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林如海对于李昭最大的回报。 毕竟他以一个外人身份,来干涉贾琏的奴仆之事,哪怕贾琏是晚辈,这也有点儿捞过界了。 一般情况下,林如海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不过李昭毕竟特殊,这一次他在扬州能够达成圆满的计划,李昭可谓是功不可没。 虽然最终决定性的证据并不是他找出来的那个账本,但那个账本是一个导火索,也同样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更何况,李昭的办事能力,也是让林如海十分喜欢的。 当然,林如海心里还有另一个目的,像是李昭这样,虽然出身低微,但是能力不俗的,只是因为奴籍限制了他的发挥。 若是能够帮他脱奴成功,到时候林如海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将他招为幕僚,往后定可以依为臂助。 换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正是因为他出身低微,才更好施以恩德,往后恩威并施,定然可以信任和重用他。 李昭自然想不到林如海心里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其实林如海这些话都是应该说的。 自己之前拼命是为了什么? 以他一个现代人的思路,这么想当然也没啥问题,毕竟他从来么觉得自己是个奴仆出身就和他们这些官老爷有什么差距。 只不过想归想,这也是潜意识中的价值观在主导,他的理智还是会告诉他,真正面临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做的。 该低头就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家政显得很是意外,倒是贾琏没有什么意料,事实上就算林如海不说,他本来也有这个意思,最多就是没想到林如海会在此时此地直接提出来而已。 其实昭儿的心思,林如海和贾琏都看出来了,私下里林如海也暗示了贾琏,可以将他放出去。 贾琏没有反驳,心里其实也是同意的。 像是昭儿这样的办事能力,若是将他牢牢束缚在身边,平白惹人生怨不说,对贾琏自己其实也算是损失。 而如果说林如海打的主意是卖一个大人情给李昭,那贾琏却是想着顺水推舟,这样既能够收买李昭的人心,又能够卖一个面子给林如海。 从这件事情上来说,除了贾政是个毫无关系的旁人,李昭、林如海和贾琏三人都算是各得其所,大家共赢。 也正是因为知道贾琏会同意,林如海才会在此时提出。 因为这一次离开之后,他未必再有时间过来荣国府,也就没法聊起此事,此时不说何时再说? 所以哪怕明知冒昧,他也一样要开口,而且实际上这对荣国府来说只是个小事儿,一个小厮而已,何况贾琏自己都没意见。 不过,脱奴籍这种事情,要操作起来不难,但是走官面上的程序嘛,肯定是要耗费时间的。 李昭并非是贾府的家生子,他是小时候被发卖为奴,让贾琏亲自去买回来的,所以身契就在贾琏夫妇手上,同时官府那边自然也有记录。 而这发放奴仆虽然是主家自己的事情,但理论上来说,走官面程序、去官府报备还得要出钱。 这笔钱,正常情况下肯定是李昭这个当事人出,但他现在肯定是拿不出来的,毕竟他一个小厮,以往好像也没有存钱的习惯。 不过林如海既然提议了,自然也会好人做到底,便干脆表示愿意帮他出了这笔钱。 而贾琏见此,却也是不甘落后,要出来帮忙分担其中一部分,这也是要让李昭彻底记住他的“恩情”。 实际上,贾琏并不清楚,甚至李昭也不知道,林如海已经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详细讲述了这一次在扬州发生的一切。 作为前期的一个关键人物,李昭的名字赫然在列。 若无意外的话,李昭的名字甚至能够直接上达天听,他这个奴籍实际上靠着皇帝开口一下,金口玉言自然就能解除了。 若是皇帝高兴的话,甚至还可能给李昭额外的赏赐。 林如海之所以还要如此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皇帝根本不在意一个小小奴仆之事,那他这自然是施恩了。 即便皇帝真出手了,他这也同样是在做顺水人情,把人情做得越大越好,这样才能让李昭铭恩于心。 而现在大家都同意,那更是皆大欢喜。 由主家亲自出钱给自己赎身,这份黛玉可以说是整个贾府也是绝无仅有了。 毕竟当初赖家和周家的子女,虽然荣国府施恩放他们脱奴,但他们也是自己出钱的。 李昭虽然知道贾琏这是在收买自己,但也还是千恩万谢。 当然,这样一来贾琏肯定回去还得和王熙凤说一声。 毕竟她才是管家婆,李昭的奴契也是在她身上。 贾政在旁边看着他们三方这么和谐,着实有些意外,也不由得多看了那个昭儿几眼。 好清秀的小厮! 不过,除此之外倒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这自然是因为李昭来到新地方了,尤其还是贾府这人事关系十分复杂的地方,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又开始苟着了。 虽然先前因为签到奖励控制不住表情,但除了被林如海和贾琏点到的时候,他都是有意落在最后面,不想让人注意到的。 反正一切都等离开了此地再说,等到了外边他的顾忌就少很多了,他可不想自己脱离的路上横生什么波折。 “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又何须再问我?”
这话听起来好像还有些埋怨,不过看贾政脸上笑意,应该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 他虽然没看出来那昭儿有什么特异,但本来就是贾琏的小厮,又是他们商量好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插手,所以又笑着摆了摆手道:“不说这个了,如海此次入京,不知道有何安排?”
林如海苦笑道:“陛下尚未有钧旨下达,如今愚弟也不晓得会有何安排,只能等待朝会宣召……” 贾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如海之事,我其实有所耳闻,后日有早朝,或许就在这两日,便会有消息了,到时你我就要同殿觐见了。”
他好歹也是从五品员外郎,自然有参加朝会的资格。 而林如海原本的巡盐御史位卑权重,又立下大功,而且两淮盐运的变故,其实本就是这几日朝会中涉及到的议题,所以到时候上朝肯定也是少不了他的。 只不过贾政还没有资格参与到这个议题中,也并不太清楚这里面的故事,所以才含糊过去。 林如海知道这位妻兄其实是个好面子的人,便笑道:“愚弟在江南日久,还不知道这京城偌大变化,趁着陛下未有调令,兄长这两日可带我四处观瞻?”
“呵呵……”贾政捋须矜持地笑了笑,“如海不说,愚兄也正有此意。”
这边正说着,外面却传来一阵笑声,伴着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却是贾珍和贾赦两伙人,在门外碰了头,然后结伴而来。 二人差着一辈,但颇有些臭味相投的意思,只是平日各有各的小日子,不算亲近,但这时碰上了,也能对上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