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七十五章 闵一得:学综三教 治身医世3

第七十五章 闵一得:学综三教 治身医世3(1 / 1)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冬天,闵一得收到了老家的来信,说父亲病故了,便请假回家服孝,术语叫丁忧。按旧制,丁忧要在家里老实宅三年,不能泡吧,不能约饭,更不能结婚、上班,总之就一句话,只能在家守孝。对于闵一得来说,这次丁忧是个好借口,正好可以辞职不干了,因为他这样一个从小就志在修道的人,完全是尽孝才听老爹的话去当官的。三年期满以后,嘉庆元年(1796年),闵一得回到了金盖山,正式接手金盖山的各项事务。首先重修了纯阳宫,修道是件苦差事,有能力当然要改善一下嘛,先从改善住房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闵一得内省外摩,研究丹法,三教同修,著书传道,抽空便开坛讲道,广传龙门法脉,求学者纷至沓来,好一派道门大兴的气象,转眼就是四十年。据说闵一得七十多岁的时候,依旧身强体壮,大冬天连棉衣都不用穿,显然内丹功夫已经达到了某个境界的样子。在修炼的同时,闵一得动笔写了两本书,《金盖心灯》和《古书隐楼藏书》。《金盖心灯》的书名听起来很佛教,大家也都认为他是取自佛教的传灯的意思,前后花了闵一得十多年的时间才写完。这部书是纪传体,开头就上了一张《道谱源流图》,没有什么意外地老子被放在了第一序列,尊为道祖。为了彰显全真教的地位,吕洞宾被尊为道宗。在吕洞宾之下,分列了刘海蟾、张伯端至白玉蟾等南五祖,王重阳至北七真。《金盖心灯》共八卷,卷一至卷五记录的是龙门正宗,卷六上是龙门心宗,卷六下是女贞,共收录了九十九位道士,加上女冠,共计一百零六人,重点自然是龙门派的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传人的辉煌事迹。卷七主要记录一些名贤、高人、善士、节妇和善女,卷八上则是高僧,卷八下是神仙传记,后两卷共收录了六十四人,总体看,这部书的成就堪比王常月的《钵鉴》。这部书在道光辛巳年(1821年)第一次刻印,当时闵一得还在世。他羽化后的同治癸酉(1873年)又被重刻过一次,为什么要重刻呢?据翰林院编修沈秉成在《重刊金盖心灯序》中说:“是书刻于道光辛巳(1821),乱后版毁,爰重刻之”。他所说的“乱”就是太平天国起义,纯阳宫里面值钱的东西被劫掠一空,那些看似无用的经书自然就成了纯阳宫的陪葬品被付之一炬了,所以,1821年版的《金盖心灯》早已不存世了,现在看到的是1873年版。在闵一得羽化前一年(1835年),大约是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有一天他对弟子们说:“我宗功法,一准天元,中间杂有作用者,盖以学人向自世尚入手,不得不假有作以致中庸耳”,接着开始整理汇总自己的著述、注疏及收集的一些珍贵典籍,统一汇编、修订、注释后辑成一部《古书隐楼藏书》。古书隐楼的名字也有来历,详细就不讲了,有兴趣的道友可以自己查一查。最初这部书中只收录了二十多种经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最终达到三十多种。从内容上看,《古书隐楼藏书》很杂,有道教方面的内丹理论、功法、注释,有全真的经书,如《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泄天机》等,还有大量的佛教的经注,如《如是我闻》,另外也包括一些儒学东西。这部藏书可能也毁于战乱了,所以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和民国五年(1916年)曾经两次刻版再印。由于这两部著作的原版都没有了,现在看到的都是经过后人重修后的版本,这就导致了一些文献的永久性的亡佚,同时也有大量的错漏之处,比如前面说到的关闵一得的一些基本信息的不准确,他的生年、皈依时间都需要继续考证。总之,由于原版被毁,导致很多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另外,据说闵一得还编纂过《道藏续编》,不过学术界对此多有疑问,大多认为是后人托他的名所为,这里不再多说。等到身后事全都处理完了,感觉没有什么未了之事了,这天晚上,闵一得写了一副对联:修道只为求己志著书未尽度人心第二天,弟子们发现师傅已经羽化,驻世87年或77年。闵一得这一脉,有人称金盖山云巢支派,也有人称金盖山支派,实际上研究传承法脉的话就会发现,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儿。当然研究整个龙门派的传承体系比较庞大,这方面有学者出过专著,这里简单提几句。王常月当年南下传戒,为龙门派在南京、苏杭、湖州一带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后,经过弟子们的苦心经营,逐渐衍生出了许多龙门的支派,主要有:金盖山云巢支派:开创者是王常月的弟子陶守贞,主要是以金盖山为中心。天柱观支派:开创者是王常月的弟子金筑老人,地盘是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金鼓洞支派:开创者是龙门派九代弟子周太朗(周明阳),地盘在杭州金鼓洞鹤村道院。桐柏宫支派:开创者是周太朗的弟子高清昱(高东篱),自然就是以桐柏宫为根据地了。