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校广播站发了通知,由校团委牵头,办公室协助,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这事,让沈丽霞有点心急火燎,她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南方人,生的小鸟依人的样子,胖瘦适中,活波泼辣,甜甜的说话声,比较快的语速。就是平时走路,遇到头顶上的树叶,她都要蹦跳一下,跟树枝握握手。她先是召集班里兴趣小组成员,开会研究参赛作品的构思,从视觉上的感受,到内容上的遴选。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统一方案:总体的背景构图,紧扣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其中:“十”的内容,是全会主要精神展示,精练到每一个标点,而且是以亲历者的角度介绍,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髓。“一”的内容,是对校园生活的真实描述,采用的是散文诗形式,意境优美,热情洋溢,体现学子们的精神面貌。“三”的内容,是十四行的现代诗,按二二三比例排列,文辞中憧憬同学们远大的理想,以及祖国未来的美好前景。整个版面的构图,为华文琥珀字体的外形,分别用红绿蓝三色小楷体填字,结构精巧,圆润大气。经过组委会评比,毫无悬念,他们的板报,从内容到形式,夺得了比赛的第一名。给的评语是:旗帜鲜明、构思新颖、内容丰富、色彩纷呈。金光灿灿的奖状,挂在教室后墙的正中间,看的全班同学乐不够。几个淘气的同学,还嚷嚷着说,这奖状应该发给沈丽霞。她由衷地说:“这是板报兴趣小组全体同学的功劳,是全班同学集体智慧的展示,我只是个召集人而已。有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将会取得更多的荣誉,让七八一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她的话,赢得了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伴着两个悦耳的口哨声,响彻教室,飞出窗外。黑板报这块宣传阵地,她是驾轻就熟。在农村插队的三年里,她就是大队团支部的宣传委员。同龄人中,干这行,算是行家里手了。开始做的时候,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因为个子小点,在墙上的黑板写大标题,经常有高度不够的困扰。请别人写吧,她还嫌字体不协调,再说,在农村,也不太好找合适的人。有两次,她站在凳子上,一个劲地往上够,结果脚底下失去平衡,摔了个仰面朝天。她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人笑话,立马起来,摸摸自己的两条腿,敲敲自己的胳膊,无大碍,就又爬在黑板上,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下去。一个女孩,能把文字写的那么工整小巧,她一没有遗传的造化,二没有天资的佐佑,完全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初中后,花季的她,嫌自己的文字写的丑,就开始练,写字帖,仿笔画,坚持不间断。实在没有格纸的时候,自己用尺子在白纸上,或者别人用过的纸张的背面,打上格子继续写。插队以后,农活常常累得腰疼腿酸,也没有了学校相对安静的环境,天天写字是做不到了,那就一周一次,或者是一旬一次,始终顽强地坚持着,从未放弃。就这样,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搁下那份执着。学校的板报比赛结束不久,团支部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知识竞赛活动。分工由沈丽霞负责拟题,彦书记出面联系刻板印制。学生科的油印机联系好后,彦书记晚上连夜刻蜡版,他的写字工夫也是了得,在班上排名的话,前三甲不成问题。沈丽霞一旁悄声地念着题,他一笔一划的认真刻写,刻完后俩人又逐一核对了一遍,才打开油印机,一张又一张印了四十四份,直忙到夜里十二点。竞赛题目以团组织内容为主,占了百分之七十的份量,其他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多个方面。比赛的结果,班里杀出来一匹黑马,他以九十六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这同学叫弓彧川,个头适中,性格温和,说起话来,不怎么伶牙俐齿,做起事来,却是井井有条。