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多久,钟楚红已经赶到。
“宣哥,怎么了?”因事情紧急,李宣电话里没说的太详细,只是让她以最快速度赶过来。 此时,因为寿星庙的巨大动静,不少人闻讯赶来。 为了不引人注意,李宣避开人群,来到稍远的地方,对着钟楚红说道:“楚人美的实力非同一般,需要四方封灵印封印,把四方封灵印的材料取出来。”
这话一出,钟楚红不由一惊,跟了宣哥这么久,除了陈家村的大黑佛母,这是对方第二次采用封印手段。 难道楚人美能媲美大黑佛母? 这般想着,她没有二话,立即取出相关材料。 野外的条件不比室内,好在李宣有元神的帮忙,今非昔比,只是一次便将四方封灵印绘制成功。 接着,他又多绘制几道。 “李警官,李警官……” 正当李宣将四方封灵印符箓一一收起,郝有财的叫喊声在不远处响起。 “楚楚,把东西收起来。”
李宣对钟楚红嘱咐一声,见未落下什么东西,往声音传来方向走去。 收东西非常简单,钟楚红只是一挥手,一干绘符材料便消失不见,随后她赶紧跟上。 “李警官,原来您在这儿?”
郝有财看到李宣还在,焦急的神色微微一松,说道。 刚才发生的变故太过突然,饶是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是惊愣了老半天,等反应过来,现场已经乱成一团。 惊慌失措的香客,一闪而过的晴天霹雳,地上留下的两个焦黑大洞,还有摇摇欲坠的寿星庙,最重要的是庙檐之上,还插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古朴宝剑! 据了解,有现场香客说,看到一个戴着面罩的年轻男子一把甩过,将其钉在上面。 奇怪的是,古朴宝剑钉上的瞬间,看着像要倒塌的神庙一下子稳定起来,不再左右摇晃,满屋子灰尘乱掉。 还有现场目击者言之凿凿确定,刚才那两道雷电一定跟带着面罩的年轻男子有关。 戴着面罩的年轻男人,不就是李警官! 想到李宣单手在岩石留印,还有一跨就是老远距离的手段,郝有财觉得这是遇上高人! 作为上一任寿山村村长,自己半只脚已经踏进棺材,眼看就能寿终正寝,没想到寿星庙却出了事。 一想到隔壁福星庙和禄星庙的倒塌,郝有财就有些心脏抽抽。 要不是身体还算硬朗,或许就像那些劳累的小年轻一样,直接心肌梗塞,驾鹤西去。 所以,他才急着找到李宣,希望对方能指点一番。 “财伯,昔日云游道士布下的三星高照之阵,为了防止楚人美为祸一方,可惜时过境迁,三神庙只剩下一座寿星庙,如今眼前这座神庙也已到了最后时刻。”
李宣知道对方的来意,沉吟一番,并未隐瞒。 听到这个,郝有财身形一晃,差点站立不住,好在一旁有其他村民在,赶紧上前扶住。 “老村长,别听这人胡说八道,寿星庙现在还没倒!”
一位年轻气盛的村民对着李宣怒目而视,根本不相信对方的说词。 “闭嘴!”
郝有财拄了拄拐杖,怒斥道。 年轻村民附和地点头,叫嚷道:“对,你这家伙赶紧闭嘴,这里不欢迎你!”
闻言,郝有财气的浑身发抖,举起拐杖就往年轻村民劈头盖脸地打下,骂道:“衰仔,我是让你闭嘴!”
年轻村民彻底傻眼,抱头鼠窜,一溜烟逃跑。 跑的没影了,还不忘留下一句:“老村长,你老眼昏花,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死扑街,怎么跟老村长说话!”
旁边,有村民指着年轻人的背影,怒声喝骂。 郝有财气的胸腔剧烈起伏,缓了缓气,这才对李宣抱歉道:“李警官,不好意思,年轻人不懂事,您不要介意。”
接着,他又问道:“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
附近两个村子神庙倒塌之后,接二连三地死人,寿星庙虽然没有倒,但只是好上半步,要是楚人美出手,村子恐怕会不得安宁。 “财伯,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找到幸存的那个小孩,向其了解情况,方能对症下药。”
李宣想了一会儿,说道。 电影中,此时的楚人美尸骨已经被抛在水潭之中,找不找李强其实并有没太大区别,不过每个事件背后,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内情。 本着不漏一丝线索的目的,李宣还是提到。 至于水潭位置,其实非常好找,原剧情中附近正在建设发射站,水潭就是山涧溪流汇聚,就在离施工地不远的地方。 “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郝有财将拐杖重重地拄在地上,沉声道。 见对方十分配合,李现再次说道:“其二,我会在庙前立一块封禁石碑,以延缓楚人美彻底出世。”
楚人美还没完全出世? 郝有财一把老骨头,经历风雨数十年,各种明枪暗箭都见过,听到这个消息,已意识到大难临头,眼前不由地一黑。 “老村长!”
、“财伯!”
其他村民看到郝有财的状态,脸上尽是担忧,纷纷上前。 郝有财喘几口粗气,好一会儿,缓过一口气,推开身边搀扶的人,上前一步。 他说道:“李警官,寿山村有一块大石碑,不知道是否可用?”
“什么尺寸?”
李宣有点意外,问道。 郝有财转头,对身旁一个面相老实的中年人说道:“阿海,你是村长,对石碑最了解,来说一说那块从河里挖出来的石碑。”
随后,中年人点头,描述了一下石碑,属于青石一类,尺寸比李宣要求的规格还大了好几圈。 原本以为要花些时间,不想得来全不费功夫! 有现成的材料,就不用等金麦基两人,李宣直接说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如果可以,就用这块石碑。”
郝有财没有任何犹豫,吩咐道:“阿海,你立刻带着李警官去找石碑!”
考虑到石碑非常重,当时从河里抬上岸,是由二十多个青壮一起,他又对一旁的另一个村民说道:“阿喜,待会儿可能要抬碑,你叫上一些人一起去!”
“好的,四叔。”
村民应了一声,招呼周旁几人,连忙跟上李宣他们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