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卓清涟聊完,许正阳就告辞返回宿舍,自己要做一些准备。 首先要把生日派对上演唱的歌曲写出来。 到时和郝曼妮对唱挺有意思。 时间紧迫,现在就干。 其它事情暂时先放放。 听罗威说,孔婧下午去学校办事了,还没回来,等晚上再聚。 现在不必着急。 要以工作为重。 许正阳还想借这次演唱机会,暗中嘲讽一下超新星,报仇不分早晚,有机会就干一票,能不能赚钱无所谓,他不在乎,让自己心情舒畅最重要。 和曼妮姐合作,嘲讽超新星,两者都让他很爽。 当然他不能做得太明显嚣张。 那样显得得志便猖狂,更像是小人得志就不好,绝对不能有失风度。 毕竟有些事情不能曝光出去,因为他没有证据,随便乱说当然不行,要负法律责任的,那样做倒霉的就是自己,可不能乱来。 所以这次嘲讽超新星最好是暗戳戳进行。 表面毫无关系,大部分人就是娱乐一下,听不出来,只有个别人心里不爽,这样最好。 谁都挑不出理。 你说我嘲笑你,我只是生日派对很开心,唱歌娱乐粉丝不行? 哪里嘲笑你啦?不要神经过敏好不好啊? 其实许正阳先前就有些想法。 他想把前世的《不谓侠》搬出来玩一玩。 看上去真的没啥关系。 好像就是许正阳想要表达一下自己豪迈豁达的胸襟,还有豪情壮志,以及不计较胜负输赢的潇洒人生态度,非常好啊! 谁能说什么呢? 但其中暗戳戳有一句“当此世赢输都算闲话”,平时听没什么意味,但眼下他刚和超新星在票房方面分出胜负,挫败了对方企图狙击他的妄想,这就有点余味绵长,要多思量。 别管唱者是不是有心,但听者有意就行。 有这一句足矣。 告诉超新星你们别在乎输赢,都是闲话,洒脱一点。 顶多就是换一场豪醉,不负我天纵潇洒。 咱们胜负看淡,不服就干呗!有种就再比一场试试。 你倒是过来呀!再狙击我呀! 咱就是刀可捉拳也耍,偶尔再灭你们一次不算什么。 等我再砥砺剑锋出京华之时,你们就更没什么机会。 对方能不能听出含义无所谓,但听到这种舒展胸襟,展现豪情壮志的歌曲,恐怕内心不会舒服。只要让对方感受不舒服就行,许正阳就满意了。 于是照方抓药,许正阳先把歌词曲谱默写出来。 这些都很简单,记性很好嘛!更不用系统帮忙。 编曲先不用做,清唱就可以,有个调子就够了。 然后许正阳让袁挚诚用手机帮他录个清唱版本,连同歌词曲谱一起,给卓清涟传过去。 工作完成真够快的。 许正阳干活一向是雷厉风行,绝不拖沓。 袁挚诚先前听许正阳说过生日派对的事,心里有些好奇,自然很愿意帮忙。 听许正阳清唱一遍,感觉真是挺好听的,国风味道很浓,唱腔显得很洒脱。 “厉害了我的阳哥!不愧是全能型选手!你到底啥不会?”
“作为天赋型选手,我当然是啥都会呀!”
许正阳一乐。 毕竟前世顶流偶像的舞台演唱功底还在,唱功是专业的,当然好听。 人家是实力派偶像,堪称歌舞双修,艺业精湛。 只是许正阳平时不显摆罢了,也没有用武之地,把公司几个威风男孩比下去也没意思。 真显摆能吓你一跳。 简直吊打威风男孩。 卓清涟还在忙工作,回复消息很快,听过许正阳的清唱,她也觉得很好听,十分满意。 “看来我们这次宣传效果肯定炸裂,你的粉丝真有福气。”
“哈哈!卓姐满意就好。”
“你总是能给我惊喜呀!”
