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九十章:朱元璋究竟杀没杀朱文正?

第二百九十章:朱元璋究竟杀没杀朱文正?(1 / 1)

乾熙二年,正月二十一日。

  傍晚,孔雀半岛西海岸。

  大将军号宝船静静停泊在海岸附近,周边围着大大小小数百艘大明战船。

  在距离海边五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临时搭建的庞大军营。

  此时,中军大帐前厅之中,大明太上皇朱棣与大明美王朱瞻堂围着一尊暖炉,一边喝着热腾腾的桂林修仁茶,一边聊着天。

  “爷爷,孙儿有些糊涂,爹为何准许佐敬(靖江王朱佐敬)与大伯父(汉王朱高炽)私下签订售茶契约?”

  朱瞻堂先是看了一眼旁边案几上堆放整齐的茶块,接着抿了一口热茶,这才缓缓问道。

  朱佐敬是第三代靖江王,乃是二任靖江王朱赞仪之子,首任靖江王朱守谦之孙。

  靖江藩作为大明王朝最为特殊的一支宗室,他们并非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直系后代,而是朱元璋长兄朱兴隆一脉的后人。

  按辈分算,现任靖江王朱佐敬是朱高煦的侄孙,也就是朱瞻堂的侄子。

  正因如此,朱瞻堂才会直呼靖江王其名。

  朱棣不答反问道:“你可知佐敬的太爷爷是谁?”

  “孙儿知晓,佐敬的太爷爷是爷爷您的堂兄,名讳文正。”

  朱瞻堂并没有假装不知道,而是恭敬的作答道。

  自从出海之后,朱棣为了调教自家孙子,除非有特殊的事情处理,否则他每天傍晚都会抽出空来,给他的孙子们“补课”。

  考虑到这次随他出海的孙子共有八个,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提高给自家孙子答疑解惑的时效,每次他都是一对一的“补课”。

  因为今天轮到了朱瞻堂,所以才会出现爷孙俩共处一帐的情形。

  至于大明皇太后徐妙云,此时正戴着老花眼镜,坐在大帐幕后的床榻上绣着刺绣。

  “既然你知道佐敬太爷爷的名讳,那你可知佐敬太爷爷之父又是谁?”

  朱棣再次问道。

  朱瞻堂略做思考后,认真答道:“孙儿不知。”

  朱棣抚须道:“听仔细了,待会儿我要考你。”

  “嗯。”

朱瞻堂用力点头道。

  朱棣缓缓道:“佐敬太爷爷之父乃是南昌王,名讳兴隆。他是咱们大明仁祖皇帝长子、太祖皇帝的同胞长兄,也是你爷爷我的大伯父。”

  “当然,南昌王的名讳是太祖称帝之后取的。据说原先叫重四,也有说叫重五的,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至于佐敬的太爷爷(朱文正),乃是南昌王的二儿子、太祖皇帝的亲侄子,也是你爷爷我的堂兄。他是元末乱世中咱们老朱家除了太祖之外唯一活下来的男丁。”

  朱瞻堂接话道:“爷爷,这个孙儿晓得,爹曾与我说过大明建立之前的故事。”

  当年,朱元璋在红巾军中刚刚发迹之时,其寡嫂王氏便带着朱文正前去投靠。

  最初,朱元璋是真把这个侄子当成亲儿子来养的,不仅教其读书识字,还手把手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朱文正在其四叔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之下,很快成长起来,凭借着以劣势兵力硬生生扛住陈友谅数十万大军轮番进攻的“洪都保卫战”,从而一战成名天下知。

  不久后,朱元璋建立大都督府,更是委任朱文正担任大都督一职。

  “爷爷,孙儿听传闻说,当年是太祖皇帝处死了佐敬的太爷爷,不知这个传闻是真是假?”

  朱瞻堂压低声音问道。

  朱棣眉头微微一皱,颇为无奈的小声说道:“堂儿,爷爷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此传闻为假。而此传闻之所以会出现,主要还是跟我那堂兄的身份有关。”

  当年陈友谅被灭之后,张士诚的败亡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朱元璋下一步自然要开元建国,登基称帝。

  可是,这时候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朱文正的特殊身份。

  不等朱瞻堂发问,朱棣随即解释道:“刚才我与你说了,南昌王是我大明仁祖皇帝长子,而我那堂兄乃是南昌王仅存于世之嫡子。”

  “如此算起来,他便是我大明仁祖皇帝事实上的嫡长房嫡长孙,当年若论其宗法地位,远在太祖皇帝的嫡长子,也就是我的亲大哥之上。”

  即便大明仁祖皇帝是朱元璋后来追封的,可是从仁祖皇帝一系算下来,朱文正作为事实上嫡长房嫡长孙的身份,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朱棣望向朱瞻堂,接着道:“你想想看,那时候我那堂兄还担任着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之职,可谓是手握重兵,位高权重。若他将来萌生了野心,那就是天大的祸事。”

  朱瞻堂道:“爷爷,孙儿听您说到这里,想起了史书上石敬瑭、陈霸先去世后发生的大乱。”

  “没错,太祖皇帝当然得想办法避免祸起萧墙!”

  朱棣感慨道:“太祖考虑到我那堂兄的特殊地位,肯定不会再继续重用,况且其又在洪都立下了大功,直接拿下会让众将心寒。”

  “因此,太祖之后论功行赏却独独没有封赏我那堂兄。再往后,我那堂兄的所作所为,你应该听你爹说过了。”

  朱瞻堂认真的点了点头。

  当年,朱文正自持有功,却暂时未得到封赏,心中不满,遂失常度。

  他竟然私下跟张士诚勾搭,不过因走漏消息,被人检举到了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七窍生烟,质问朱文正意欲何为,甚至扬言要杀了这个不忠不孝的侄子。

  然而,朱元璋念在朱文正终归是他大哥一脉仅存的独苗,再加上马皇后的劝说:“此儿只是个性刚强,无其他。”

  最终,朱元璋免去了朱文正的官职,将其软禁于桐城。

  再后来,朱文正郁郁而终。

  “爷爷,孙儿明白了。”

  朱瞻堂面露恍然,小声道:“当年太祖皇帝若真的想杀掉佐敬的太爷爷,完全可以以其私通外敌的罪名而名正言顺的杀了他,但太祖皇帝并没有那么做,仅仅是将其软禁了起来。”

  朱棣颔首道:“事实也是如此,我那堂兄被软禁之后,就像一只被拔掉爪牙,关在笼子里的病虎,彼时太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再去杀他了。”

  当年,朱文正被软禁时,其子朱守谦(原名铁柱)已知事。

  史书记载,朱元璋担心会吓坏铁柱,于是抚其顶曰:“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

  吴元年,朱元璋为铁柱更名为炜,后又改名为守谦。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同时将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建藩于静江(洪武五年更名为桂林)。

  为了弥补对大哥朱兴隆和侄子朱文正的愧疚,朱元璋还特地下旨曰:“靖江藩以南昌王为始祖,文正为二世祖。”

  朱元璋此举,等于变相的给朱文正封了王。

  当然,真相究竟是什么,朱元璋有没有暗中指使人毒害朱文正,恐怕就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

  “堂儿,我刚才跟你说了这么多,现在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朱棣抚须道:“永乐年间,我奉太祖遗命,改封诸王于中国之外建国,却偏偏没有把靖江王与吴王(朱允熞)也改封到海外去,你可知这是为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超品姑爷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父皇,请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