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妮给赵明阳担保的一个亿,不是一次性给他,而是分三批,半年期间,第一个月给赵明阳三千万,第二个月给他一千万,第三个月给他两千万,第四个月一千万,第五个月给他两千万。 留个一个月给赵明阳时间还款,其实还是对赵明阳不放心,比如赵明阳拿走三千万走了,李曼妮也不会追究了,属于他的卖命钱了。 第二个月一千万是观察赵明阳的动态,而且每个月的利息赵明阳都得还上,半年贷款一个亿下来,利息是很高的,如果赵明阳能坚持三个月,最起码可以肯定他把这笔钱运营盘活了。 而且这么大笔资金想要转出去也要周期,还有银行流水,李曼妮都能查到赵明阳的账务走向。 所以她压根不担心赵明阳能玩出什么花样,赵明阳的底细她也调查清楚了,必要时候,李曼妮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 半年时间,看赵明阳能用这笔钱玩出什么来,玩成了,赵明阳也会记得李曼妮这份情的。 一个亿的损失李曼妮还是承担得起的,她只想看看赵明阳用这一个亿到底能做出点什么来。 等到晚上的时候,严守仁曝光了有关于冷萧山对万莉莉做的事,这一个报道,直接让冷萧山成为了千夫所指万人讨伐的处境。 冷家的股价已经有了崩盘的现象了,等到开盘后,估计要损失惨重了。 赵明阳让宁东升转告严守仁,让他先故意压着信息不放出去,等到节后开盘,一定会有人想要趁热大跌捡漏冷家的股票,但那不是谷底,等到一批人进来捡漏后,严守仁在爆出冷家的财务问题。 到时候就没人敢再次入手,还有人可能抓紧抛出去股票,这时候李曼妮就直接一次性有多少收多少,她那边准备了足够的资金,毕竟她不是一个人,背后是整个灵石宫集团。 这期间冷家也在想着应急攻关和找严守仁谈判了,但这些都是指向了冷萧山个人问题,没有其他的信号。 冷家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其他的事,大不了冷萧山出国不就得了。 而假期的最后一天,赵明阳在查看一些信息。 他要做的东西有两个模式,第一种,他可以拿到这笔钱,去找一个之前买了大量期货的人,和对方合作,赵明阳利用刘澜山的两百多辆大卡车,瞬间去各地比如把大葱全收了,然后囤起来不放出去,造成大葱价格上涨。 但这种做法风险太大了,赵明阳很可能赚了这一笔,就可能被盯上了,这种操作前十年做,信息化不透明时代还有人敢赚这种钱,但现在,谁敢做啊。 这个计划被赵明阳划掉后,还有一个赵明阳可以去做。 这也是赵明阳借势赚钱,这笔钱要从最早的古董贩子说起了。 这一批人准确说不算古董贩子,因为古董贩子属于投机倒把的二道贩子,这么形容这批人有点掉份儿,准确说这一批属于商业运作的一批人,而这批人的种类主要就是文玩字画等相关产业。 古董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几乎凌驾于所有的商品的价值和保值率。 比如都说手表能应急,戴几块表出去,相当于身上戴了上千万,而如果带上一幅字画出去能值几个亿呢? 这当然在盛世,经济行情好的时代是可以的,如果在经济行情不好的时代,这玩意贬值率不如一顿饭了,而且还要看是否有人接手收藏,到时候转手出去或者送人。 但有一类古董即使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也值钱,那就是帝王的用品,为什么有人要收这个?因为有些人达到了一个高位,他们想看看之前高位的人用的啥喜欢啥写的啥等,就想拿自己和对方对比一下。 当然这些东西一般很少出手,即使出售也是不同地区的人获得后放出去的,比如你都不知道的地区过去的一个国王的画作,你就没啥兴趣,直接出手了,但知道他的人就会回购回去。 除了帝王之类的,还有保值率高的物品,就是和宗教相关了。 以上说的无非是古董的一些价值体现,但这类东西不适合普通人,跟普通人压根没关系,也不是那些资本考虑的犯愁,因为那只是蝇头小利了。 什么是大钱?流行的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去做手机做电脑做汽车?因为客户群是千家万户,一人赚一千,一千万客户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本来古董就一直属于小众玩家在倒腾,一直没有成为流行。 但这些商业运作的资本们可以让它变成流行,他们基本前期一定会让一款产品有价值,这就要炒作运营才能让人得知。 比如先报道一些拍卖行拍卖的古董拍出了天价,谁谁谁靠古董发家了,说白了,资本不可能去屯这些,因为他们知道人类最宝贵的就是生存的土地,食物,医疗,军工这些,只不过把得来的钱在投到这里面。 那么炒作出来的这些产品,大家知道了后怎么办? 其实这个在过去一直属于个难题,无法做到像生活用品和家电那样畅销。 但随着电视购物的盛行,他们找到了方向,他们先出钱做一些鉴宝节目,各种宝物拿来鉴定说明,然后出版成书籍,详细介绍各个品类如何鉴别。 等这一波出去了,市场就盘活了,各种古玩啥的,市场的客户群有了了解,开始接触。 但这还是局限性,因为大部分人买这类东西要么为了显摆一下,要么为了当成装饰品,就像某平台最近很火的老李天天分享生活,拿出很多以前买的各类茶壶啊,玉佩啊,手串啊,核桃啊等,最后说了一番话,当时就看别人买他自己也就跟着买了,然后拿着手串能装逼。 虽然话有点直白,但这和水果手机刚出来时候,很多人买水果手机很多都是没了装逼差不多,当初很多人买这个手机为的就是装个逼,比如QQ自带水果手机在线的字样显示,微博发送是来自水果手机等,互相攀比,一款产品只要能让人买它为了攀比,这就是最成功的产品了。 新世纪,互联网平台成了秀场,而智能手机增加了秀场的人群以及范围,以前PC时代,大家加个QQ在QQ空间秀车秀旅游,但PC那时候有个弊端,就是大部分人要用数码相机或者电脑摄像头拍摄,手机拍摄的都少,没法随时随地秀。 