虽然她这样说,但绝对没有让许正阳改行当歌手的想法,没有必要,那样是浪费人才,动作巨星才是业界真正巅峰,歌曲这种东西有事没事唱着玩就行,不是主业,能上春晚就够了。 敢情春晚你家开的,能上春晚就好?起码水平要够高啊! 照例夸奖一番。 歌词曲谱已经发给郝曼妮了,让她能提前准备。 版权注册有公司版权部门的人负责,都不用许正阳操心。 虽然许正阳先前说是口水歌,就是随便娱乐粉丝们玩的,但卓清涟又不傻,当然能听出歌曲的质量,怎么可能是那种口水歌?创作方面绝对很严谨认真,属于高质量歌曲,注册版权是必须的。正规公司不可能犯低级错误,内部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 生日派对明天就开,就在公司总部,早做完就能早宣传。 卓清涟也挺急切的,大概还想冲冲第三周和第四周票房。 再给许正阳订个大蛋糕就行。 但愿蛋糕别太敷衍。 许正阳很无语:这是过生日?完全清闲不下来。他的生日就是粉丝的生日。 成名就是这样,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晚饭时间,许正阳呼朋引伴,请大家出去聚餐,吃点好吃的,要开心一下。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因为孔婧回来了嘛! 下午她是去了电影学院一趟,可能是忙学业方面的事情,估计请假也要完成足够学分。眼下她刚回来不久,正好大家都要出去聚聚。 有袁挚诚等人作陪,小女生就不会尴尬,不是私下相会,这是光明正大的。 平时两人也会偶尔发发短信,都很正常。 电影高票房对女一号小花的帮助也很大。 孔婧十分开心,和许正阳聊了几句,知道他拍戏很顺利,自然也为他高兴。 尤其汪熠彤还在拍戏没回来,感觉更爽,没人和她竞争。 可惜宿舍楼里又新来了一位谢凤婷,还专门和许正阳配打戏,有点不舒服,但没办法,谁让她自己不擅长打戏,只能默默监督他们,不要偷着做坏事哟! 真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啊! 幸亏谢凤婷的年纪要比许正阳稍大,应该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小女生想得可真多。 当然她不会把情绪表现出来,还很热情,毕竟是专业演员啊! 何况大家还要一起出去吃饭。 天知道谢凤婷真没有那意思。 晚饭气氛倒是很好,大家谈天说地,谈笑风生,聊得很愉快。 许正阳把自己近期的工作安排也说一下。 大家自然都会配合生日派对的表演,做好宣传,电影票房越高越好。 孔婧还很好奇:“阳哥要和曼妮姐对唱?真是好期待呀!”
嘴里是这么说,但她心里想的却是:为什么不和我对唱?以为我不会唱歌?唉!曼妮姐名气大,和天后对唱更有利于宣传啊! 袁挚诚突然道:“那首歌我听过了,确实好听,但演唱难度并不高。阳哥也可以和孔婧对唱啊!又不是只能和曼妮姐唱一次,还不是怎么唱都行嘛!”
他可真会察言观色,简直洞察人心,撮合好友和孔婧更是不遗余力。 这简直是竞争伴郎的节奏啊! 孔婧眼中直冒星星:挚诚哥好捧哏!欠你一个人情! 她偷偷比个大拇指。 你可真会说话,平时没事就多说点。 罗威暗中懊悔:为什么我没有及时捧哏?迟了一步!真是太可惜了。 谢家兄妹都差点要笑出声了:这帮人真有意思。 许正阳笑着答应道:“当然没问题,随便唱呗!回头我把歌词曲谱和清唱版本拿给你。你先参考琢磨一下,到时我们配合好。”
孔婧不禁大乐,心里更期待这次生日会的表演。 得知许正阳近期有代言要签,大家都纷纷恭喜,为好友高兴。 许正阳注定是未来动作巨星,别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嫉妒情绪,差距太大就嫉妒不起来。 好友前途广大,对自己也很有帮助。 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孔婧装模作样地叹息一声道:“我还没有代言,阳哥居然先发达啦!”
许正阳说笑道:“你迟早都会有的。但你现在年纪太小,品牌商肯定不会找你代言呀!”
