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之叹 > 第二章 冀州逃难(中)

第二章 冀州逃难(中)(1 / 1)

一路上,大量被焚烧的房屋正冒着浓浓青烟,有的房顶坍塌落地,有的墙壁摇摇欲坠,并不断散发出阵阵恶心焦臭;房里屋外,街道两边,到处都是被杀害的百姓尸体,偶尔也有一些唐军和叛军的尸体。一座烧得只剩一半的房屋的前面地上东倒西歪躺着八具尸体,男女老幼无一幸免,年龄最小者约两岁、最大者近六十岁,估计全家人均遭杀害。见状,这群逃难者心惊肉跳、忐忑不安,唯恐四周突然出现叛军而横遭灾祸,不知不觉便加快了逃离步伐。史祯言看得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魏媛锦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泪水仍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平时热闹的一家茗铺,此时仅有的包括大门在内的两面墙壁还燃着火苗,另外两面墙壁则荡然无存;被火吞掉一大半的匾额残片,从烧得变形的大门上方垂落下来;须发皆白的主人斜坐在地上靠着墙壁,早已死去多时。离茗铺门口不足两丈远的一棵大树的树枝上,赫然吊着四颗男子头颅,随着微风轻轻地来回晃动,地上铺着一大滩血迹,四周却未有任何身躯。史之啸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和厌恶,腹内一股热流直奔喉咙而来,“哇——”,俯身剧烈呕吐起来。魏媛锦忙睁开眼睛,强忍住内心的惊悸和反感,故作镇静地拍了拍史之啸的后背,说:“啸儿,不用怕,闭上眼睛,一会儿就没事了。”

又紧紧抓住史之娟和史之承的手,说:“你们也把眼睛闭上,阿娘牵着你们,不用怕,啊!”

感到寒气逼人的史祯言也努力控制住紧张情绪,说:“对,不用怕,没事。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出城了,到了龙鸣山,一切都好了。”

出城的道路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漫长。才走一阵,一股令人窒息的恶臭再次传入这群逃难者的鼻子里。史祯言抬眼一看,街道前方左边拐角处有一家不太大的店铺,基本保持完好,没有遭到焚烧,大门上方匾额镌刻的“周记铁铺”几个字,在城内烽烟四起、遍地残垣断壁的情况下显得格外耀眼,而铁铺内外的情景却令人触目惊心:扔得乱七八糟的各种打好的和未打好的铁器,清楚地表明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打斗;一具头发散乱、浑身赤裸的妙龄女尸仰面横卧在门外的地上,白皙的胸口插着一把雪亮钢刀,流淌出的鲜血引来一群苍蝇聚在周围“嗡嗡嗡”的叫个不停,几乎撕扯成碎片的衣裳零乱地扔在旁边;相隔不远的地上也躺着一具身材肥胖、右手握着一把大刀的男尸,头颅不见踪影;两根长长的钉子,将一具身穿唐军戎服的男尸的双手钉在铁铺破窗旁的墙壁上,双脚刚好接触地面。男尸已被开膛破肚,五脏六腑散落体外,几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上面爬来爬去,发出的“吱吱吱”声音让人越发觉得毛骨耸然。看着眼前惨象,史祯言猛觉头晕目眩、两脚发软,双手下意识地一松,背着的母亲遗体差点滑下来,急忙把母亲遗体使劲往上提了提,然后不停地叹气、摇头。这群逃难者中除了几个孩童被父母蒙住眼睛外,其余人人都目睹了这一惨绝人寰的场面,一些人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其中年龄最大的冯婆早已老泪纵横,拄着拐杖,不停地骂道:“这些禽兽不如的畜生,简直丧尽天良!”

一个满脸络鳃胡子的中年男子难过地说:“我经常到周记铁铺打镰刀、斧头等铁器,认得他们。那具无头男尸就是主人周添喜铁匠,平常待人非常热情,六年前妻子患病死了,只有一个女儿叫周如岚,今年刚满十六岁,长得像一朵花儿似的。上门说媒的人可多了,都快将门槛踏破了;周添喜经常为此事犯愁,不知该把女儿嫁给哪一家。唉,没想到,祸从天降,女儿还未嫁人就被糟蹋杀害了,周添喜也落了个身首异处,可悲啊!”

