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逍遥小王爷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翁老师开课啦

第一百三十二章 翁老师开课啦(1 / 1)

第二层意思,也是为了江浙两地的百姓着想。如今国库空虚,地方也无余银可支撑赈灾所耗,当下,有经济实力,解决此次灾情的,也唯有商办衙门了。何况,贝勒此人,虽有诸多为人诟病之处,但是善于谄媚迎上,钳制权臣。江淮之地,既是富庶之地,也是贪官污吏横行之地。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皇太后那边的人,若是让其他人前去,则会瞻前顾后,胆小怕事,不敢得罪权贵,无法施展手脚,导致赈灾延误,灾情恶化。因此,此次负责江淮赈灾的事宜,贝勒是不二的人选。”

光绪甩甩脸,鼻孔喘着粗气说:“难道——没有他载洸,朕这天下就要乱了吗!长江淮河自古就是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又不是到了本朝才大雨的!为什么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偏偏到了朕坐上皇位的时候,就要天下大乱了呢!难不成,这也要怪朕?”

翁同龢内心也是直叹气,没想到光绪都坐了那么久皇帝了,还是长不大。喜怒无常也就算了,有时候倔起来,就很孩子气,你既得想办法哄她、劝勉他,还不能惹他生气。真是既当爹又当妈的,还得把他当祖宗来供养着。操着爹妈的心,说着孙子的话。当皇帝面前的宠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皇上,长江淮河,历来都是洪涝重灾区,今日江浙两省突逢大灾,此乃天数,非皇上之过也。但是,若是对灾情视若无睹,赈灾不及时,滋生民变的话,那便是皇上之失了。大清立国以来,每每突遇天灾,却又无力赈济时,朝廷便卖官鬻爵,以筹集钱粮,拯救黎民。可皇上志在清明之治,乃雄才伟略、爱民如子之主,岂可再如法炮制,让此等积非成是之举在本朝故技重施。皇上,为今之计,应该上下一心,将赈灾事宜安排妥当,此乃民生大计,关系到皇上的千秋帝业,皇上仁爱之心,功德无量,后世定当传颂。”

光绪虽然心情不爽的时候,会耍耍嘴皮子,但是大方向还是拿捏得准的,这时候他需要清流的支持,而且,自个的政治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于是他放下姿态来,毕恭毕敬地朝翁同龢作了个作揖。“翁师傅训导得是,朕刚才确实有些急功近利了,一时失了心智,翁师傅不要往心里去。”

“皇上能有如此谦善之心,老臣心甚慰。”

“那依你看,赈灾之事,应当如何安排才好?”

翁同龢思索了一会儿说:“皇上既已有旨意,让贝勒全权操办江浙两省赈灾事宜,皇上可问问他的意见,看他作何表态。”

光绪点点头说:“有理……”正说着,御前太监德公公过来禀报说:“皇上,贝勒爷身体抱恙,无法进宫面圣,遣人代呈奏折上来,奴才料想,必是重要之事,便提早来跟您禀报,皇上是否御览?”

光绪挥挥手说:“快!命人呈上来!”

光绪拿到奏折,快速地浏览一遍后,整个人都震惊了,他慢慢地将奏折合上去,睁大了眼睛,露出了诧异万分的表情,许久都说不出话来。一旁的翁同龢见状,好奇地问:“皇上,这奏折里面究竟写了什么?”

光绪皇帝若有所思地说道:“载洸在奏折里说,他如今卧床不起,一时间无法远行。他提议,江淮赈灾一事,让商办衙门来承办,所需钱粮物资,也系数由商办衙门调拨。但是,他自己不能去江浙,所以需要另择贤能。”

翁同龢听完,自信满满地说:“老臣料想,此人定是他的心腹下属盛万颐。”

光绪摇了摇头说:“翁师傅猜错了,他所举荐的人,是咱们这边的人,还是翁师傅的得意门生。”

“不知皇上指的是?”

“张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超品姑爷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父皇,请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