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略微沉思了会后:“松江这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属下来此地几个月了,虽然做了不少事,但是想要达到预期怕还是有些距离,不过人手嘛,倒是看抽调一些出来的!”
刘太林没有问赵进什么事,为什么让他抽调人手,因为他不问也知道,赵进这个老上司应该不会让他为难的,所以虽然说目前的事务还是比较多,但是抽调些许人手还是可以做到的。看到刘太林的反应,赵进心中暗自点头!这人总算没有白费自己之前几年的栽培,还是有着感恩之心的,同时也是分得清局势,不傻!感恩这一点就不说了,只是次要的东西,赵进不太在乎,毕竟官员你不能指望他真正的有什么感恩之心。赵进在乎的是他分得清局势,没有傻乎乎的和其他巡查处的其他几个部下以后,赵进刚离职呢,就是表现出来了人走茶凉,一转身就是去讨好新任的巡查处处长,然后,然后就是被新任的巡查处处长一脚提到了云贵那边去担任税务官,这辈子估计是没啥指望能够回到金陵城了。他们也不想想,他赵进掌管巡查处好几年,而且在任上也是对巡查处的人进行了清洗和轮换,这剩下的人,不管是他们自己看来,还是在外人看来,那都是属于赵进的嫡系人马。这新任巡查处处长上任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影响力,消除赵进的影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换代,把赵进的嫡系一个接着一个踢出去,然后提拔新人,形成自己的班底。历任巡查处处长几乎都是这么干的!然而正是因为历任巡查处处长都是这么干,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今天赵进的老部下可以直接扔下赵进投靠新任巡查处处长,这也就代表着现在这任巡查处处长提拔起来的老部下,在以后同样会抛弃他!所以,那些讨好新任巡查处处长的人,同样也是免除不了被清理出巡查处的下场,甚至因为他们直接背叛赵进的行为,也是败坏自己的名声。在官场上,有时候名声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这既然都要被陆续赶出巡查处,还不如保持一个好名声,然后继续紧靠赵进的大腿,这样被赶出巡查处的时候,才能够依靠赵进的力量找到更好的去处啊!最近几个月,从巡查处处长离职,调到金融司的赵进,也是动用了以往的人脉关系,帮七八个依旧效忠于他的老下属陆续安排了出路,大部分都是调到地方上担任税务官员,普遍是县、州、府的税务局一把手,还有几个人被他运作到了金融司里帮他做事。算是成功的跳出了巡查处,没有赵进的巡查处,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现在不及时跳出来,以后还不知道被发配到那里去呢,还不如现在就选一个尚可的地方调走。这种事,上头一般也不会阻拦,毕竟是巡查处的政治常态了,新任的巡查处处长更是恨不得赵进把所有人都安排走,这样还省了他自己的功夫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巡查处里也是一任处长一任巡察。刘太林,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同样也是会被赶出巡查处,如果没有赵进帮忙的话,他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被上头随便安排到税部的其他部门任职,也有可能直接被调到某个县担任税务局局长之类的,也有可能被调到某些鬼地方担任闲职,至于好不好,可就很难说了。但是只要赵进愿意,帮他略微活动一二,就能够让他某得更好的位置,比如说到某个州的税务局担任局长之类的。赵进也很清楚,这应该也是刘太林依旧对他恭恭敬敬的原因!这样懂事的人,赵进喜欢!此时刘太林心里也是有些无奈!他何尝不知道知道税部尚书赵汝才最近几个月对赵进有些不爽,继续向赵进靠拢,这以后在税部里估计是很难混得下去。但是他刘太林是赵进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真正的嫡系,这个事整个巡查处,甚至整个征粮司都知道。他考中进士科三甲之后,第一次选官就是被分配到了巡查处,在巡查处干了三年,一直都是在赵进手底下干,然后也是慢慢的升到了正六品的税务巡察,这样的他想要摆脱赵进派系的烙印,谈何容易。如果赵进继续在巡查处的话,以后他估计还能够升到从五品的巡查处副处长之一,但是如今赵进都调走了,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在巡查处继续升官了,甚至在税部里都是没有他的晋身之途了。如果不是松江府这边临时出了王立法案件,上头急需人手来此地巡察的话,估计他现在都已经是被扫地出门,不知道被扔到那里偏僻的地方当县税务官去了。不过等结束了松江府的巡察之后,他估计还是免不了和诸多同僚一样,会被调出巡查处。