随后,这群逃难者马不停蹄地朝城南的龙鸣山走去。一路上持续出现的被砍死、刺死、烧死、勒死、砸死的尸体以躺在地上、趴在案上、靠在墙上、吊在树上、绑在柱上等各种姿态呈现于眼前,使这群逃难者看后,心脏“咚咚咚”的跳个不停,冷汗一股股地往外冒,仿佛正经过永无止境的鬼门关,恨不得背上能立即生出一双翅膀飞到城外,躲到山上安身保命。令人不解而又感到幸运的是,除了随处可见的断躯残体、臭气熏天的尸体外,这群逃难者居然一直没有遇到凶神恶煞、逢人便杀的叛军,只是隐隐约约听到城内时远时近的喊杀声。过了近半个时辰,一座长约三十丈、宽不及一丈的石桥终于进入这群逃难者的视野里。一个年少男子抬手指着石桥,兴奋地对众人说:“过了那座通云桥,再往前面走不多远,就到龙鸣山山脚了。”

史祯言抬头望去,有上百个逃难者正快速地在狭窄的通云桥上向前行进,而过了通云桥约五十丈远的地方则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争先恐后地奔向龙鸣山山脚,少数人已跑上了龙鸣山。史祯言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魏媛锦和三个孩子说:“这下好了,过了桥,我们就可以上龙鸣山了。”

正当众人感到危险即将过去,想暂时歇歇脚、喘口气再走时,忽然,一个逃难者望着人群后面,惊慌地喊道:“看,后面,叛军!”

众人回头一看,前方约一百二十丈远的地方,一小股叛军骑兵正朝他们飞奔而来,挥刀舞枪,凶相毕露,喊杀阵阵。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跑啊!”

众人方才清醒过来,顾不上歇息,拔脚三步并作两步就向通云桥跑去。一个五十岁模样的男子嫌背在身上的包裹太重,边跑边取下后,看也未看,就随手扔了出去。旁边一个男子疑惑地问:“廖郎君,这是你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全部家产,怎么都不要了啊?”

男子头也不回地说:“叛军来了,逃命要紧!家产将来还可以再挣回来的,而命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跟着母亲向前奔跑,慌不择路,脚下出现一块大石头也来不及跳开,“扑”的一声,拌倒在地。男孩母亲忙停下来,弯腰抓住男孩的左手臂,拉起就想跑。男孩用右手摸着撞在地上的右边膝盖,痛得龇牙咧嘴,两脚一瘸一拐,根本无法快跑。男孩母亲急得一筹莫展,脸上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淌,嘴里不停地说:“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后面的人催道:“娘子,快跑啊,叛军杀过来了。”

眼看后面叛军骑兵越来越近,男孩母亲哭着说:“杰儿,老天爷不保佑,想要咱娘俩性命啊。”

心一横,干脆停下不走了,将杰儿抱在怀里,捂着他的眼睛,悲痛地说:“你三岁时没了父亲,你日日向我要父亲,我只能骗你说,你父亲出远门了,要很久才会回来。此刻,我们再等一会儿,就能见着你父亲了。”

轻轻地闭上眼睛,喃喃自语地说:“我们一家三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史祯言看见后,无奈地叹道:“唉,人间悲剧,不知何时能了。”

正当母子二人以为必死无疑时,意外发生了。叛军骑兵追至约三十丈远的地方,一个叛军骑兵从后面快马冲到最前方,大声地对为首之人说:“张都尉,鲁将军命你即刻率人返回城内,彻底剿灭残余唐军,不得有误!”

张都尉一拉缰绳,马前蹄一扬,停了下来,又侧过身,对传令骑兵点了点头,说:“好,你且去复命,我随后就到。”

传令骑兵调转马头离去。张都尉抬手朝那些骑兵一挥,说:“停!”

