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项,六礼。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考核下来,各有擅长,厉家和王家的孩子等比较擅长礼,乐,书。太子和三个弟弟对礼乐两样较差,射,御最厉害,书数也不差。这一局最后被赵祭酒以及几个夫子评定为平手。考核直接进入了第三关,策论。策论是裴凛当殿出考题:“民以食为天,何为食?现在你们各自书写你们的策论。”
这一道题对于四个小家伙来说,根本不是难事,因为四个小家伙跟着凤菁去西北幽州,经历了幽州培植之事,所以他们拿起笔来就书写。不过到底因为年纪小,写不了太长的策论,就这也各写了几张纸,太子和二皇子写的较多,分别六张,三皇子和四皇子则只写了四张。裴凛也没有看,直接交给赵祭酒,以及国子监几个夫子。几个人看了后极震憾,最后赵祭酒把太子的策论递给慕相和厉大学士等人。慕相等人看了都要忍不住惊叹了,虽然年纪小,但这策论做得真不差,不但写了哪些食物,还写了高产的食物,就是皇后在幽州种植的土豆和红薯,甚至写了它们的种植过程。这些太子和皇子们怎么会知道?慕相和厉大学士都惊奇了。至于厉晏清和王益之等人,在策论这一关,写的算是驴唇不对马嘴,民以食为天,他们根本不知道民间百姓所食何物。只以为他们平常吃的东西,都是民间所吃东西,所以他们分别写了美酒佳酿,各种珍稀的水果,以及各种肉类。慕相和王益之等人叹气,最后当场判定太子和三个小皇子胜出。对面厉晏清表示不服,大声提问:“我们策论做的没问题啊?怎么就太子他们胜出了。”
厉大学士阴沉着脸朝着自家的孙儿冷喝:“闭嘴。”
他们从来没有教导过自家子孙民以食为天中的食是何物,民间百姓饿到极致的时候,连野菜都吃的,太子和几个皇子就分别提到了可食的一些野菜,再看他们家的儿孙,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公子。偏偏太子和几个皇子却知道。大殿上首,裴凛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慕相,厉大学士,可否需要就食这一关再进行考核,以证明太子和几个小皇子没有弄虚作假。”
这时候慕相和厉大学士也知道,太子和三个小皇子比他们所想的还要懂得多,这些很可能都是皇后教的,而且皇后还教他们韬光隐晦。身为他们的先生,他们竟然没有发现,现在他们刁难皇后,太子不会记仇吗?日后他上位的话,还会善待慕家吗?慕相一时间心头微凉,不过却飞快的开口:“臣没有任何异议。”
厉大学士附和。第四道考核是刑律,这一关,厉晏清等人直接大败,因为他们家里的长辈以及国子监的夫子都没有教导过他们有关刑律的知识。反倒是太子和三个小皇子对于刑律十分的熟悉,不但熟悉,还能解释一番。这一局太子和三个小皇子再次胜出,对面厉晏清等人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他们几个算是各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小天才,现在呢直接被六岁的太子和三个小皇子打击成这样。大殿下首厉大学士看到自家孙儿的状态,忍不住开口出声道:“陛下,他们都是孩子,怎么就要考较刑律了?”
裴凛淡淡的挑起眉望向大殿下首的厉大学士,不紧不慢的说道。“原来朕也没有重视这件事,但皇后和朕说,越是位高权重,越要重视刑律,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将相王候在律法面前是渺小的,所以哪怕太子和小皇子们贵为大燕皇太子和皇子,也要从小熟读大燕律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不要说世家公子了,今日厉大人觉得他们这么小不需要懂得刑律相关的条例,那么朕问你,要是你家孙儿犯了律法,律法会放过他吗?”
大殿下首,厉大学士一脸的冷汗,他身后不少人嘀咕,都是赞扬太子和小皇子的,小小年纪就把大燕律法牢记心中,这样的太子和小皇子让他们敬重,皇后教导有方啊。这一次他们来观看,真是受益非浅,以后也照着皇后的教养方法好好的教导家中的孩子。大殿内,厉大学士一句话说不出来。国子监赵祭司出了最后一道考题,国以何为本?大殿下首,厉晏清和王益之等人飞快的相视一眼,先前他们输得太难看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输了,再输就太丢脸了。以往因为他们有盛名,备受家族中人重视,这一次若是丢掉了这样盛名,后面他们很可能会被家族舍弃,所以这一关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再输了。厉晏清和王益之眼下差不多十岁,关于国以何为本这类的争议论题,往常是从来没有涉及到的,他们学的更多的是四书五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等的题议,他们是从来没有涉及过国以何为本这样的话题的。国子监夫子也不会讲这样的课题,但太子和三个小家伙却是懂的,因为凤菁每回开医馆,替百姓治病的时候,都会和他们说到这个话题,国以民为本,为君者该多为百姓谋福利,尽自己所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民富国方强,国家靠的从来不是只手遮天的权贵,靠的也不是兵队,靠的是民。所以任何一个皇帝,要想坐稳皇位,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国家方能安定,上下一心。百姓都希望家国平安,他们只要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就不会心生乱意,反之,他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情况下,就会生事,多少皇朝都没落在义军手中。四小只听得多了,自然知道这些,所以赵祭酒一下命令,他们就提笔洋洋洒洒的开始写起来。当然对面的厉晏清和王益之等人也都提笔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不过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写的,例如国以臣为本,因为他们这些大臣拥戴皇帝,皇帝才坐稳了江山,因为他们这些大臣,才有了大燕这样的国家。另有人写到国以兵为本,因为军队保护了百姓,守卫边疆,不让任何人攻进大燕,他们才是大燕的根本。最后几个人的题论交到了赵祭酒的手里,赵祭酒再一次惊艳了,同时心内震憾,太子确实配为东宫储君,这样的人将来上位必成一方明君,大燕未来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