袁挚诚一捂脸:你真是钢铁直男啊! 众人乐不可支。 聚会结束,所有人返回宿舍,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孔婧从许正阳那里拿到了《不谓侠》的歌词曲谱和清唱版本,要回去认真准备,打算在明天的生日派对上一鸣惊人,让曼妮姐刮目相看,惊呆公司众人。 电影宣传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当然和许正阳对唱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想想就很乐了。 可别说她花痴。 女孩子喜欢前途远大的帅哥不值得惊奇,不喜欢才奇怪。 优秀基因总会相互吸引,想要融合彼此的优点,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这是生理心理双重吸引,就像飞蛾扑火,完全控制不住。 许正阳自己也很有感觉,好在他还能克制情愫,留待日后更进一步。 如今他有正事要做。 利用晚上时间,许正阳要把《佛掌皇爷》的剧本框架做出来,各种细节由公司外聘专业编剧填充齐全就行。像上次修改《醉拳》的几名国戏高材生就很不错。 如果许正阳自己做,真未必能做好。 他这不叫编剧,只能叫照搬,专业的事肯定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 相信专业人士,绝对不能盲目自大。 自己负责剧本审核,严格把关即可。 这种能力还是有的。 创作能力不足,指手画脚却没问题。 其实《佛掌皇爷》这部戏的剧本缺陷确实挺大。 看得出来编剧没有太过认真,就是随便搞剧本,没有经过用心雕琢。 反正你把打戏拍得精彩就行,剧本就糊弄一下。 很多角色写得就像是工具人,看着没什么感情。 这样糊弄以前的观众还可以,糊弄现在的观众就不行了。 当然就算编剧想要精心雕琢,他也未必就有那样的实力。 前世这位编剧确实不是能搞那种复杂精细剧情的大编剧,只能说码字多写得快。如果放在现在,顶多就是套路型的网络写手,不是技艺高超的电影编剧。套路型写手擅长模仿,而这位编剧笔下的主角都有金镛的主角痕迹,像独臂刀仿杨过,本片主角行为也有杨康的影子,无非是金国变清朝,王爷还是王爷,只不过主角被蒙蔽,其实本性善良,倒是没有认贼作父那么严重,后来也是拨乱反正,杀死王爷做结局。母亲死亡也有点郭靖母亲死亡的套路。主角的性格行为就像是郭靖杨康合体一样,让郭靖去演杨康的戏份,有点大杂烩的意思。 当然今世观众没有小说参考,就不可能看出来。 但高仿的人物和剧情肯定会有很多破绽和疏漏。 尤其原版执导的导演也不是什么大导演,仅仅是琼遥剧的御用导演,个人生活也是很琼遥式的狗血三人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些琼遥小说的精神传染。 情感经历倒是挺感人的。 这方面就不必多说什么。 但两位编导显然都不是能处理复杂剧情的业界顶尖高手。 剧本搞不好很正常。 琼遥剧导演未必很擅长拍摄这种功夫片,大概只学会撒狗血,拍摄都听琼遥的,个人能力值得商榷,属于服从型的听话导演,确实很难弥补剧本方面的破绽。 给他一个剧本,他能原样照拍下来,但让他修改就是难为人。 不是什么导演都有这样的业务能力。 喜欢改剧本的大导演才可以。 原版电影主线剧情狂扑猛进,推得很快,编剧就是这种风格,但细节缺失严重。 这些细节缺失就导致电影剧情逻辑性差,很多内容不太合理。 同样也缺乏情感爆发的基础。 在观众的眼中,就是主角没有家国大义,有损伦理道德。这样的主角能讨喜吗?观众会喜欢吗?恐怕还会产生恶感。 这对影片十分不利。 至于原版电影制作不够精良,粗制滥造,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许正阳的新版肯定会精工制作,那些毛病都能改掉。 只有剧本问题才是关键问题,急需解决。 比如主角养母梅娘既不引导主角加入反清复明组织,走上正义之路,也不告知他正面对的危险,就让主角糊里糊涂,明知道情况不对劲,也对主角不闻不问,好像是放养一样。 结果她被主角误杀。 主角误杀母亲,确实很不好,有违伦理,不被观众喜欢,甚至很多观众不能接受这点。 导演可能例外,因为琼遥剧擅长撒狗血,懂的自然都懂,说不定导演还会沾沾自喜呢! 人家就喜欢这种剧情啊! 只是一些观众很难接受这种奇葩的剧情,打戏再好也没意义,何况原版主演长得还丑。 认真分析剧情,主角固然行差踏错,但养母是养而不教,难道她就毫无过错吗? 如果担心养子加入组织会遭遇危险,细节方面也该说明,可是没有,一直没有。 养母梅娘口风极紧,什么都没吐露,不愧是造反女大佬,对养子极为保守秘密。 好像养个儿子,仅仅是为了遮掩她行走江湖的秘密身份。 那么有些事情能怪主角? 