弓彧川拿上第一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班里,有点悄没声息的他,平时却是用着狠劲地在学。他的学习途径,说是另辟蹊径,还真的是确切。除了正常的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外,他把大把的课余时间,都给了字典。抽屉里的字典,他是抱起来如看小说,读故事那样的津津有味。或者默看,或者阅读,认识的汉字,理解的全面了,不认识的汉字,成了新朋友了。对那些艰涩难懂的汉字,他用小本抄下来,时常装在口袋里,有空就拿出来记记。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虽说有点笨拙,而这么一如既往,他认识的汉字,至少是同龄人的两三倍。在认识更多汉字的过程中,他还由此及彼,接触和掌握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这才奠定了他夺魁的基础。座位周围的同学,知道了他这秘密,不认识的字都问他。他先把自己知道的给讲一遍,又取出来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根本不用先查检字表,随手翻开,最多两次,就找到了这个字的页码,再拿给对照着看。两三回这么的,有同学还以为他是手熟,碰上好运气,架不住每次都这么准,大家才彻底服气了。这就给他起了个溢美的外号,叫“活字典”,还越传越夸张,说能倒背字典如流水。他这么长期坚持的原因,同学们不知道,是一件过往小事,在他的心灵深处扎下的根。原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有道题是读拼音填汉字,其中的“社”字,他没记清,把“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本来是妥妥的满分,结果被扣掉了两分,为这,他心疼了好久。在刚刚走上正轨的教育系统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是在亢奋的状态里,精神头特好,感觉有劲使不完似的。正常的教学之余,穿插着不少的活动,这不,歌咏比赛的时间,学校广播室又通知了。金老师对学校开展的活动,总是热心肠,虽说是自愿报名,不求必须参加,但班上至少得出个像样的节目,起码不能挂空。她跟同学们坐在一起,先是摸了摸底,商量着报啥节目。大家七嘴八舌热议后,再三酝酿,拟定了三个可能出彩的节目。基调确定后,金老师又指定三名班干部,分别负责协助排练,要求每天至少练习一个小时。同学戊来自南方,算是音乐世家吧,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拉二胡的高手,从小接受音乐的熏陶,他也苦练出了不凡的手艺,他选的是名曲《二泉映月》。同学巳有一副甜美的嗓子,她自选了首独唱歌曲,名叫《樱桃好吃树难栽》,是一首颇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她本身就出生成长在那里,从小哼着这首歌长大的。同学庚选的笛子独奏曲,是《扬鞭催马运粮忙》,他打小喜欢吹笛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被那种委婉、悠扬、跳跃又飘逸的声音,吸引住了。学吹笛,他还闹出过笑话,听说叔父要从外地回家探亲,他就悄悄写了封信过去,请叔父买支笛子给他带回来,结果把竹字头的“笛”,写成了草字头的“苗”。笛子是如愿得到了,一段时间里,也成了家里饭后的笑料。之后,在他的心底,就憋着一股子狠劲,不间断地刻苦练习,成就了这方面的爱好。经过一周多的强化训练,三人的曲目顺利过关,都被组委会选为参赛节目。正式比赛那天,三位同学都是头回经历这么大的阵仗,舞台上灯光耀眼,十几位评委老师表情严肃。舞台下面,整整齐齐地坐着两千多名同学,每个人的一对眼神和两只耳朵,都绝对地集中到了他们表演的每个节点上。在稍微有点怯场的情况下,还算好,都把自己真实的水平,基本发挥了出来。三首曲终的时候,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最后,笛子和二胡的独奏,还有女声独唱,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8忙碌的时候,时光总是很快地从身边溜走。期终考试即将开始,检验大家成绩的时候就在眼前,同学们的复习,不用说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正当这节骨眼上,崔德顺却患上了严重的感冒,鼻涕眼泪俱下,嗓子火烤一样干裂,打针吃药了三天,也没见效多少。他也是秦东人,初中生,小小年纪,远离父母,有点难熬。金老师知道后,带着他去校医室连续打针,调整用药。晚上还领到自己的家里,专门为他做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熬了姜汤。金老师对他的丈夫和孩子解释说,这些小同学没出过门,一个人也不会照顾自己,当他们的老师,就得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让他尽快地驱掉寒气,恢复身体,才不会影响学习。看见冒着热气,漂着油花花的面条,她的小女儿豆豆,眼馋的不行,几次飘过去忽闪忽闪羡慕的小眼睛。金老师摸着她的头,柔柔地说道:“这大哥哥严重感冒了,得给他来点特殊待遇,就会好的快一点。妈妈以后给你做多多的。”