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微信朋友圈的盛行,这一下就让朋友圈成了秀场了,手机一拍一发,那就是大型秀场,看谁的逼格更高,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甚至你在朋友圈也秀过或者看别人秀过,最终无非就是想装个逼。 装逼不可耻,装逼失败才可耻。 12年这时期的智能手机还算属于小众,因为还有很多人用传统手机,但13年开始,智能手机全面增加,各家通讯公司拼命推广4G通讯业务,通讯商充话费送手机,这也是为什么13年中旬微信支付上线了,因为这一年市场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比传统手机用户还要多了。 赵明阳踩住了这个点,他知道,那批准备炒作古玩的资本要动手了,开始推手串,核桃,各种天珠啥的了。 这都是一条龙的,而且这里有个好处,价格不透明,大多不用开税票,比如一串手串根据各种品类定价,比如小叶紫檀等等,一串上千,利润可能就九百甚至更高。 客户群只要有一千万,这就是血赚了,还有天价天珠啥的。 前期的铺垫随着智能手机的到来,属于天时地利人和了,各种鉴宝书籍节目再次推出,让盘核桃成为流行,戴手串比代表还能体现逼格,这后面没推手,压根不会流行盘核桃这些的,顶多小众玩家会玩的。 至于大家熟知的收藏股东的马爷,大部分人以为他全职搞这个的,还有人说他大器晚成,实则人家二十几岁就成名了,而且是以写作出名的,在八十年代初那时候能写东西和现在的性质可不一样,算是非常牛的了。 收藏是那些老玩意是他的个人兴趣,就像一些人喜欢收集手办,邮票,书籍一样,只是无意间让他赶上了风口,而且当初的那批推手也是意外,因为没想到一个人屯了那么多单纯是因为爱好。 用稿费得来的钱去买这些,当初的稿费也不低的,算是高收入了,而地摊上的一些老物件就几毛钱一个,相当于你一月收入十万,你去二元店疯狂购物一样。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以为马爷专职搞收藏的,还有人纳闷他搞收藏怎么有那么多知识储备量啊,好像文学造诣很高啊,那是因为人家压根不是搞收藏的,一直在做文学创作,包括后期去某讲坛和易老师那批人一起分开录制节目,人家也不怯场,肚里有货。 这也是为啥他总和一群文人混一起,总参加一些文人墨客的访谈聊天节目,那是因为人家压根就是这个圈子里的,写作才是人家本职工作,但由于他那时期在古董流行后,因为他收藏的古董特别多,才让他被人家喻户晓的,如果形容他的话,那么他绝对算是气运之子了,估计当初的那批资本也没想到,最后让他受益最大了。 但也不好说文人墨客就不会资本运作,要知道倒爷这词就是朔爷写出来的,而他也确实属于第一批倒爷,当年靠倒卖家电等赚了很多钱。 还有罗锤子后面的资本老冯,那也是又能写作又属于运营的高手。 不得不说这批人,玩的可比炒币啥的厉害多了,炒作完古董还能炒二次元产品,炒各种艺术品,这些东西都是低成本卖高价,把客户的钱快速拿到,然后再去投资实体,这可比虚拟产品风险低太多了,而且各个地区通用,还比虚拟产品盈利更持久,人家这群人才是真正的大玩家。 而赵明阳准备不屯大葱,屯手珠核桃天珠等原材料,直接囤起来,那群人现在肯定想不到有重生者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干嘛。 等到赵明阳把原材料给锁死了,那么他们如果不急着推这个项目,风险原材料足了再推,赵明阳就自己推广,自己加工自己卖,不过大概率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时期。 因为这时期的经济行情真的好,各家企业都是躺着赚钱,这时期人口袋里有钱,所以那批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时期。 赵明阳通过一家外贸公司在几个国家订购了一大批木材等原材料,都下了订单,他一个人吃不下这么大的订单,所以他需要钱,才会冒着这么大风险去对付冷家。 国内地区的原材料,赵明阳也下了订单,就等打钱装车上货了。 赵明阳拿到李曼妮担保贷款的资金后,先把老家那个小区未付的尾款全部付清了,然后用那个去继续贷款,赵明阳想要压一压,老家房子13年后就有涨价的苗头了,但赵明阳知道,这时期买的房子,属于白菜价捡漏了,到时候租出去一个月三五千,都够最早买房一平方的钱了。 先把这批原材料屯下来,到时候三五倍价格卖出去,他们应该很急,赵明阳这次准备屯至少五六千万的原材料,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货量了。 本身现在这些材料就便宜,赵明阳把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原材料都屯了,五千万的原材料,赵明阳至少要卖两个亿出去。 他们还是会买的,赵明阳会开价三个亿,等他们还价,赵明阳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但赵明阳知道对方要这个,而且一定会在13年初或者12年底开始囤货了。 赵明阳本以为他们动手了,没想到还没大量囤货,而且即使他们找加工厂代工,加工厂要这个也得从赵明阳手里买。 都重生了,还要费脑子去买股买币啥的,多累啊,能走捷径为啥不走捷径呢。 下一步赵明阳直接去屯几十万双鞋,估计已经有人现在这时期甚至更早就在布局了,他们可能屯了不少鞋了。 但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他们屯九十年代的,八十年代的,赵明阳就去屯千禧年初的鞋子,专门组织一个团队,到处去各个球场求签名囤起来。 再之后屯芯片,啥也不做,就把钱砸这上面,让市场和资本来求着他买货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