那些骑兵闻声而停,不再前追。张都尉望着前方如蚂蚁般仓惶逃难的人群,不禁仰天大笑;那些骑兵也得意地狂笑。张都尉说:“我们已追到如此近的距离,就这样空手返回城内,岂不便宜了他们。”

略停片刻,又大声喊道:“弓箭手准备!”

一排骑兵张弓搭箭,对准逃难人群。张都尉大喝一声:“放!”

数十枝离弦之箭齐齐地飞向刚刚跑到通云桥的逃难人群。准备和杰儿一起等死的杰儿母亲听见骑兵马蹄声停了下来,睁开眼睛,发现骑兵不再追来,正犹豫是向前走还是继续站,随后看见骑兵准备放箭,忙说:“不好!”

右脚用力一蹬,身体迅速向前一倾,将杰儿按倒在地,躲开了射来之箭。眨眼间,八人被飞箭射中身亡,数人受伤,惊叫声、哭喊声不绝于耳。逃难人群更加慌乱不已,拼命朝前冲去,你拥我挤,加上之前仍未完全走过的数十人,顿时将平时能并排四人行走的通云桥堵得水泄不通。背着母亲遗体的史祯言累得气喘吁吁,还未跑到桥上,跟在后面的三人已挡住了飞箭,倒地身亡。刚刚挤上桥的魏媛锦用双手分别拉着史之啸和史之承,史之娟走在前面;人群不停地向前拥挤,双手再也拉不住了,一下松开二人。史之娟被几个壮男挤到通云桥的护栏边,身体朝护栏外摇来摇去,几乎悬在半空,吓得“哇哇”大哭。史之啸和史之承则夹在人群中间,瘦小的身体寸步难移,越发感到呼吸困难。第一批弓箭手放完收弓,第二批弓箭手又张弓搭箭。随着又一声“放”,数十枝箭矢再次扑向逃难人群。桥上,有人喊了一句:“赶快趴下!”

犹如落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逃难人群顾不上斯文,慌忙就地趴下。有的人的脸贴在另一人的脚上,有的人的臀部撞在另一人的头上,狼狈不堪。史祯言本来身体因背着母亲遗体而有所前倾,此刻干脆迅速蹲下,将母亲遗体放于地上,自己也侧身倒地。魏媛锦用双手吃力地推着挤在四周的人群,向处境十分危险的史之娟移去,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一下急得满头大汗。此时,众人趴地躲箭,更将魏媛锦挤得差点喘不上气,无奈地也跟着趴在地上。突然,“啊、啊”两声凄凉惨叫传入耳朵,其中一声非常熟悉,魏媛锦心里一惊,忙抬起头,一枝箭矢从头顶“嗖”的飞过,正好射中刚弯下腰的一位老丈。老丈应声栽倒在地,再无反应。魏媛锦扭头朝护栏一看,大吃一惊,说:“呀,史之娟不见了!”

迅速站起身,不管周围人群如何喊“快趴下”,也不管身后叛军是否还会射箭,踩着趴在地上的人群身躯,冲到护栏边,朝下一看,见史之娟在河里绝望地挣扎着,两只小手无助地伸向空中;离史之娟三尺远的地方,也有一个年少男子正拼命用双手扑打河面,激起小浪花不停地跳跃。魏媛锦下意识地赶紧将右手伸向史之娟,并声嘶力竭地喊着:“娟儿!娟儿!”眼看史之娟身体渐渐往河里下沉,露出河面的两只小手也越来越短,魏媛锦心急火燎,准备不顾一切地跳下去营救,旁边趴在地下的人一把拉住她的双脚,说:“娘子别跳,水深,危险!”

魏媛锦急得大哭起来:“娟儿,我的娟儿!”

倒在地上的史祯言听见声音,也准备站起身,冲到护栏边,却又担心飞箭射来,便没有动弹,内心如刀绞般难受,痛苦地闭上眼睛,一下又想起什么,忙睁开眼睛,扫视趴在地上的人群,见不远处史之啸和史之承均乖乖地绻缩在地上,心里稍稍踏实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乱世武夫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父皇,请退位 超品姑爷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