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川是先帝时期的状元。那时候无论是如今的皇帝,后面的镇国公,还是被他举发的随伯英,都还是小孩子。
“我比他们大了快十几二十岁。”他轻声道:“算起来,我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有雄图大志,镇国公和随伯英又一文一武忠心耿耿追随他,我看在眼里,欢喜在心里,我知道,大越未来有了贤明的君主,有了贤能的臣子。”
“后来,陛下南征百战,在战乱里面遇见了一个小姑娘。”
“她就是棠溪柳。”
宁朔的手慢慢攥紧,“是陛下带回来的?”
不雨川点头,“是,陛下说,她是个医女,医术很好,在军中救治了很多人,这次随他回来,是为了看看京都的大夫有什么本事。”
“陛下把她送到了我的家里,请我收留她。”
陛下所求,他当然是同意了。彼时,棠溪柳用的化名,叫做柳棠。 “当时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虽然没有娶妻,但是对男女之事,也是知晓的。我看得出陛下对她的爱慕,但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不敢说。”
“棠溪是不知道陛下这份情的。她是个真正喜欢医书的人,每天都在忙着研究医术,根本无心情爱。后来,她在京中看见了一位大夫用刀切肉,用针缝皮的大夫,便动了要学的念头,开始想要弄些尸体。”
她跑去乱葬岗偷尸体剖被发现了,他作为她的“家里人”被叫过去领人。 不雨川说到这里突然笑起来,“我把她带回家之后,她也不慌,只求我为她弄些尸体来。”
他没从见过那么大胆的小姑娘。 他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认认真真生活,做事,骨子里面一根竹筒,直得不能再直了,但当她打着商量跟他说要些穷凶极恶的死囚犯尸体时,他一点也没有犹豫,答应了。 “我就去帮着她要尸体,她每天拿着刀和剪刀在尸体里面割啊剪啊,说是要研究清楚了人体,以后好研制新药出来。”
“当年先帝还没有去世,陛下还是太子,他是有太子妃的,他回去的时候,太子妃正好在生子,他走不开,一直没过来,等太子妃终于生下了儿子,却又病弱去世,陛下便一直没能来见棠溪。”
“最开始,我以为棠溪至少对陛下也有一点欢喜,但后来我很确定她没有。她真的只是因为救人去了战乱之地,真的是因为医术来了京都。她甚至都没有问过陛下。”
“但陛下却还是派了人来看望她,那个人就是镇国公和随伯英。”
“当年两人还年少,一个刚入朝为官,一个还没有做镇国公,只是世子,见到棠溪的时候,便青涩得扭开了脸。”
“他们两个会喜欢上棠溪,我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我这种人,也不可控的对她产生了男女之情。”
宁朔低下头,“所有人都喜欢她——然后呢?”
之后的事情,其实也简单。 “棠溪从不在一处地方多待,大概过了半年,她说自己要走了,可是陛下哪里舍得,为了留住她,他找来了很多医书,还想让她进宫做女官。棠溪不愿意,她说她更喜欢走在山川河流之上,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庄,然后为他们看病。”
“她不求名,不求财,只求自己能多研制出几味新药,看见几种新病就行了。”
“我很佩服她。”
“但彼时陛下拿出来的医书和找来的病人又着实让她着迷,便又留一年。这一年里,陛下屡屡找她诉说爱意,都被她言辞拒绝了。她甚至有些瞧不起他——她说,你的妻子刚刚为你生下儿子去世,你竟然不伤心,竟然一味的要与我谈情说爱,你就不怕将来遭天谴吗?”
不雨川哈了一声,“当时我在门外守着,听见这话之后就笑了。”
宁朔:“是一个性子烈的人。”
不雨川:“而且,陛下要她做的妾室,她便拿着刀砍了陛下一路,说她是天老爷派下来拯救苍生之病的,陛下是有多大的脸才能让她做妾。”
宁朔便能想象出这位棠溪夫人的风姿了。 而后又想到了昭昭,她现在就成了太子的妾室。 他深吸一口气,“先生请继续说吧。”
不雨川:“我越发喜爱她的性子,陛下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她离开,还派了随伯英来劝她。结果劝着劝着,两人就好上了。”
宁朔闭上了眼睛,“那陛下怎么做的?”
不雨川:“这就是陛下的英明之处了。在得知不仅是随伯英,还有镇国公也欢喜上棠溪之后,他就决定要放弃棠溪。但他放弃,他们一个也不能要。”
“他找到棠溪和随伯英,让两人做个选择。”
宁朔心越来越紧,“什么选择?”
不雨川叹息,“陛下说,随伯英和棠溪若是想在一起,其实也很简单。棠溪出身不好,做不了他的太子妃,也做不了随伯英的正室。因为朝堂之局,他是一定要给随伯英选一个有力的妻族,这般才能巩固他的东宫之位。”
“那这般一来,棠溪也只好做妾了。”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他就算是答应随伯英,让他娶棠溪为妻子,难道以后夫妻两人就要两地分开吗?随伯英读书十几载,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不是为了跟着棠溪去跑山川河流的。”
“相应的,棠溪难道会愿意留在京都里,为了随伯英成为一个大家夫人吗?她难道要每天算算账,这里吃一次宴席,那里逛一天赏花宴吗?”
都不是的。 他们两个人虽然相爱,但都有各自的人生要完成,于是棠溪毫不犹豫决定离开。 她说:“你们谁也不能阻止我离开的脚步,我是要一辈子立志探究医术的,你们有你们的道,我也有我的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别过。 不雨川感喟,“她走的那一天,我不敢去送,只有随伯英去了。”
“他送了很远很远,大概半个月后才回来。”
“一年之后,他听随陛下的意思,娶了吴家女,又一年之后,生下了兰时。”
“但吴家女去世了,此后,随伯英未曾再娶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