行。 看他挨揍挨得比男二还重啊! 身体素质再好也不至于这样。 男二上去帮忙扛个一两招都不行。 那就不是单打独斗,怎么可以呢? 你可不能抢镜,用嘴巴提醒就行。 先前男二有戏的时候都是充当和主角作对的反面角色,后期一旦转正,就再也没戏了。 还是只能反派有戏。 就是这种规律。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男一男二一起合力打反派。 再想想李连胜的经典《黄飞鸿》,第一部男二还能单打独斗个反派,但到了后两部都变成搞笑角色,完全不会打了。可能有别的原因,但不重要。 这就是大男主戏呀! 男二出什么彩?你负责插科打诨就行,没有打戏。 所有戏份都要为大男主服务。 前世元龙中后期的电影也是一样,除了师兄弟合拍的几部有所谦让,去好莱坞要妥协,其它个人风格电影完全就是大男主戏,和李连胜没有区别,只是打斗风格有区别。 这种大男主戏是巨星崛起的必然结果,也是标志。 因为观众要看巨星,谁喜欢看男二啊? 巨星绝对不会与人分享荣耀。 没人能在电影里和他们争锋。 双男主根本不可能。 巨星地位不容挑战。 哪怕是《新龙门客栈》那种群戏,最突出的也是两位女星,再有男主和大反派,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男二角色,好像男二已经从电影里彻底消失。 像《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虽然有双男主打戏,但他们说到底都不是专业动作巨星,而且两名演员类型不同,相互没影响,这样才能勉强共存。 自从巨星崛起,以后动作电影风格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时代。 但许正阳就喜欢这种大男主戏的类型,哪个巨星不喜欢呢?这就是为巨星量身定做的。 《鹰爪铁布衫》确实是好戏,但不得许正阳的青睐是必然。 谁让你不突出大男主呢! 如果想要修改的话,就要把动作戏推翻重做,那样工作量实在太大,设计动作也太难,浪费时间更是太多,再说也不值得那么做。 许正阳宁愿选择剧本稍弱几分但打戏精彩的《佛掌皇爷》,然后再费心请人修改剧本,也不会选择有正面男二出彩的《鹰爪铁布衫》。 后者可能更得电影公司青睐,因为一部好戏比演员更重要,但不会得到大男主的青睐。 演员和电影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 对于巨星来说,核心地位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甚至远比一部电影的票房更重要。 反正许正阳有很多高票房的电影可拍,根本不在乎一两部。 但核心地位是巨星根基所在,坚决不能动摇。 业界四大动作巨星全都打压后进,但换成许正阳也是一样,不会有区别。 涉及核心利益,没有谦让的说法,就是必然选择。 新星想要上位,只能自己杀上去,靠别人捧没戏,因为没人会真心捧你。 别人拼一辈子获得的荣誉和地位,凭什么捧你呀?难道让你不劳而获吗? 起码把别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吧! 你挺过来才是巨星。 动作巨星的核心地位用一句俗话就可以说明,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戏可以双男主或者多男主,还可以有多位影帝加盟,大家的文戏都可以出彩,全凭各自手段,很难谁压下谁,比如最典型的《寒战》和《无间道》。 这样拍没问题,也算是一种时代潮流。 一个影帝不够抗票房的,我就多加几个影帝,够了吧! 这是文无第一。 但拍动作戏就只能突出男主,双男主多男主都不可行。 这是武无第二。 只有一个绝对核心。 不然根本拍不成戏。 就像前世引发甄赵之争的那部《特殊身份》,双男主根本就没法拍。最后换成大反派,就可以拍了。不管什么原因,双方核心利益都有冲突,没办法调节,最后只能退出一人。 动作巨星的独就体现在这里,不能和平相处。 谁都不可能允许打戏双主角,影响自身地位。 之前拍的《铁马骝》就是双主角,但男主成名后,再也不可能拍这种双主角戏。 即便是明面上众星云集的多主角的《十月围城》,也没人能影响到大男主的核心打戏。因为其他演打戏的都不是专业的动作演员,打戏也不精彩。 没有一个男配的动作戏发光出彩,只能文戏出彩。 至于元龙和李连胜,那是到老了,才合作一部戏,弥补影迷的遗憾,算是例外。 即便如此,番位片酬海报种种都要纠结一番,根本不用说。 拍打戏也是你打我一拳,我就必须踢你一脚。 谁都别想多打一下。 武术设计煞费苦心。 其实动作巨星的这种想法没问题。 文戏稍弱,自然只能加强动作戏。 只要突出的不是我,影片拍得再好有什么用?是我的功劳?只是导演的功劳吧! 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戏我当然不拍,再好也不拍。 除非欠下天大人情,比如前世元龙欠的那种人情,影响前途和生涯,才会还人家人情。如果只是普通人情,都无法让一位动作巨星拍那种戏,毕竟这触及到人家的核心利益了。 这些也是许正阳的真实想法。 选择《佛掌皇爷》,除了需要仔细修改剧本,没别的不好。 尤其它的动作戏是超级精彩。 毕竟《鹰爪铁布衫》是七十年代的戏,打戏风格是过时的,要拍摄也需要大修。而《佛掌皇爷》是八零年出品的戏,比元龙的《醉拳》还晚,那时正是元龙式大男主横行其道的时候,这部戏也是仿照的大男主戏,完全符合许正阳的胃口,那就没问题。 只是这部影片的风格肯定不适合放在春节档上映。 因为不是合家欢啊! 看来春节档影片还是要等票房过两亿的系统奖励到手才能决定。 眼下这部《佛掌皇爷》的档期要等拍完再说,大概只能放在明年的三月档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