被调肯定是会被调的,现在他关心的就是自己以后会被调到那里去,巡查处没法待了,征粮司估计也待不下去,税部的其他司估计可能性也不大,至于跨部门调到中央的其他部门,比如吏部之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税部这么多年来,跨部门调动的官员屈指可数,仅有的一次大规模调动,应该就是财政部成立,原来大量的税部官员直接成为了财政部官员了,但是这种调动,是特定的,不可复制的,寻常的税部官员,通常都是走内部升迁的路子,想要调到其他部门任职,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赵进一样,在圣天子那里挂上了名号,一句给他加一加胆子,立马就调动到兴泉府担任知府了。对于刘太林这样的普通税务官员而言,跨部门调动的难度极大。因此刘太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调到地方担任税务官员。但是调到地方当税务官员,那也分好多种呢,有可能会被调到某个县、州担任税务局局长,也有可能被调往某个府担任副局长,也有可能被调到某个省税务厅下面的机构任职。而大乾王朝里,比较重视一把手经历,如果是被调到了省税务厅里任职,估计连个处长都混不到,到时候运气逆天了顶多也就是个副处长,省税务厅的副处长,对于这些习惯了权势的税务巡察而言,可不是什么好职务,到时候可就真的是只能混吃等死了。赵进虽然不在税部任职了,但是他在巡查处的影响力依旧非常大,这一点上,能够给他刘太林带来一些好处,人家不给他刘太林面子,但是多少会给赵进面子。毕竟如今赵进的升官节奏这么快,这才几个月啊,都已经是轮换了好几个位置了。别看赵进在青州府知府任上,甚至都没有去上任,也别看他在金融司只干了几个月而已,也别看他如今跑到了松江府担任同知,但是这样的调动本来就不正常。寻常官员,三年调动才是常例,就算是被吏部培养的官员,也得在某个位置上干上一两年才会调动,而且调动一般也不会这么无厘头的横跨税部、财政部、地方。但凡出现这样任职履历的,那么基本上就是属于重点栽培的官员,频繁调动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更多工作岗位经验,培养综合素质。这样的人,大多都是简在帝心,以后不出意外都是会被重用的。很多人都知道赵进未来肯定是会继续高升的,这松江府同知,也就是他的官场生涯里一次不起眼的镀金经历而已,甚至很多人都不认为赵进会在地方任职太久,估计几个月时间又被调回京畿去也不一定呢。说白了,不少人,甚至赵进自己都是认为,上头让自己来松江府只是来镀金的。这样的赵进,以后成为一部侍郎是大概率的事,乃至成为一部尚书也不可能的事,到时候,他们这些老部下,就是他赵进天然的嫡系,他赵进派系的重要组成。在大乾官场上,派系这东西,是存在的,而且都不用官员们刻意去经营,都会自发的出现,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大王禁制结党营私就杜绝,顶多就是不公开化而已!对于刘太林他们这些赵进的老部下来说,赵进就是天然的大腿,哪怕赵进如今不在税部任职了,那都是需要继续紧抱的。因为不在税部任职的赵进,依旧有能力影响到刘太林这些人的仕途!这,就是今天刘太林依旧对赵进保持极大尊敬,以下属自居的最重要的原因!确定了双方的态度之后,这两个人才是开始的谈起了正事,不过碍于身份,赵进是不可能直接要求刘太林去做什么事的。哪怕刘太林是他昔日的下属,如今依旧对他保持着极大的尊敬也同样如此。因为赵进不是巡查处处长了,他没有权限命令刘太林做什么,甚至都不能和刘太林正儿八经的讨论税务问题。所以他采用的办法比较简单,他直接把上海码头的那些经理人的行为告诉了刘太林,并把巡警经济犯罪科的调查而来的一大堆资料给了刘太林,然后让刘太林自行处理。刘太林也是个老练的税务巡察了,自然也是不会当场表示什么,而是收下了档案,然后继续和赵进叙旧。赵进和他聊了半个小时后,就是离开了,这个时候,刘太林才是有时间翻看了手中的资料。简单看了看后,他就是把手底下的一个下属叫了进来,这个下属是税务纠察队的一个调查官,而且也不是松江府税务纠察队里的调查官,而是他从镇江府那边临时借调过来的。从其他地方借调税务纠察队的相关人员,这也是税务巡察的常用手段,这是为了避免当地的税务纠察队也是被腐蚀掉了。刘太林巡察松江府税务,可不是孤身一个人来的,他还带着从镇江府、苏州府临时抽调的一百多名税务纠察队队员,里头有调查官员,同样也是不会缺乏行动官员,一个查案一个抓人,搭配的很。这种税务纠察队的借调,跨区域办案,在整个税务系统里很普遍,已经算是一种常规的方式了。不借调不行啊,刘太林来到松江府,抓的人也是差不多有四十五个了,其中半数都是税务系统内部的人,其中不乏税务纠察队成员。巡察地方,税务巡察通常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收税,而是整顿当地的税务系统,这个习惯,还是当年赵进留下来的,如今依旧如此。把下属叫了进来后,他直接就是把这些资料交给了这个税务调查官,让他把手头的其他案子移交给其他调查官,先把这件上海码头公司的案子办了再说。这个名为孙灿的税务调查官也是个老税务调查官了,虽然不是什么科举出身,而是账房出身,但是正是因为账房出身,这才会对各种账务有着天然的敏感。略微一翻看手头上的资料,立马就是兴趣大起!虽然上头并没有偷税漏税的证据之类的,只是一份上海码头公司第三期码头工程的项目经理周籁的基本情况调查,上头有着此人以及亲友的基本财产调查和纳税记录!他甚至都是懒得看这个项目管事周籁本人的资料,他直接看其了此人的亲友的基本财产以及纳税调查!其中周籁的堂弟周扬的记录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