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国庆档终于到来,《醉拳》正好是在十一周五全国公映。 公映刚开始自然不可能有票房统计数据公布出来。 目前没有实时票房。 有没有做还不知道。 公司盯着院线即可,得到消息会及时通知许正阳。 许正阳不着急,只管耐心等待。 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拍戏上面。 如今剧组全力运转起来。 几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 地接团队熟悉本地环境,一部分人手利用人脉资源雇人租车买东西办入山证。 各种繁琐事情交给他们。 剧组这边上午拍戏,尽量不拍许正阳的戏。 许正阳和元胤、柳九牧两人负责排练就行。 下午导演组和摄影组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研究画面构图和机位角度等问题。 晚上还是继续排练。 王朴初导演想要争取在两三天内排练妥当,然后可以去北大武山的现场实拍。 过程比导演设想的要顺利一些。 因为白天戏份确实不多。 大家精力恢复,可以应付过来。 像主角对战两大总管和最后佛掌战皇爷的大决战打戏都是靠后拍摄,不可能现在拍。 眼下拍的就是文戏,用不了多少时间。 大量时间都在排练。 不可能到现场排练,必须提前排练好。 到了北大武山现场,只能根据那里的地形,做一些简单修补的工作,不可能再大改。 准备工作必须充分。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两天时间基本差不多,上午下午晚上都利用上。 套招熟练都能记住。 现场提醒一二即可。 再说片头打戏虽然不短,但也不是特别长,主要是把各种字幕出完。 这样就可以了。 文戏方面,金叔梅娘等人商议去王府刺杀怡亲王载祥的戏已经拍完。 新版剧本增加不少细节,使剧情更加丰满。 对比原版肯定变化很大。 不像原版那么简单粗陋,说刺杀就去刺杀,好像做事完全不过脑子,急不可待就去送死。 为什么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新版剧本里都有做出详细说明。 相关台词都有体现。 这是必死之事。 一定要有死志。 气氛非常悲壮。 若非梅娘已把小海养大,认为他有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她是不会去做这种必死之事的。 这种细节一定要拍出来。 相关台词都有。 另外他们说怡亲王载祥迫害忠良义士。 那么他们几人和忠良义士有什么关系? 他们又不是天地会红花会那些造反专业户,也不是被罗汉门迫害的佛掌门人,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豁出性命不要,也要一心刺杀载祥呢? 这里同样要点一点。 新版剧本内容丰富,确实比原版要好很多。 原版就是太干瘪了,什么细节都没有,而且时长也不够。 时长不够的情况下,居然不补充细节,不知道怎么想的。 大概就是编剧问题。 导演自己也没多想,不具备那种改编能力。 结果就是粗制滥造。 新版这么细致拍摄,剧情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戏剧张力。 剧本还有一些新增的补充内容。 比如梅娘给主角留遗书说明情况等等。 梅娘还有一段周讯式的内心独白表演。 这些内容都有拍摄。 后期剪辑处理即可。 对比原版只有骨架,新版是有血有肉,亲情浓郁,也有家国大义和民族情怀。 加上配乐会更好看。 做到这些就很合格。 如果演员表演出众,导演再拍得精彩一些,肯定就是优良水准。 许正阳看过现场编辑粗剪片段,认为新版拍摄能达到这种水准。 分辨好坏的眼光是有的。 这样他很满意。 另外金叔梅娘等人以家法三刀六洞处置内奸的一场戏也拍完了。 拍摄地点选在家宅片场附近一处有浓茂山林背景的平缓山坡上。 镜头画面好看就行。 打戏当然不必复杂,适可而止。 许正阳随便指点一下就够用了。 气氛肯定要用后期配乐来渲染。 这场戏没什么难度。 演员站位稍加注意。 还有就是细节处理。 原版就是简单摆个供桌,上面有两根蜡烛几支香,甚至都没有点燃,纯粹就是糊弄事情,完全不知道这个仪式有什么讲究,或者是在祭拜什么人物。 因为剧本里就没写,道具师怎么准备? 他也不能无中生有。 新版剧本有忠良义士遭受迫害的细节。 哪怕没有正面拍摄,但台词里有就行。 这样道具师就方便设计。 新版供桌更大一些,上面摆放几座灵位牌位之类。 香炉烛台都很精致。 从当地借用就可以。 他们平时祭拜祖先神灵都有的,不缺少这些物件。 从附近商店买来的红烛和线香在拍摄时都点燃了,不能那么干放着。 前面插着行刑用的系着红绸缎的匕首。 这样气氛烘托到位,细节圆满,比原版要好多了。 三刀六洞的行刑画面更加血腥。 正义人士也很残暴,并不手软。 当然后期可以剪掉血腥的镜头。 但相关拍摄素材肯定要有一些,不能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有备无患。 即便影院版用不到,但碟版可能用到,有些血腥刺激画面问题不大。 两个版本会有区别。 这样拍摄就可以了。 新版质量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提升起来。 转眼来到十月三日,就是周日。 今天剧组不拍戏了,准备去北大武山。 如今各项工作都办妥了。 向导帮工全部到位。 排练也做到了极致。 出发细节处理一下,就可以了。 因为剧组不用攻顶,只要找地方拍戏,所以登山和拍摄行程由导演和聘请来的当地嘉星登山队三位向导具体规划,争取在最佳时间拍摄到最佳场面。 三位向导都很熟悉那里,有问题只管问他们就行。 这可不是去了就能拍摄。 时间必须合适。 比如导演想要拍摄山上起雾时那种雾气朦胧的打斗场面。 这不是只用镜头滤镜就能做好。 结果你去晚了,雾气都过去了。 还要耽搁一天。 那样当然不行。 如果去得太早,怎么等,雾气都不来。 一群人挤在山道上,就干等着没办法。 那样也不合适。 所以行程和时间都要事先规划好才行。 一切都要按照计划进行。 顶多就是留出富余时间或者休息时间。 不能到了地方,现场临时研究,那样太耽误时间,手忙脚乱的会出差错,影响拍摄质量。 如果正常登山,按照两天一夜的行程,大家组团,早晨赶到登山口即可。 单攻的话,要一天往返,往往是提前过去,睡到半夜凌晨几点就要出发。 剧组不是攻顶,就是登山拍戏,携带着大量器材,肯定会严重拖慢行程。 这样也要早点过去准备。 出发时间和单攻更类似。 只不过要在山上檀谷山庄那边住两天。 直到拍完为止。 按照事先规划,上午进行准备,下午剧组组团开车过去,在北大武山的登山口休息一番,可以在车里或者帐篷里提前睡觉,晚八点睡到半夜三四点,起码能睡满七个小时,确保精力充沛,然后凌晨三四点再整装出发,开始登山。 这样差不多能在合适时间赶到合适地点进行拍摄。 剧组安排挺细致的。 许正阳不需要操心。 这些事情有专业登山人士负责,听他们指挥就好。 请他们来就是负责这些工作的。 许正阳只需要跟着过去,临场对动作设计做微调,协助导演把打戏拍好,就算完成任务。 这次还有些帮工负责运送装备。 剧组工作人员不需要太疲惫了,可以保持好状态,完成拍摄工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