高东篱是周明阳的弟子,那么周明阳是不是金盖山云巢支派创始人陶守贞的弟子呢?如果是,那么金鼓洞支派、桐柏宫支派就是陶守贞一脉传下来的。答案是否定的,周明阳有过两位师傅,孙玉阳和黄赤阳,这二位是七代弟子沈常敬的门下,不过,他曾经跟随王常月在北京传戒两年,期间受到很多的指点,虽然差了一辈,也算有师徒之实。所以说,闵一得开创的支派和陶守贞的并不相同。相比刘一明来说,闵一得的龙门派弟子的身份是有清晰的传承法脉的,从龙门派七代弟子沈常敬向下,依次是八代弟子黄赤阳、九代弟子周太朗、十代弟子高东篱到他。沈一炳和黄守中同样有传承可查,所以说闵一得的金盖山一脉和金盖山去巢支派并不是一回事。当然了,也有学者说二者都是龙门一派传承下来的,中间应该没有太大的壁垒,更多的也许就是地理上的一些区别,也有道理,不过既然大家都是支派了,显然在龙门派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有了各自的特色,还是有所不同的。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这两个分支,说金盖山云巢支派其实是向着正一法脉方向发展了,因为闵一得似乎也表示过,这个支派从陶守贞开始就不再是龙门弟子了。不过要想把这二者讲明白,关键并不是法脉传承,得从各自的道法、功法等各方面详细对比研究才可以。无论云巢支派发展方向是不是正一道,可以确定的是闵一得继续走龙门派的道路没有变化,当然因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后人才称他开创了龙门方便法门,确定它是金盖山古梅花观嗣龙门正宗法门。金盖山一脉发展得应该是最好的,不但有闵一得开创支派,师兄沈一炳门有三大弟子:陈阳复(云樵)、周阳本(梯霞)、费阳得(丹心),都是龙门派第十二代阳字辈的传人,分别发展本门功法后开了更小的支派。陈阳复开启的是余杭南湖三元宫支派,门下有阮来宗、杨来逸、钱来玉、鲍来金等弟子。周阳本开启的是余杭铜山半持庵支派。费阳得开启的归安射村开化院支派。闵一得的弟子虽然很多,但是佼佼者就没有了,所以没能和师兄一样弟子们开创不少支派,不过他有个再传弟子叫王来因,开创了觉云支派,算是给师祖赚回来一点面子。龙门派的其他支派有什么特色不能一一讲了,这里把闵一得开创的方便法门简单讲一讲。闵一得常说:“居家在庙皆修道,忠孝节悌尽神仙”,一句话实际上道出了方便法门的核心思想,而这一思想的梳理和总结,首先是研究沈一炳,其实是从《古书隐楼藏书》入手的。沈一炳是极重道德涵养心性的修炼,在他看来,比如他曾经说过十义:“曰忍辱,曰仁柔,曰止敬,曰高明,曰退让,曰刚中,曰慧辩,曰勤,曰信,曰廉”,这一思想对闵一得有着很深地影响。晚年,闵一得把沈一炳口授传给他的仙法整理了出来,命名为《天仙心传》。按道理说这是不符合秘法传承规矩的,不过闵一得认为,要想让门派能够发展壮大,一直延续下去,那么必须要与时俱进,恰好《天仙心传》的核心思想“虚寂恒诚”,和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以及“十义”是一致的,那么让它广泛流传开来,内诚心地,外度群生,更利于龙门方便法门的推广。闵一得认为仙也好,佛也罢,都是从五伦、八箴入手去证果位的,三教同修,“以儒释之精华,阐道家之元妙”,无非就是以五伦、八箴为体用的,这就是建立在三教合一基础上的龙门方便法门。具体来说,龙门方便法门有三大核心思想:1、修行面前人人平等,谁都可以修仙。三教一致,所以人人可以成仙、成佛、成圣。按理说龙门派戒律是极为严格的,出家在观里修炼这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不过为了事业的发展,必须得适当地放宽一些要求,要和那些有权有钱的“名公卿相”,那些“胥吏仆舆”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最后把他们拉进队伍中来,必须得做出适当的让步。让他们抛弃高官厚禄、娇妻美妾、豪车豪宅,这难度得多高啊?所以,咱们可以大开方便之门,收一些俗家弟子,这样不但门派规模大了,“半多俗居弟子”带来的好处也多多了,何乐而不为呢。2、以身医世是修真证果的关键,是和儒家的修齐治平,佛家的持世一致的,这方面的内容在他的《医世玄科仪则》里面讲得非常具体。据说,众多慕名而来的俗家弟子中,最多的大概就是想和闵一得拉上点关系,自己或亲戚朋友有个三灾五难的时候就有门路求山上的道长出手了。另外有些人可能也想学点医术,是不是为了将来悬壶济世不好说,总之对自己家人健康来说是件好事。3、修道的人一定要分辨哪些丹经是正派,是真经,不要被一些邪书所迷,远离中正大道,甚至害了自己的性命。这个问题在金盖山是不存在的,这里连真正的仙法都印成书了,又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导你修仙,希望有志修仙的人都能享受到这种福利,也有引领天下道门风向的意图吧,毕竟一人力薄,众人拾柴火焰高,道门衰落的势头需要大家一起改变才可以。详细地就不再展开讲了。实际上闵一得在世的时候,龙门方便法门的江湖名气还不算是最高,等到弟子费阳熙接任纯阳宫主持以后,才真正把龙门方便法门发扬光大,法脉一直传承到民国时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 父皇,请退位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