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朱由检身穿一身锦衣华服缓缓走在宝岛繁华的街道上。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宝岛有太多值得他满意的地方了。 其中就包括了现在的宝岛,已经不在局限于以往的坊市交易。 而是各种交易在城中都随处可见。 首先就是以前的宝岛上面并没有城池,只有红毛鬼子在这里建造的两座要塞。 但随着朱由检下旨,让郑氏兄弟收复宝岛以后。 朝廷就先后在两座要塞的原有基础上,又扩建了两座城池。 两座城池,一座用于坊市市长,也是整个宝岛政务衙门。 一座则是用于宝岛总督,也就是郑芝龙所在的总督衙门。 而当时除了两座城池各自建了几座坊市外,实际上宝岛唯一能拿的出手,也只有一座还算不错的港口了。 也就是在这两座城池,一座港口的辅助下,宝岛才得以快速发展。 历时数年的时间,如今的宝岛已经有城池六座,占地纵深两百多公里,更是有港口三座,用于海上交通,商船往来。 当然,整个宝岛上除了这三座港口以外。实际上还有两座港口。 不过这两座则是军事港口,一切都用于大明朝的海军驻扎,以及平常训教所用。 不,应该说还有一点尤为值得一提,那就此时的宝岛不仅民生发展了上去。 也因为经济的发达,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大量商贸往来,以至于也有更多的流民,和百姓前来安居。 所以整个宝岛,也从最初只有三五万人,变成了如今的百万多人。 仅宝岛一地的人口,就堪比大明朝内地几乎七分之一人口数量。 由此可见,此时的宝岛,也确实进入了非常繁华的时代。 而这些,自然是离不开庞大的商业发展,以及宝岛这个优异的地理位置。 可以说,此时的宝岛几乎汇聚了整个亚洲,及欧洲等国的所有商业往来。 及时最近两年,福建和胶州以及辽东等地,也先后开设了坊市。 但毕竟时间尚短,无法与宝岛相提并论。 所以当朱由检几年后,再次走在宝岛的街道上,才会发现其中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就好比是以前的生意往来,只有在坊市才行,然而现在放眼看去,几乎满大街都是生意来往的商人。 也就是说,宝岛正在逐渐的放开商业晋制,并不要求只有坊市才行。 当然,为了保证税收,偏大一些的交易还是不允许的。 而且所有入港的货物,都需要提前报备在关税衙门,最终再按照流水账和进港时的货物,等诸多因素缴纳税收。 也正是有这良好的商业氛围,所以近年来的宝岛税收不仅没有因为胶州和辽东坊市的增设减少。 反而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的速度上浮着。 由此可见,一个繁华的宝岛就为大明朝的发展,带来了多么大的贡献。 不过对此朱由检也没有感觉到诧异。 实话实说,目前别说是亚洲,就算是整个世界,宝岛商业的环境都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 至于原因就有很多了! 而这些也正是其他国家,哪怕是西方诸国都不曾具备的优势。 首先就是领土面积,也正是因为领土面积大,所以才会地大物博。 这才导致欧洲,亚洲等等诸多的国家,在面对大明朝这样庞大又物产丰富的国家时,都有很大的商业需求。 其次就是大明朝的人文和文明,好比是记忆这块,就让所有和大明朝做生意的商人,都有一种亲切感以及信任感。 还有比如茶叶,瓷器这些,又一直饱受欧洲那些贵族的喜爱等等,而这些又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商品。 再有就是人口基数大等等。 简单来说,和一个大明朝做生意,就堪比和一个洲做生意,试问这样的诱惑谁能抵抗? 说一句题外话,也正是因为华夏大地有太多的价值所在,所以才会在未来几百年后,随着西方的强大,从而或是威逼或是利诱的一直想要打开满清的大门。 当然,虽说这些都是题外话,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大明朝借助商业的发展,已经颇有一种八方来朝的感觉。 “咦,前面是怎么回事,为何围了那么多人?”
心中思索的朱由检,带着儿女走在街上,突然就看到前方的不远处,不知为何居然围了不少人。 眼见这一幕,朱由检不由得眉头一皱,心中有些不悦的问了一句。 之所以不悦,却是因为他隐隐间能从前方围堵的人群中,听到一些争执。 此时的宝岛,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都有不少国家的商人来此做生意。 这般争执,让朱由检感觉多少有些丢了大明朝的礼仪。 这是什么感觉呢? 就好比是自己家里吵架,让外人看了热闹一样。 听到陛下询问,一直跟随在侧的李健,也立刻懂事的向前方招招手。 很快一名隐藏在人群中的亲兵,就从前方快步走了回来,在李健的询问下,将前方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陛下是两家酒楼发生了争执!”
“据说是左面那家望海楼的厨子,前不久新研究出了一道菜,也未必给望海楼带来了很大的客源。”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几天前却被他们隔壁的海望楼的厨子学了去,现在也推出了这道菜。”
“结果吸引了不少本属于望海楼的客源,这就有了他们争执的情况发生。”
随着李健浅显易懂的述说,朱由检也不由得恍然大悟。 弄半天这就是后世经常发生的剽窃行为啊。 突然发生的这件事,让朱由检在恍然大悟之余,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后世所谓的专利! 按理说专利这种事,不仅在后世很重要,在这个时代也很重要。 而朱由检也早就有过设置专利的想法。 奈何……在这信息落后的时代,专利的问题并不好解决。 这就好比是大明朝的北方出了一个专利,结果几年之后才发现南方有人在用。 话说,信息落后真的很难发现。 要是南方用专利的人,没有报衙门还好。 加速人家利用消息闭塞,传递不便的机会,也在南方报了同样的专利呢? 摇了摇头,其中涉及的问题太多,就算是朱由检一时间也难以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当然,一两个专利还好说,如果报的上百,上千件专利,那查询专利都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也正是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又让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