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正阳有些无事一身轻的意思。 忙里偷闲很爽。 当然不是真闲,他还有戏要拍,完美收官最重要。 只是对比先前,确实轻松不少。 排练间歇,他还有闲心逗逗剧组里的两个小孩子,也是明天要配戏的群演,不知道是哪个群演大人带来玩的,顺便配一场戏。 两个孩子看着不错,听话懂事。 尤其小女孩长得漂亮可爱。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不是这块料子,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起码骨相不错,希望以后不要长残。 女孩挺欢乐的,非常机灵活泼。 小小年纪还懂得找许正阳合影,挺会抓住机会追星的。 她真能明白什么是追星吗? 倒是人小鬼大,挺有天赋。 估计就是爱玩。 男孩有些内向腼腆,浑身肉嘟嘟的,看着有点婴儿肥。 看两个孩子的样子,有些像双胞胎。 许正阳很有兴致地抱着小女孩合影,还给她签名留念。 如果以后女孩能继续从事演艺事业,可能今天的经历就是未来的一段佳话。 四五岁大能在这种有望破影史票房记录的影片里出镜,真是很难得很幸运。 这是一份不大不小的童星资历。 以后可以拿出来说。 等到十几年后,女孩出道之时,许正阳肯定功成名就,必是业界顶级巨星,可能闻名国际。 这就像是前世大幂五六岁出演喜剧之王周俊采的电影一样。 许正阳愿意留下一份善缘,留待将来发芽。 只能说他和小女孩挺对眼缘的。 换作不那么可爱的就未必理会。 他还抽空和女孩父亲聊聊,了解不少情况。 女孩父亲叫余方程。 许正阳开始以为是于方成,后来才知道是余方程,看来从小志向不小,但长大就变成这样。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小时候想当数学家,长大只能做特邀群演,真是人生悲剧,颇为无奈。 难道小女孩名叫余子集吗? 当然不是这样。 许正阳没猜对。 怎么可能猜对? 女孩名叫余弦。 弟弟名叫余切。 果真是双胞胎。 许正阳挺无语,现在流行这么取名?刚才他差点就猜对了。 别看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几个数学名词肯定是知道的。 这是父亲不行,想让孩子当数学家?和许正阳想法差不多,他是寄希望于弟弟妹妹能争气。 倒是很有共同语言。 不过这位父亲为什么带孩子们来剧组演戏? 功课温习了吗? 试卷做完了吗? 当然许正阳不会询问对方,估计人家小孩还没上小学,没有试卷可做。 现在正是上幼儿园的年纪。 余方程不是那种知名演员,只是圈里小有名气的特邀,能混上不少戏,明天群戏里也有重要表演镜头,先前还有些群演镜头。 戏里需要小孩,是他的群头兼老板告诉他,很清楚他家里的一些情况。 余方程有意培养两个孩子,就带着两姐弟来试试,结果居然顺利选上。 主要是孩子形象好。 一个机灵一个富态,而且十分上镜。 许正阳还不忘叮嘱他好好培养孩子,以后要做出一番事业。 余方程挺高兴,这也算是人脉关系。 说不定以后孩子能有照应。 甚至他觉得许正阳刚才提到的名字也不错,女孩的艺名可以叫余子集,更能拉上关系。 像许正阳这种超卓人物将来必能功成名就,成为影视圈的大人物。 到时女孩艺名就大有来历。 这种圈内趣闻有助于成名。 人家父亲想的不错,也是挺有头脑。 许正阳决定以后多给孩子们送一些习题册,拍戏不忘学习才是好演员。 在对面街道上,孔婧练习一段时间骑马戏,趁着休息过来看看许正阳。 见许正阳抱着小女孩玩耍,孔婧笑嘻嘻道:“你很喜欢小孩子呀?”
许正阳趁机试探道:“小孩子可爱,谁会不喜欢?小不点多好玩!可惜等我长大,我家弟弟妹妹也都长大了,没法逗他们玩。我弟人小还挺严肃沉闷的,实在不太好玩,以后等他当科学家。我妹平时挺闹腾,一逗就更闹腾,搞得全家不宁。我妈不让我逗妹妹玩。”
“哈哈!”