崔德顺吃着面条,听着金老师对她女儿安慰的话,感动的他,几次止不住由衷的眼泪,啪塔啪塔落在盛满面条的碗里,就差嘴里喊出一声“妈妈”来。家里人知道金老师的性格与脾气,早都习惯了她的做法,对待生病的学生,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这又不是第一次。在金老师家里,有的同学喝过大米稀饭,有的同学吃过米饭炒菜。金老师的母性,还体现在特别的心细如丝,对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安排宿舍,年龄大的同学一律爬上铺,年龄小的照顾在下铺。冬天里,她走进宿舍,一个床铺一个床铺地摸,掂量铺盖暖和不暖和。早操后放在一起的搪瓷碗,经常拿错,她知道后,找来毛笔蘸上红油漆,给每个同学的碗写上记号。同学甲打小跟奶奶相依为命,缺少父母的呵护,金老师像慈母一样,一直特别地关注他,隔个十天半月,就悄悄地叫去办公室,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抬头挺胸,茁壮成长。这期间,班上还发生了件感人至深的事情。生活委员季云芳,给全班同学刚发过饭票,同学丁周末逛大街,遇到小偷光顾,家里给的零花钱,还有全月的饭票,被洗劫一空。回到宿舍,生活没了着落,一个人不停地抹眼泪,一两天可以饿着肚子扛过去,一个月没法不吃饭啊。宿舍里的同学,一再安慰说,没事的,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大家一起紧紧裤带,难关就过去了。可是算来算去,其他六个人要分担一个人全月的伙食,每个人平均下来是五天,这可能有点吃不消。商量到最后,一致认为,这事必须发动全班,一个人节约一天,就足够了。第二天早读时,宿舍长就把这事汇报给了金老师,请求全班同学帮助他度过难关。晚自习时,金老师来到教室,发出了“每人节约两餐卷,确保同学吃饱饭”的倡议。同时说,请同学们完全志愿,参与这项活动。最后诚挚地说:“我没有饭票,就帮助三块钱。”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全班同学鼓掌赞同。晚自习后,在季云芳桌前,排着队,拿出来一天的饭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同学丁的情谊。第二天下午,季云芳手里攥着全班同学的心意,找伙食科李老师,把全班同学凑到一起的饭票,换成一个月完整的餐券。凑到的七块八毛钱现钱,已经通过金老师,给了丁同学。到了李老师办公室,没等季云芳开口,坐在办公桌后的李老师先说话了:“我在这等你来呢,你金老师已经把情况告诉我了,对你们班同学的互助行动,老师我很受感动。”
听着李老师说着话,季云芳已经把整理好的三沓子饭票,整齐的摆在桌面,意思让李老师复查后兑换呢。李老师看她虔诚的样子,继续说道:“这样吧,同学们这些饭票,你先拿回去,到月底再按学校规定给大家兑退。同学丁这个月的饭票,我给他重发一份,后面的事你不用操心了,我负责给校领导说明。”
说着话,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饭票,递给季云芳。季云芳认真听完李老师这话,激动地双手有点颤抖。说:“李老师,这是我们班同学不小心,发生的问题。我们还白拿,这,这,不好吧。”
李老师瞪了她一眼,缓缓地说道:“季云芳,说啥呢,同学丁我不认识,但我相信你们的金老师,也同样相信你。只是饭票丢了,食堂里的东西没被小偷拿走啊。这样说吧,每个月给你们发饭票的时候,我都会对各班负责经手的同学,进行品行道德的测试,你是我给了满分的几个同学之一。应该说,这是你们用真诚换来的信任。”
回到教室,季云芳存好同学们凑在一起的饭票,就去金老师的办公室,汇报了刚才的事情。金老师说,那就好,通过这件事,对大家也是个教育和启迪。当晚,躺在宿舍床上,季云芳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这两天经历的事情,让她心潮彭拜。一沓小小的三色饭票,在她的脑海里激起了层层浪花,翻卷着。原来,李老师先前的“疏忽”,都是有意而为。那三次的情形,历历在目:头回是开学的第二个月,她去领全班的饭票,李老师当面数了两遍后,给她推到面前。她接着数了三遍,都是四十七份,多了一份。就说,李老师,我数了三遍,饭票多了一份。边说,他就递上一份还给了李老师。李老师很认真地对她说:“可能是,老师大意了。”
