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逍遥小王爷 > 第五百零一章 求生之道

第五百零一章 求生之道(1 / 1)

张謇:“张某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想着为国家办点实事,您就算是让我从一个小工厂的厂长做起都行,还望王爷成全。”

载洸犹豫了一会儿说:“可是……你毕竟是翰林院的人,还是状元,声名远播。要是我把你下放到工厂里面,就怕一众清流士子不答应啊,到时候不仅要抨击你,还要弹劾商办衙门。说什么江河日下,道德败坏,风气萎靡,荼毒士儒话,全都往商办衙门头上扣了,那些御史天天拿着放大镜看我们,那架势,就像要从饭菜里挑出一个头发丝来,防不胜防啊。商办衙门的那些商官,都是取自民间或者留洋归来的人才,尽量不要跟朝中的官员搭上关系的,这一点,您要体谅。”

张謇:“我也可以自个辞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职。”

载洸:“别别别,您要是真这么做了,我再把你安排进商办衙门办职,到时候,翁中堂就该来找我兴师问罪,说我挖走了他的得意弟子。商办衙门本身就困难重重了,我现在就想远离这些是是非非,你的事情,我爱莫能助啊。”

张謇听完,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即脸上又漫上些许失落,苦笑了一声说:“卑职原本以为,这样的态度,这样的理想,会得到您的赏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曾经,我也一度以为,王爷就是卑职的那个知己,现在看来,还是卑职高攀了,卑职告退……”“季直。”

正当张謇要走的时候,载洸叫住了他,语重心长地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这些话,你是懂的。你现在在朝中的清流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很多读书人都以你为楷模,要是你这时候特立独行,放着翰林院学士的官职不做,去干那些读书人嗤之以鼻的事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人当中出了异类,败坏了清流的名声,他们岂能容你?到时候,所有人的笔尖都指向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他们对你群起而攻之,就连我也未必能保得了你。”

张謇缓缓地转过身来,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是卑职唐突了……谢王爷指点迷津。”

“我懂你,你我都一样,心中虽有理想,但是却还是被现实捆住了手脚……”载洸又及时地收住了这个话题,笑笑说:“你知道,为什么水太清的地方,往往看不到鱼吗?”

张謇思考了一会儿说:“水清无大鱼,王爷是想让卑职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才能在清流中不至于被孤立,是这意思吗?”

载洸笑了下说:“也没有这么大的道理,就是……水太清了,鱼儿清晰可见,还没等他长大的时候,就被人捉到餐桌上去了,所以……稍微混一点也无妨,才能长大嘛,先活下来,日后才能办大事。”

张謇似懂非懂地听着。“谨遵王爷教诲。”

载洸看着他那一脸茫然的样子,又笑了一下,“唉,你是个高雅之士,太土的话有时候反而听不明白。那我就跟你说点文绉绉的话吧。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这是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中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眼睛明亮还有看不见的东西,耳朵聪灵也有听不到的声响。如果是弯曲的,应当想办法使他通直,且让他自己真正得到它;使他宽舒,更应该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但应该自己去探索。如果通过自己自己探求而得到它,心灵就会变得聪敏而且宏大。)载洸长舒了一口气后说:“实业兴国之路,也不一定要在工厂里面嘛,如果有朝一日,给你这个机会了施展拳脚了,你能想办法说服那些清流接受你的理想主张,改变更多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即便是做不到……那就先在那个位置好好活着吧,等我们手脚上的束缚松开了再说,如果真的有那一日,不用你来找我,我自然会去找你的。”

张謇沉思了片刻后,又感慨万千地朝载洸鞠了个躬,“卑职一定等着王爷!”

(养心殿里)早朝的时候,翁同龢开始奏报:“五十七名翰林跟御史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李鸿章,以平民愤;十八省,一千三百名举子,到都察院请愿,请拒和议,并严惩卖国贼李鸿章;多省督抚上书,请杀李鸿章……”光绪捂着脑袋说:“够了,不要再说了!战败之事,也不能全归结到李鸿章一人的头上,他顶多算是失职,朕已经撤销他直隶总督跟北洋大臣的职位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吧。”

翁同龢:“皇上,就算是李鸿章罪不至死,但是眼下怨声四起,要是还留着李鸿章,就怕激起变乱呐。”

光绪:“昨天,朕到颐和园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她老人家嘱咐过朕了,李鸿章是皇太后器重的人……这事,就翻篇了吧。”

翁同龢一听,也只能作罢。光绪:“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如何偿还赔款的事吧,两万万两白银,要分三年还清,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翁师傅,之前让你跟户部堂官一起商量出个对策来,你们有想法了没有?”

翁同龢:“依老臣看,要攒够这笔银子,最首要的,当然是节流,还得取自民间,只能想办法增加各地的田赋,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厘金统税等税源的收入。”

光绪皇帝皱了皱眉,一脸愁苦地说:“这可不行,要是贸然加重百姓的负担,激起民变怎么办?除了加厘加租,再想个法子吧……提升一下海关关税筹款怎么样?”

翁同龢:“臣等同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商议过了,他并不赞同这样做,要是此时提了关税,英法等国也未必同意……”光绪拍案而起,“我们大清国提高我们自己国家地关税,关他们洋人什么事情!这些年来,进口的洋货赚了我们多少钱,导致我们的土产品卖不出去,我看也应该跟洋人多收点钱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救了孔明 亮剑,双穿带来现代资讯 战国之我为魏昭王 明末:草根皇帝tx程志 我的帝国弗利兰 我混在城里那些年 南巴部落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抗日之铁血山河 我真没想统一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