一个懵懂孤儿怎么会想要反清复明?怎么会怀念前明呢?说不通吧!根本没人教他呀!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凭什么就要怀念它? 雍正年间江山稳固,一个孤儿凭什么就要刺王杀驾造反?没有道义和情感基础。 孤儿平时饱受欺凌,喜欢荣华富贵,不是很正常吗?这是人之常情。 若是以此指责主角缺少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岂非不公平?也很荒谬。 养而不教是为罪! 教而不善是为贼! 原版误杀母亲的剧情把“养而不教,父母之祸”这句俗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不是有心的,但观众肯定接受不了啊! 以前这种奇葩狗血的电影确实很多,实在屡见不鲜。 比这更狗血的剧情都有。 不改就等着被观众骂吧! 原版主角最后杀王爷既是为母报仇,也为师门雪恨,但和反清复明这样的家国大义没什么关系。这个主题是没有的,也没办法点明,因为剧本太单薄了,和那些很经典的反清复明功夫片的剧本差距太大,思想性没办法彰显出来。 尤其原版编剧就不是有思想性的人,顶多就是一个写手。 剧本主题就是复仇,哪来的思想性? 按照许正阳的想法,杀母细节一定要改,不然就崩了呀! 谁能接受主角杀母?哪怕只是误杀,自己事先不明真相。 你要报仇就自杀呀!你杀王爷算报仇吗?如果思想偏激,就是这样。 起码主角报仇完毕,你也要自杀才对吧!想法偏激的观众肯定会有。 这里不改确实不好。 可以写养母等人落入王府包围之中,算是死局已定。 王爷为了试探主角,就让主角动手。 养母当时蒙面,主角并未认出养母,这才动手。就在交手的过程中,主角机敏地发现养母异样,通过观察某种细节,这才认出养母。这里绝对不能像原版那样粗糙,母子交手毫无异样,就像是陌生人在交手,母亲完全不认儿子,儿子不识母亲,母亲死亡就像是工具人在推动剧情,给主角一个复仇动力,好像完全没有母子亲情。 细节缺失严重,导致这里的逻辑性太差。 遵循许正阳的想法修改可能更合理,起码剧情有些逻辑,后续剧情发展更顺畅。 按照剧情发展,虽然主角认出养母,但收手却为时已晚。 剧情陷入两难之境。 重重包围之下,如果主角不下死手杀母,必被王爷发现,就是母子皆死的结局。 但是杀母亦不可行。 畜牲都不会做,主角断然不能为之,杀母剧情必崩,主角人设玩完。 这是原则问题,绝对不能越过雷池一步。 关键时刻,养母为了让儿子活下去,自己主动求死,死在儿子怀中。 只有这种解法。 舍一才能保一。 必死之境很难想出其它完美的办法,无非是一人死,还是两人皆死,两全其美毫无可能。 如何选择必须且只能由母亲来决定。 母亲主动求死,才合乎情理,不能让儿子背上杀母恶名,更不能让儿子陪自己死在这里。 而且必死之人舍命,才能保住自家后手,留有报仇希望。 很有间谍戏的那种味道。 临死前母亲暗中叮嘱儿子报仇雪恨。 唯有这样,伦理道德才算最终圆满。 母亲为儿子死,是慈母怜子。 儿子报母亲仇,是不共戴天。 这样就说得通。 而且养母临行已有不祥预感,隐约有牺牲之志,在家里留下血书信函一封,对儿子详细解释这些年不能说明真相的苦衷,把剧情细节补充完整,并叮嘱主角汉人不能为满人屈膝卖命,诉说满清朝廷对汉人的奴役压迫杀戮,起到升华剧情的作用。 这样情感更为饱满,并为最终大决战做出有力铺垫。 如此一来,主角与王爷决战,就不只是为养母报仇以及为师门雪耻,更增添民族情绪。 这样家国民族大义与伦理道德皆全。 再也无人能够指责主角。 许正阳认为这样改要好很多,但细节还要好好雕琢,前面只是大纲。 细节写得好很需要编剧功力。 但完善剧本细节不是许正阳的责任,他只负责剧本框架,提纲挈领。 细节方面,专业编剧可以做得更好。 另外师父疯和尚明知道危险,还让男主去试探王爷,师徒情谊如何表现呢?不说明白就让徒弟卖命,难道黑白两道两大顶级高手同时教授主角功夫,全是别有用心?王爷自然不用说。难道戏里所有角色不是利用主角,就是出卖主角,欺负主角? 当然疯和尚肯定不是这样的,也不应该是这样。 但这里种种细节一定要有啊! 细节缺失就有问题。电影不能一直让观众脑补细节,自己完善细节。 观众没有那种精力,觉得不爽就会开骂。 这些问题都要解决,不然影响电影口碑。 还有旧片头模式也要大幅修改才行,但这是小问题,细枝末节而已,修改根本不是难事。 把这些问题都修订完善,这部作品才算是像样,起码可以拿得出手。 这样就不会被观众大肆谩骂吐槽什么的。 原版作品时长不够,不到九十分钟,修改增加细节,时长不是问题,增加时长还是好事。 花费几个小时,许正阳终于把剧本大纲框架搞出来。 然后让公司聘请专业编剧丰富细节即可。 自己就能高枕无忧,等着吃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