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凌霄启天 > 第二章 读书

第二章 读书(1 / 1)

“唉,对,往肋下招呼就对了,看着没事,疼是真疼。哎呦,没看出来啊,这招颇有‘黑虎掏心’之精要……”孟恓看热闹不嫌事大,蹲在打架的两个小娃旁边,一边看热闹一边点评,看到老穆过来,起身赞叹道:“都是高手啊!”

穆鸿风踢他一脚,笑骂道:“为老不尊。”

将打得难解难分的两个小娃分开,安抚好一阵子才消停下来。“等过几天伤好了,你俩就去东南边草庐念书识字,师父已经和那位先生打过招呼了。”

“要读很多书吗?”

陈景捂着手,拿眼瞥一眼那个小疯子,他是真的有点儿怕,他虽然也打过几次架,但这家伙打架路数实在是太野,是被狗咬过吗?难不成师父把她领回来不是收徒,是给她治病吗?怕炸毛刺激到她才骗说收徒?“读书有啥好的?”

崔英斜塌的肩膀,不以为意,这次比武让自己受挫很是不爽,不过回想一下,那家伙“偷师”自己学来的招式,就这才战平,就算他险胜,那也是“胜之不武”。这个词可是听路过村里卖艺说书人听来的,想到这里,还嘿嘿笑出了声,自己真是文武双全啊。穆鸿风轻按女孩脑壳,让其扬起看向自己,问道:“武林秘籍想不想要?”

“想!”

崔英脱口而出。“想屁吃!”

穆鸿风一点儿也不客气。“我现在给你一本武林秘籍,你大字不识一个,学得会吗?不是想屁吃是什么。”

崔英呆愣在那里,真被问住了,急得黑黑的脸蛋冒出一层细汗,赶急想出一个对策。把师父喷到脸上的口水胡乱抹两把,“我可以慢慢来啊,边认字边习武,等我读完书认完字了,也就把武林秘籍修炼完了,那时候我就是武林高手,到时候可不就谁都孝敬我老多钱了,每顿饭都有汤,都有肉……”崔英越说越兴奋,挣脱掉了头顶上师父的手掌,两个小拳头乱舞,陷入幻想中。陈景嘴角有些抽抽。“我刚才说啥?”

穆鸿风打断她的幻想。“给我一本武林秘籍!”

崔英高兴的应道。“前边儿那句。”

“想屁吃。”

崔英立马塌下脸来,撅着嘴小声嘀咕。看着变蔫的崔英,陈景就开口了,“师父,我是愿意读书的。”

瞅瞅师父脸色,继续道:“师父你不知道,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没那个条件,现在被师父带出来也算安定了,就想读书识字了,我就想以后……”看了看旁边崔英,就决定不再继续说下去了。穆鸿风看着自己这个深沉内敛的弟子,想着他的遭遇,暗叹一声,“师父知道你想说什么,读书,多读书从来都没错,以后我去兆安城给你买些圣贤书,江湖演义小说也买几本,只要不耽误私塾先生留下的功课,书你随便看。你要是读书种子,以后考上个状元就更好。行了,就这些,等会儿就吃饭了,不多叨叨了。”

说完自顾自离开了。等师父离开后,崔英脑袋迷糊的问男孩,“状元是啥?”

“吃的,可好吃了。”

陈景没好气回道:“得烤着吃,一般人掌握不了火候,至少得学个十多年才行,不开窍没脑子的,这辈子都学不会。”

崔英恍然大悟,”这也忒麻烦了,不就是吃饭嘛,填饱肚子不就得了,净整一些幺蛾子。”

陈景愕然。院子所处村落在那座坐北朝南兆安城东边,就取了个这么直白易懂的名字,城东村。在城南、城西都有小部分人家,零零散散的驻扎在这片土地上,也都是类似的取名方式。本地土著都是自己开垦田地,没有乡绅地主,有多少力气吃多少饭,只要注意开垦田地时别引起山林火灾就是了,完成之后在地头埋入一截石碑标记,这里没有官府衙门记录作保,全是乡民自发维护,算是为数不多乡俗民规。师父住的小院原本不算小,只是因为院子里长着一株两人才能抱拢的桂树,硬生生把大院挤成小院。虽说小院地理上属于城东村,倒是听董爷爷说起过,这块地皮原本是属于他的,师父是后来硬生生抢了他的地皮,盖起了几间茅屋。陈景这几个月无聊瞎晃荡,逛遍了三个村子,大概也就不到千户人家,比不得自己老家人口填实,村子里的青壮年乃至半大小子大闺女,都去了城里找了份活计,村子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小孩儿妇孺,显得没“人气儿”。大概七八年前吧,三个村子里几个靠着年纪硬熬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商量着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已经没什么人气儿了,不能养孩子和养鸭子养牛羊一样,白天赶出去撒欢儿,天黑前赶回自个儿家圈窝里来,思前想后拍脑袋就决定一个教书先生来。至于城里面那些自视甚高的夫子先生,就别想了,凑起来的钱,铁定是不能让他们赏脸挪步的,这些钱是那些想让自家孩子读书“尝鲜”村民自愿募集的,有些家里属实捉襟见肘,为了孩子确实也算是豁出去了。这么点儿钱请人请不起,托关系就更别指望了,只能用靠笨办法,万一碰到个尊崇“有教无类”的教书匠,就撞大运了。嘱咐城里的儿孙,时刻盯着点儿,看看能不能“捡漏”,捡一个便宜的教书匠。等了将近两年,才捡着这么个宝贝。张先生,年过半百,青丝渐灰,花白胡须长至胸前,面目俨乎其然,邻国官场失意自我流放之人。流落至兆安城时,只是一名说书人,本就没什么天赋外加本地同行排挤,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惨淡日子,后来在城外有心捡漏的村民的邀请下,转行做了教书先生,管吃管住还给钱,虽然钱少的可怜,可若是再说书混日子的话,就真的揭不开锅了。蚊子腿也是肉,困难时,蚊子腿多了,那就是珍馐,于是顺水推舟又盛情难却答应了下来,一直当教书匠到现在。每日巳时开学,至午时结束,中间歇息两刻钟,上一休一。讲授课程内容也是简单,普世早就流传开来的,《百家姓》《弟子规》,也可选读一些其他基础蒙学自行读取,只不过,不再专一讲解,给钱就灵说了。大概是觉得启蒙读物足以糊弄这些土著乡巴佬。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来讲,启蒙书和天书没什么差别,村民对这位读书人很是敬仰,逢年过节的节敬少不了。虽然过去了两年,也没读出什么大道理大学问,不过无一不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答案,自家孩子应该不是读书种子,开不了花也结不了果。作为惯例,作为长辈,开学第一天,穆鸿风带着陈景与崔英来过一次,之后就不再刻意看护他们两个,让两人蹦哒去草庐学堂,对此两个小娃,一个表示没意见,一个表示无所谓。“师父没事儿,这么近的路,铁定走不丢的。”

