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 第三百八十五回、百户

第三百八十五回、百户(1 / 1)

“陛下,林大夫求见……”  “宣他进来吧!”

李昭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眼看着林如海走进来拜会,心里也有些微妙的感慨。  “爱卿,你可是为李明德之事而来?”

林如海顿时赦然道:“让陛下见笑了,明德与我林家关系匪浅,更与小女岫烟有婚约,这眼看着就要成婚,如今这当口,怎么让他去……”  他这一方面是真地为李昭担心,二来也是想要搞清楚,之前是不是李昭骗了自己,又或者说,是不是皇帝骗了李昭,表面上同意了他的请求,然后要用这种方式来安排他。  不得不说,这可是很有可能啊。  毕竟李昭就算再能干再得宠,皇帝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信任他,至少林如海不觉得李昭在皇帝那边的位置会有自己更重要。  这并非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很正常的思维逻辑,任谁都会这么认为。  当然,为自己的想法套上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皮,能够降低皇帝的疑心,也能避免自己被皇帝误会。  皇帝沉默片刻,却突然说道:“你可知道,此事朕并非一开始属意于他,是他自己入宫来上请,此拳拳忠君爱国之心,朕又怎么能不同意?”

这可大出林如海的意料之外,但是皇帝同样没必要骗他,只是李昭平日里都是懂得明哲保身的,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却闷头往上冲了、  难道,是因为和黛玉的事情一再受阻,所以心灰意冷了。  还是说,想要靠着这个机会证明自己,到时候便是不用皇帝降旨,只要他能够成功立下功劳归来,再去求亲林如海还能有何话说?  眼见林如海沉默,皇帝便又笑道:“如海卿,朕知道你与明德关系莫逆,甚至你的千金还与他私定终身,之前明德求我赐婚,我见他诚恳之心亦首肯了,谁料突然出了此事。  “好男儿志在四方,明德有心报效朝廷,朕自然要给他机会,朕也相信,他此去定能马到功成、平安归来。”

林如海心里只能苦笑,他知道如今李昭也学会了一身武艺,但到了边境,要面对的可不只是蒙古人的铁蹄,还有自己人捅刀子。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何况哪里错综复杂的局势,稍有不慎身死道消,可能还会被人泼脏水。  到时候就算是皇帝,也只会选择舍弃他。  只是既然是他自己主动请求,皇帝也许可了,林如海就算有心要帮忙,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尤其是,他现在还不知道李昭为何会有如此意图。  对于皇帝口中涉及到黛玉的部分,反倒都没有心思去反驳了。  这时皇帝却又笑道:“林爱卿可知道,我为何要在方才将明德之事公之于众?”

林如海当然奇怪,不过他心里面也有些猜测。  果然皇帝说道:“兵法有言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李明德此行,想必会让一些人大吃一惊。咱们便等着看他的表现吧……”  林如海无奈,却也知道圣旨既出,就算自己回头真能够劝得李昭反悔也没用了,到时候可就是欺君了。  那样不管是李昭还是他都承受不了皇帝的怒火,只能够让李昭此去小心些,务必保命为上。  当然,这不只要看他自己,也得要看运气,毕竟他想要保命,也肯定有许多人会想要他的命。  甚至如果任务没完成好,哪怕平安归来了,皇帝也未必会留着他。  如今也只能相信李昭自己有着能够化险为夷的能力了,如果他并非只是一时意气用事,以林如海对他的了解,那就应该是有了一定把握才会主动请缨。  “既然爱卿来了,朕正好也将明德的婚事确定下来。明德所求朕已经一并应允了,等他此行若是能够平安归来,借着立功机会朕封赏于他,那外面应该都说不出闲话来了。  “到时爱卿的两位千金,一并加入李府,姊妹情深,岂不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林如海脸色迟疑,但是想到李昭此行的凶险,如果真能功成归来的话,那就是答应下来也未尝不可。  至于黛玉那里,林如海甚至想着到时候自己也能帮李昭去劝一劝。  这世上哪里还能有比李昭更好的良配?何况既是做正妻,也不算委屈了她,到时候有他在,再加上皇帝的看重,又有功劳护体,便是外面那些百官们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得建立在他的成功上,否则一切都将会化为泡影,说什么也都没有意义了。  “臣,谢陛下恩典。”

李昭心里暗笑,然后又道:“朕给了明德一些时间,容他去处理自个儿的私事儿。若他有什么情急之举,爱卿也先包涵一二。”

林如海心里苦笑,只是拱了拱手。  等到他退下去之后,李昭沉吟片刻,就准备回去先把身份换回来了。  这次想要奔赴北疆的确是李昭自己的决定,在他看来这正是一个好机会。  如今他虽然已经触摸到了这王朝权力的核心,但毕竟不能以自己的真身直白的表现出来。  如果他是文官出身,那他可以提拔自己成为中枢重臣,可他只是一个绣衣卫,还不是那种正经的武将,所以需要立下真正能够开疆守土之类的大功劳,方才能够突破身份的界限,甚至封侯。  本朝至今的侯位皆是以军功受封,哪怕是史家一门双侯,严格算下来也是他们老祖宗在战场上拼杀下来的。  而还有如北静王、南安郡王这些郡王的位置,基本上四王八公这个集体就是一个军功爵的勋贵团体,只不过到了后代被奉养起来,又大多不怎么争气,要么像是北静王那样还能讨皇帝喜欢,要么就是跟贾家这样靠着后宫的女儿上位。  文官们对武将、尤其是武勋之家的意见,未尝与这个没有关系,毕竟他们最高可以进入尚书台成为阁老实现自我价值,但公、侯爵位却很难得到,有个散官就不错了。  文武的矛盾,说白了就是权力、利益的矛盾。  不过只要真能够有守土、拓疆之类的大功,文官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且这也是最不需要看年纪的,你功劳实打实在那里,全天下都知道,谁也盖不住。  李昭最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后来入了绣衣卫,反倒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  如今这一波啊,是他自己一人分饰两角打配合,打算把自己的“本尊”抬起来呢。  以李昭如今的能为,在这京城里头反倒因为各种限制会觉得束手束脚,到了塞外边疆,那才真叫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以尽情大展拳脚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梦撩九州 唐人的餐桌起点中文网 唐人的餐桌快手热门小说 唐人的餐桌子 大武不良人 唐人的餐桌孑与2 大良医 唐人的餐桌抖音热搜小说 唐人的餐桌txt 大唐成了李二保护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