孔婧大乐,觉得很有意思,估计许正阳没说实话。 能把妹妹折腾得鸡飞狗跳,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难怪他妈不让他逗妹妹玩。 “等我以后有自己的孩子就方便了。”
许正阳乐呵呵。 “肯定会有的。”
“不过你现在才多大年纪,居然提前想这种事情?”
孔婧反应很机敏。 “总要想想嘛!”
两人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许正阳对试探结果很满意,起码孔婧不排斥孩子,大概不会为了前途就不生孩子。 “你最近一直跟着马队师傅排练骑马戏很辛苦吧!”
许正阳不想让孔婧难为情,赶紧转移话题。 “哪有辛苦啊?马队的师傅们都很照顾我。再说,我是正常骑马,不需要表演你的那些高难度专业马术动作,能有什么难的?”
孔婧丝毫不以为意。 “你们这边拍打戏才是真辛苦。”
“你有没有受伤啊?”
孔婧关心道。 “拍打戏磕磕碰碰是常事,没法完全避免,但没到受伤那种严重程度,倒是挺幸运的。”
许正阳确实很庆幸,没有任何意外事故发生。 “看来你们拍打戏很顺利。”
“确实很顺利,真是运气。”
“希望明天的大场面群演戏也能这么顺利。”
“放心吧!导演很有经验,肯定会安排好。”
两人闲聊片刻,又要过去参与各自的排练。 大家都有事做,没有很多空闲时间。 根据天气预报,今晚可能会有阵雨,但看天色应该很晚才会下雨,基本不会影响排练。 不过排练要抓紧时间才行,尽量排练完毕。 如果下雨耽搁,明天上午继续排练也可以。 拍戏时间够用。 眼下要收尾了。 只是下雨肯定会影响明天拍戏时间。 这种情况没法避免,只能克服困难。 好在下一场阵雨还能接受。 估计阵雨时间不长,不是大雨暴雨,下一阵就过去了,经过今晚夜里和明天上午蒸发水汽,下午照常拍戏没问题,影响不大,只要七个小时,地表就能干了。 最关键的监斩台布景已经彻底崩塌,相关戏份拍完了。 布景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许正阳不担心,相信导演他们会处理妥当。 排练还是练到很晚。 大致练得差不多了。 剧组抢在下雨前拔寨回营。 回到华影酒店,许正阳陪着孔婧吃宵夜的时候才下雨。 和先前预料的一样,阵雨时间较短,还不到一个小时,而且雨势不大。 这样几乎没有影响。 次日晴天继续拍戏,可能下午转阴,但肯定不会下雨。 上午排练一段时间,地面就干燥了,看不出任何破绽。 道具布景组忙活一段时间,该做的工作就全部做完了。 后面戏份可以拍摄。 许正阳早就准备好,妆造是按照昨天处理,一模一样。 接下来绳索被烧断,上方铡刀下坠,许正阳吊威亚飞身在行刑架上借力拉绳索等人物特写和各种分镜头都不断地拍完,进展非常顺利。 对比原版,许正阳在这里增加一句“千斤坠”的台词。 不然无法解释他跳落下来,为什么能拉着铡刀继续向上走,身体惯性不可能有这么大。 明明铡刀很重,几个人体重量加起来都不能相比。 后面能拖着主角向前滑行,逼迫主角靠地面摩擦不惜受伤也拦阻不住,就是明证。 主角只靠身体下坠肯定拉不动铡刀。 这里增加一个很神奇很百搭的“千斤坠”,虽然还很夸张,但功夫片的逻辑可以说通。 千斤坠用在什么地方都不算错。 再说主角号称精通百家拳,当然会千斤坠的功夫。 用一句台词就能把破绽圆回来。 这样就没问题。 原版没有这样拍摄,因为这个镜头显然是上替身。 替身不能拍摄特写,也不能替演员喊台词。 许正阳亲自拍摄自然很好处理。 后面拖地滑行就是靠演员表演。 不可能真有铡刀拉着他向前拖。 几名工作人员配合拉着许正阳即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恐怕还拖不动。 摄影机一路沿着滑轨进行跟拍。 