“师父回去吧,不用送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走两步都累的慌吧!”

每人脑袋上拍一巴掌,算是打赏了他们,穆鸿风心情舒畅,觉得今天甚是风和日丽,背着手迈着大八字步回家去了。学堂内不管是陈景崔英这些学童,还是先生,都是没有桌椅的,清一色的稻草大蒲团,年纪小体格弱的人盘腿坐上去,膝盖堪堪露出蒲团外,都是村民就地取材自己编织的,祖传手艺结实耐用,稍微讲究些的,来时会带张布垫或毛垫铺上,打盹儿的时候也舒服一些。一般都是横排四个位子,纵向就看人多人少了,休学时把蒲团叠在一起,进来听课时随手抽出一蒲团,也是方便。只不过小孩子往往没什么定力,也没养成习惯,过了一两刻钟,双腿双脚都有些发麻,过半个时辰,全身都造反了,甚至还有趴着睡觉的,崔英就更过分了,睡觉时还欢快的打着小呼噜,作为学堂为数不多的女娃,刚来的时候还抢占了第一排的位置,后来被看不下去的张老夫子撵到后边去了。穆鸿风得知后笑骂:“太岁头上动土。”

不过张先生似乎不太在乎这些,只要不过分,打扰到大家,也就是打扰到他,很少有打板子的时候。所以除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晨读,其他时候更像是自读自问自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说的是,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命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陈景初始还能听的进去,时间久了瞌睡虫也来犯了,没有强行打起精神继续听,能迷瞪一会儿是一会儿。读不懂的词句或是不认识的字,陈景回家后可以去问家里的三个长辈。只不过孟恓最不耐烦这些事情,往往像轰狗一样让他滚蛋。董爷爷有些耐心,可有时候总是自称“蛮子”,以没甚学识为由轰走自己,“找你师父去,我不信他敢不管你!”

最后还是师父耐下心来给自己讲解一番。想到这里嘴里呢喃道:“还是师父对我好,学问应该不比这个先生差了吧,那为啥还要我们两个来这里发呆呢?”

在课堂允许歇息的两刻钟,崔英彻底展现出她的“疯”与“野”来,老鹰抓小鸡儿,掷石子儿,蹭吃蹭喝,与男娃打架之类的,应有尽有。相比陈景内敛的性格,崔英的“人来疯”更容易让同龄人接受。陈景更多时候和同龄人去那条引自护城河济水的渠水道摸鱼,时间久了以后还认识了一个本地女娃,红扑扑的脸蛋,很可爱很腼腆,笑起来脸蛋上挂起两个小酒窝,这些孩子不用工具往往抓不到大鱼,抓来的小鱼也不是要吃掉的,所以抓到鱼后送给了她两条,一来二去也算相识了。她说自己叫小翠,家就在小渠下边那里。相熟之后也认识了崔英,到底是女娃,她们两个人好像更玩的来,这让陈景有点儿小小伤心,总觉得崔英抢了她的东西,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楚的东西。“散学!”

听到先生说出这两个字,崔英立马从“死狗”状态活过来,陈景奇怪为什么她比自己反应还要快,只见她翻挺一下身子站起同时,再顺势一脚将蒲团踢到角落,一套下来行云流水,毫无生涩。然后冲出学堂,扯开嗓门嚎叫着“吃饭喽!”

撒丫子往家里奔,其他的孩子也是如出一辙、如影随从。“像一群脱缰的野狗。”

曾经见识过这场面的董爷爷如是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摸鱼的我,被通天教主窃听心声 我,战神回归 重生我的人生开挂了 相鼠有皮,赘婿无仪 昔仙帝,择城处,养子当仲谋 异世仙缘传 开局捡黄蓉,黄老邪找上 一剑梦江湖 玄幻:我的群友是鬼怪 我乱了这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