第二三次,都是她去退饭票的时候,连续两个月,李老师都多给了她钱和粮票,她再三核准后,都把多给的如实退还了。最后一次,他还有点劝慰的意思,说:“李老师,你这工作量大,有点差错可能难免,我们认真点,尽力会避免。”
这会记起来她说的那话,不由得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脸蛋,顿觉赧颜。没有睡意的思维,继续把她拽去了更远处。她父亲是大学教授,缘于礼仪知识的熏陶,她初中毕业,回乡成为家里的劳动力后,身材和相貌出落得更加媚人,一米七的个头,雪一般无暇的脸蛋,玉一样洁净的肌肤,一双清澈剔透的大眼睛,出落成十里八乡的大美女。她的干练与勤快,全村人更是高高竖起大拇指。不久,她就被村支书和公社的干部选中,做了大队的妇联主任。这官实际上是个烫手的活,一般情况下,各大队妇联主任这岗位,多是由比较泼辣的四五十岁的妇女来担任,最好同时再有点社会背景或者家族势力啥的,才能扛起这杆半面天的大旗。村干部挑来选去,认为她最合适,虽然是个姑娘家,有些具体工作开展时,不如婆娘家有经验敢说出口,但她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不会有问题。就这样,经过村支委会一致研究通过,上报公社,批准了她的妇联主任。走马上任后,她的工作有板有眼,条理清晰,通过一段时间的辛勤耕耘,她走访摸底了全村三百五十六户人家,建立起来六百五十八个女性基本情况花名册,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很快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可。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么好的姑娘,谁见了不心疼啊,连村支书那个不太争气的儿子,都想入非非,总是找个借口搭讪,跟她说上几句话,套个近乎。她出于礼貌,给他点颜色,他还以为自己真有本事能开染坊,开始有点黏糊起她来,竟然声称要与她交朋友,谈恋爱。这下给她弄的大脸红,委屈的在家里哭了一鼻子。村支书听说这事,知道自己的儿子配不上姑娘,年龄也差点,就赶紧到她家做了一番安抚工作。应了一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老支书到了她家,先跟她妈家长里短地漫天聊了会儿,见到了她,直截了当地说,叔也不拐弯抹角,就问你两条:“第一,他若欺负了你,我这回去就收拾他。第二,往正事上说,他真心的话,你愿意不?”
在村支书的心里,他也巴不得面前这姑娘,成了自家的儿媳妇。这么水灵又干练的女娃,打灯笼再去哪里能找到啊!她也很干脆地回了话:“他就是老找我说话,还说,想、谈……我年龄还小,五六年内不会考虑。”
“是这,叔明白了。放心做你的事,我回去就教训他,让他离你远点,以后在你面前规矩些。”
她妈在一旁赶紧圆场,说:“那谢他大叔了。”
老支书转过身,说道:“看这大妹子,哪有谢我的道理,是我该谢你才对哩。”
在农村劳动的七年里,她干了四年多的大队妇联主任,越做越胆大心细,越做越得心应手,领回家不少的奖状。过去,村子里几个难缠的婆娘,提起大名村干部都头疼,几年下来,让她管教的服服帖帖,省心多了。她的绝招,就是先情后理,在讲大道理的同时,尽力帮助解决些实际难题。村干部都夸她说,你把咱村的几个泼妇,彻底给引到正道上来了。村里那个五保户王奶奶,确实可怜,男人在战争年代,负气出走后,再就没了音讯。想着儿子慢慢养大了,就会有个依靠,谁知,苍天不长眼,儿子读中学的时候,在一场篮球赛中暴病身亡。农村人迷信多,就说她命太硬,连克了家里的两个男人。后来,就是有媒人介绍,也没男人敢跟她谈婚成家了。她上学前,总是定期会去王奶奶的家里,陪她说说话,帮着做些家务活。每回,老奶奶都不舍得她走,总是含着滚烫的眼泪,看着她俏丽的背影,直到视线里换成了谁家的房子,或者空旷的街道,才转身走回自己屋里。她来省城上学,妈妈还叮咛说,以后回来的时候,有空还去王奶奶家里坐坐。她人不错,心眼也好,就是命不济。想着想着,在季云芳的眼角处,浸出了一串泪珠。9春节过后,很快就开学了。回校的路上,可是难为了南方的十多位同学,不管男女,上车下车,都是超重旅行。每人带了大小可以套在一起的两个棕箱子,还有一两袋大米,再加上自己的行李,可想而知有多累赘。祖国辽阔的领土,南北方,东西域,从气候环境到生活方式,以及人文习俗,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北方,一直恼人的事,就是家里的木箱子,老是被虫叮鼠咬,老鼠药铁夹子等,都不能有效地应对小毛贼们尖利的碎嘴。尤其是在农村,那不爱瞌睡的老鼠,经常是夜半三更,把箱子啃的吱吱响,叫人难以入睡,更吓的孩子们用被子捂住头。