对面铡刀是用摇臂摄影机拍摄。 许正阳的表演很好,尽善尽美,面部表情和滑行姿态都足够真实可信,打动观众不成问题。 各种细节都很到位。 地面黄土是新铺的一层带有土疙瘩和杂草的浮土。 场景布置非常细致。 这样拍摄效果更好。 许正阳的头部面部双手和衣服上都有贴地摩擦出来的血迹,斑斑可见。 虽然只是表演,看着也很心疼。 化妆非常不错。 甚至有的镜头,许正阳的头脸都要贴到地面摩擦,拍摄过程相当辛苦。 呈现出来的镜头效果自然极好。 有时就得吃苦,不然没法拍好。 洪劼导演非常满意,赞不绝口。 他觉得许正阳能放下身段,不顾形象和脸部擦伤,演这种戏相当投入,令人感动。 职业道德无可挑剔。 敬业精神不容置疑。 可以说是演员典范。 许正阳拍这种戏很有自觉,都不需要导演说什么,自己就能演得很好,不怕遭罪。 洪劼导演心生感慨,觉得这种演员不成名,谁能成名? 另外樊柏杨饰演的方德的镜头也稍有增加,或者说导演拍得更加细致。 原版方德的镜头除非是说台词,不然都是替身趴在行刑架上代替演员。 正面镜头也是这样。 看得非常清楚。 不能说是滥用替身。 毕竟没有人家的戏,不可能让人家一直趴在那里,当背景板配合表演。 演员也受不了,或者嫌麻烦吧! 新版情况更好。 不管有没有台词戏,正面露脸镜头都是演员亲自表演。 背身不用正脸的镜头只要能上,也是他上。 特殊情况才用替身。 比如连续跪地拍摄,跪得太久,腿脚发麻,确实没必要一直让演员遭活罪,膝盖受伤不好,可以让工作人员临时接替。 这种非常合理,不用过多挑剔。 演员亲自上阵,当然可以把戏拍得更细致。 原版那种拍法,替身趴在那里,没法替演员表演,这会导致不管剧情发展到哪里,这个角色都没反应,好像什么事都和他没关系,游离在剧情之外。 这样拍摄效果不好。 新版会有更多的细节处理。 这里不能说比原版镜头多,因为不能影响动作戏,随便插入特写镜头是不允许的,但轮到这个角色有镜头的时候,都是演员表演,不是替身,效果就够好了,因为各种表情是有的。 两位演员的台词和表演都处理得非常得当。 这里需要酝酿情绪,有的表演不能一遍过,需要反复拍摄。 有时多拍几遍,情绪才能到位。 这样认真拍摄,对戏自然精彩。 因为演员不会同框,不是在同一个画面里,两台摄影机分别拍摄两位演员的表演素材,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地拍,后期剪辑处理。 很多特写镜头就是怼脸拍,直到拍好为止。 最终导演需要的所有素材全部拍完。 各种分镜特写都拍得极为细致。 接下来就是群演们登场了。 大量路人被方世玉救父的行为感动,大闹刑场的戏让剧情极具感染力。 剧组精心挑选的群演大妈冲开清兵的拦阻,进场帮忙。 台词充满了煽动性。 余弦余切这对姐弟孩童也钻过清兵的架枪,紧跟进场。 他们摆架势拉绳子很好玩。 表情也是不错,一本正经。 孩子不懂表演,天然雕饰,带有童真童趣。 然后余方程带领大量群演全都冲进来配合。 后面就是各种大场面和大全景拍摄,动用现场的摇臂摄影机协助俯拍。 别看场面闹哄哄的,但都是有秩序的表演,体现洪劼导演的调度功力。 演员镜头也不能忘,需要后期剪辑。 这一切都要依靠洪劼导演的现场指挥调度,把控全局,才能闹而不乱。 拍摄过程非常复杂。 各部门要统一协作。 最后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相当不错,可以让导演满意。 上午时间不多,群演戏份拍到这里。 午休过后,下午继续拍摄。 首先要把罗威在城墙后检查名册的简单镜头补拍完毕。 城墙后面是剧组摆放各种板材道具的地方,有些杂乱。 原版应该也是这样,背景能看清楚。 导演挑选一个角落,就把戏份拍完。 罗威发狠的表情足够精彩,够得上暂停学表情的资格。 