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0年,十月下旬,城郊码头。原贤亲王迎来了一批故乡人。原贤亲王想念日本,也想念自己的哥哥。 原贤亲王是后醍醐(318-339)天皇的弟弟。336年-392年,日本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传承,是日本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承久之乱后,因为父亲土御门被流放四国,后嵯峨天皇由藤原通方抚育长大。四条天皇死后在北条泰时的推举下即位,在位四年以后让位。其子后深草、龟山两代天皇期间,后嵯峨执掌院政。他偏爱第二皇子龟山,主持册立世仁亲王(后宇多天皇)为太子,此举导致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的两统纷争。这个时候,中国如东瀛一样,因为贾南风专权,害死太子。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灭亡,东晋政权成立,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整个国家已经四分五裂。甚至,比东瀛还要严重。历史是何其的相似,故事情节都是一模一样。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期,原贤亲王为什么来到中原。公元335年,他让自己弟弟原贤亲王来到中原,带上自己三神器之一天丛云剑,就是希望原贤亲王能够争取东方国家支持。于是,原贤亲王帮助河东公主,在日本人看来,东土还是像秦汉那么强大。所以,原贤亲王希望能够帮助河东公主统一,再完成哥哥交代的任务。而东瀛本土却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原贤亲王到达东土后,醍醐天皇已经过世。但慕容皝是想称帝的,所以,他是不会帮助河东公主统一,更不会帮助东瀛的。醍醐天皇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东瀛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天皇和幕府的变化。公元320年,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仅仅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不满。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更为不满,他虽然被赐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有意开幕府,而后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之始。而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后设法逃出,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县)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势力衰退,终于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直至20世纪初期幸德秋水提出当时明治天皇的正统性问题,明治天皇最后作出结论:以南朝天皇为日本的正统,北朝天皇保留名号,但不列入正统。324年,镰仓幕府发现了后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图,责令六波罗探题将天皇身边的日野资朝等人处分,史称正中之变。镰仓幕府不知该如何处置天皇,但天皇此后更加深了倒幕的意志,同醍醐寺的文观、法胜寺的圆观等僧人亲近。假借为中宫安产祈祷为由,暗地里为征讨关东祈愿,并拉拢兴福寺、延历寺等寺社势力的关系。但大觉寺统的贵族大多支持邦良亲王,而持明院统的贵族则支持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陷入了孤立状态。而且邦良亲王病死后,镰仓幕府指定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为皇太子,后醍醐天皇的皇位岌岌可危。333年,足利尊氏受镰仓幕府之命出征,之后受后醍醐天皇之命明确宣布讨幕,一举攻下京都六波罗府,灭亡镰仓幕府。建武政权建立后,后醍醐天皇对尊氏的权力加以种种限制。尊氏与 建武政权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335年七月,“中先代之乱”爆发,原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之子北条时行举兵攻入镰仓。足利尊氏率军与其弟足利直义会合,大破镰仓军。此后,足利尊氏占据镰仓,拒不回京。足利尊氏借镇压中先代之乱的契机前往东国,镇压成功之后在镰仓自行封赏有功的将领,与新政对抗。336年,率军攻入京都,拥持明院统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改年号为延元元年,并受封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开府。后醍醐天皇已逃入吉野,并建立了南朝,与室町幕府相对抗。直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执权时,才将两朝统一。339年八月十五,后醍醐天皇让位给了回到吉野的义良亲王(后村上天皇),翌日遗言“讨灭朝敌、夺回京都”,在吉野的金轮王寺驾崩,享年52岁(满50岁)。摄津国住吉行宫的后村上天皇,命令南朝下属的住吉大社宫司津守氏在庄严净土寺为后醍醐天皇举行大法要。同时足利尊氏为了吊唁后醍醐天皇,在京都建立天龙寺。南朝是大觉寺统,北朝是持明院统。南北朝对峙时期,自然各以自己为正统,称对方为“伪朝”,有一种说法是三大神器在谁手中谁是正统。当时三大神器在南朝手中,后来南朝将神器交还给北朝时将军足利义满曾经约定,以南朝帝系为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