南方特产的棕箱子,就成了北方人家渴求的一件家什。因为吧,这棕箱子是在木质的外表,包了层棕树的皮,如大牲畜的鬃毛一样,织成密集的网状。这种网状的东西,成了小毛贼的克星,它的小尖牙在啃咬的时候,无法摆脱和挣扎它的缠绕。几回试过后,不敢再张牙舞爪,遇上了只有远离逃跑。再就是大米,也是只生产在南方的粮食。北方的人家,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美餐,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想方设法弄到一点,打个牙祭。这两样,在北方,都是家家户户的稀罕物。南方的同学,不辞辛苦,第一次回家,就给北方的很多同学,稍买来了这么多稀罕。班里最少有四分之一的同学,都满足了多年的愿望。春回大地,姹紫嫣红,一切都是朝气蓬勃的样子。在校园里,在年轻人生活的圈子里,更是暖洋洋情绵绵的氛围。金老师,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她的学生们,过了个学期,她知道多数同学的被子该拆洗了。学生们的父母不在跟前,家离的都比较远,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这么多。这问题咋解决呢,她把班上七个女同学召集到一起,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征得七位仙女的乐意,在班上公布了这消息:班上七位女同学,加上她,分四组,给男同学帮忙缝被子。年纪小点的男同学,实在自己洗不了的,也可以烦劳大姐姐们。金老师的话音刚落,男同学一片叫好声。能成为她的弟子,是一个人学生阶段的荣幸,更有一生都享用不尽的滋润。七仙女中,五位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她们都有回乡或是插队的经历。在农村接受教育,第一堂课就是学会自我生存的能力,日积月累,从中学到了不少生活的技巧,比如煮稀饭、蒸馒头、擀面条,还有一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对农村妇女离不开的顶针,也有过实践的体验,知道缝被子这活,顶针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工具,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还有俩小妹妹同学,出生在六十年代,直接从初中的课堂,升到了中专的学校,没有下乡插队的经历,也没有在家里做针线活的机会。虽说看见过大人们手上戴过顶针,但具体咋用的,个中奥妙根本不明白。金老师给她们借来的顶针,还不知道应该戴在那个指头上,试了几次,都感觉别扭。一时半会,还是找不到感觉,索性靠手劲蛮干,不等一床被子缝完,柔嫩的小手上,被针屁股扎了几个小孔。后面,只有乖乖地学姐姐们的样子,老老实实戴上顶针,均匀地用力,直直地走线,合理地安排针脚的距离,逐渐地掌握了技巧。这期间,也出了几次洋相,有的用力过大扎的太深,把下面的席子跟被子缝在了一起。有的姿势不对,把被子与自己的裤脚缝在了一起。也不乏有花絮:有几个大哥哥同学,不但自己会缝被子,还帮小同学洗被子,教小同学缝被子。在宿舍里,最近这段时间,有关缝被子补衣服的趣事,成了她们热议的中心话题,有得意之作的炫耀,也有尴尬之时的回眸。现在说出来,都成了人生成长过程中难忘的记忆,少女们只有心里乐成了花的时候,在一起才会有这样的无拘无束。一激动,沈丽霞从她的箱子里拿出来青茶,要给姐妹们沏,同学巳很是惊奇,睁大水灵灵的双眼,疑问道:“你还能喝茶?”
在她的意识里,喝茶是老年人的专利,是男人的嗜好。其实,在南方,人人都喝茶。茶,就是最常见的饮料。而她从北方家乡带来的,却是一种油茶,几个姐妹们就逗着,品着,快乐着。金老师倡导的这活动,连她自己也没预料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对多数男同学来说,解决了一件头痛的大事,同时呢,在男女同学间,还促成了广泛交流的氛围。第一学期,男女同学间,虽很尊重,但相互谦让的成分较多,表现出来的多是男子汉的风度,仙女们的羞涩。帮助缝被子的活动,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中,真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全班范围内,男女同学的关系,融洽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对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才有利于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