后面推倒行刑架的戏确实挺好笑的。 按照先前设计,方德的双手是铐在行刑架两侧支柱上。 方德还没救下,就把行刑架推倒了,人家的双手咋办? 脖颈被颈圈卡住无法移动。 双手不得被别断了? 但这种小细节就无需追究。 剧情需要这种极具震撼性的大场面。 就是按照原版的设计来走。 然后就是云潇潇饰演的苗翠花带领着一帮红花会的武师策马奔腾出场。 而且还是两面合围。 原版这段戏拍得还是挺细,是下了功夫的,有设计感。 只是观众不一定能看出来。 新版也采取这种方式拍摄。 骑马的有武师群演,也有马队替身,其实随便上什么人都无所谓,只要场面拍好就行。 其他武师都骑着棕色马匹,唯有云潇潇骑着白马,带队跑在前面。 这是突出主演地位。 云潇潇这种大影后级老演员的精彩表演自不必说。 孔婧是在另外一队。 大家不能相互抢戏。 按照戏中角色安排,孔婧当然是跟着林石坚表演。 她表演得相当不错,效果比原版好。 一开始许正阳还以为原版女演员没用替身,因为这场马戏没有他的打戏那么重要,他就没有细看,只是粗看,但后来细看发现原版男演员把替身用滥了,他可不信女演员能比男演员还敬业,结果细看发现女演员也使用替身。 但女演员主打文戏,替身当然很少。 只有骑马戏使用替身代劳。 几招简单打戏也没用替身,自己独力完成。 就是不会骑马,也没用心练过。 远景使用替身。 近景使用假马。 像苗翠花等角色能合拍大全景骑马镜头肯定是骑真马。 不能合拍大全景就是假马。 因为骑假马和骑真马的演员都要分开拍摄,没法合拍。 不能拍马匹全身也是假马。 下面肯定露馅。 只是原版马匹道具看着很精致逼真。 这点做得不错。 原版女演员就是拍半身景和假马头,不和别人合拍大全景的镜头,当然是骑假马。 不过她的表演不错,几招打戏挺好,表演很到位。 孔婧表演更好,因为她可以拍摄大全景和全身景,显得更加真实。 许正阳设计的几招简单挥剑打戏动作都能表演好。 因为是骑马戏,马上挥剑不需要复杂动作,简单几招足矣。 这种戏份只要场面大就好,不需要打戏多么精致,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演员都能骑马,拍摄方便,不需要单独使用假马拍摄,这样可以为剧组节省拍摄时间。 林石坚也能骑真马,不需要像原版雷老虎骑假马。 这让许正阳等人倍感惊讶。 因为林石坚的年纪很大了。 但他确实很会骑马。 年轻时和洪劼导演合作过,那时就练出来。 尤其他挥舞青龙偃月刀的几招也相当凑合。 当然和许正阳这种专业级的不能比。 但在这场戏里,这种表演就够用了,毕竟他不是打戏担当。 全剧组几乎整个下午都在拍摄这些大场面的戏份,做好断头台大决战的收尾工作。 各种大全景很漂亮。 现场看着有些混乱,但实际上都在导演掌控之中。 各种调度得心应手。 洪劼导演拿出来毕生功力,终能一展所长,拍得非常尽兴。 演员表演和群演整体协作都很到位。 大家共同完成这场收尾戏。 最后视帝宫庆祥饰演的陈总舵主压轴出场,尽显前辈风采,果真气度不凡。 那种气场风范不是普通演员能比的。 而且前辈非常敬业。 哪怕是来客串,动作戏也亲力亲为,吊威亚都是自己完成。 拍摄远景都自己上,完全不用替身。 即便不是许正阳这种等级的专业动作演员,但也耍得挺好,真是有两下子。 起码人家把许正阳设计的动作不打折扣地尽数完成了。 剑指细节都很到位。 身法步法相当不错。 一看就是专门练过。 威亚组也把飞剑特技用吊威亚的形式搞定。 这真是脚踏飞剑如仙临凡,一剑光寒全场,震慑清兵喽啰。 高来高去踏天无痕,剑气伤人于无影无形,杀得人仰马翻。 陈总舵主威武霸气。 表演毫不逊色原版。 许正阳只要目瞪口呆就行。 功夫不敌武侠。 武侠不敌仙侠。 基本就是这样。 戏中角色吃惊是很正常的。 这段戏很流畅帅气,为续集做出有力铺垫。 然后罗威纵身出场,大战陈总舵主,无论面对什么人,都敢上前硬刚一波。 不过这段戏没有具体拍摄,不能喧宾夺主,毕竟不是主角,也没必要全拍。 就连林石坚的镜头都少得可怜。 主要拍摄那边许正阳等人的戏。 孔婧相当不错,踩着倒塌行刑架前进的戏都是自己拍,身手相当灵活矫健,玩得起劲,还能露脸,不像原版需要使用男替身代劳,能自己拍,就自己拍。 虽然原版不拍头脸,但最后还是没能藏住。 其实不用刻意去看,不拍头脸的必是替身。 哪个女演员愿意只拍腿不拍脸? 这段戏份拍完,宫庆祥和罗威做最后收尾。 许正阳设计动作就是参照原版,没必要改。 当然错误要改,不能把错误抄过来。 像原版反派飞腿镜头前后用两遍那种寒酸的事情肯定不行。 素材不能重复使用。 多拍一遍会累死你? 许正阳不干那种事,素材必须拍足,不给后期制作留麻烦,务必尽善尽美。 接下来道具腿挑火。 预示反派玩火自焚。 宫庆祥舞剑花反弹,剑花舞得漂亮。 舞剑花确实很专业,堪比专业武生。 道具腿前踢带有红花会字样的宝剑,给个红花会特写镜头,细节一定要有。 陈总舵主竖剑反弹。 什么打斗都不需要,通通给我反弹。 精彩打戏都过去了,收尾就是这样。 罗威不再费劲打斗,直接吊威亚起飞就行,好在吊威亚是自己上,没像原版那样乱切镜头用假人,倒空翻动作完成得很漂亮。 这就是他的最后精彩镜头。 紧接着宫庆祥化身陈剃头,直接飞身升天,舞剑花使出大剃头术,给罗威剃个头。 罗威背后准备好的头发被牵引着四处乱飞。 这些特技都要切镜头拍摄。 先拍吊威亚的镜头,然后切换镜头,就可以站在地上或者道具上拍摄,非常简单。 这些打戏毫无难度。 原版落地镜头采用替身加假人模式,再衔接演员特写。 新版就是罗威加假人来拍。 这种超高难度反物理动作不是非专业动作演员能做的。 专业动作演员也很难完成。 除非是许正阳这种人才行。 这里使用假人拍摄很正常。 宫庆祥的专业能力和现在的年纪都不允许他冒着巨大风险做这种动作。 何况他怎么冒险也做不到。 那又何必逞强? 剧组事先都有准备。 这样拍摄完全可以。 然后罗威说出临终的台词,直接变身人体炸药包。 说实话他想同归于尽可以,毕竟他的手握着对方,陈总舵主逃不掉的,在手被牢牢握住的情况下,剑没法刺进去,只能同死,但反派太贪心,居然想要你死我活还想活,这可太过分了,也做不到,他想炸死对手,自己躲闪,结果自己横死。 比拼胆量方面,面对面不改色,视死如归的陈总舵主,反派终究逊色一筹,胆气不足。 他不是败在武功谋略方面,只是输了胆气,恐惧死亡。 事实就是越不想死,就越要死。 宫庆祥这段表演沉稳老辣,不愧视帝本色,令人叹服。 最后一连串剪切镜头终结反派。 云潇潇飞鞋加宫庆祥长剑穿胸,加飞鞋踢炸药包,再接许正阳的制导飞枪,利用炸药包炸死反派。这是对付实力强大的超级反派的常见套路。 虽然有些俗套,但是好用就行,不管其它。 各种切换镜头一定要拍好,留待后期剪辑。 最后爆炸是烟火师的功劳。 剧组有聘请专业的烟火师,完成最后爆炸,可不能自己图省事就乱来。 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做,才最稳妥。 这里用的不是真正的炸药。 只能算是小型烟花的绽放。 看着威力挺大,爆炸绚烂好看。 其实危险不大,不会炸伤别人。 只要躲远一点,肯定十分安全。 周围的群演尸体当然都要撤掉,别管穿不穿帮的问题。 那么近不可能安全。 再安全也不能冒险。 这样拍摄就足够了。 后面戏份都很普通。 各种镜头按部就班,陆续拍完,镜头质量足够好,完全符合导演要求。 断头台大决战落幕,胜利告终。 今天拍摄工作完成。 如今这部电影的主要戏份全部拍完,只剩下最后开篇和结尾两场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