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戴权作为绣衣卫指挥使,理论上统管南、北镇抚司,但实际上他具体并不管事,只是顶着这么个名头,也能代表绣衣卫是直接由皇帝统辖。 所以南镇抚司这边很难得看到他的身影,昨日李昭回来的时候他来过一次,只是收到消息之后带着皇帝的褒奖过来,而今日再过来,则是宣布了对他们的具体封赏。 其实早前收到了前线报捷的消息,就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安排了,昨日戴权过来,也有从南镇抚司这边将这趟所有出去参与任务的绣衣卫们的具体资料都带走一并上报上去的因素。 之后就按照这个名单,还有李昭早前就已经编好传给他们的功劳簿,确定下来每个人的奖赏。 这一趟他们的确是立下了滔天大功,李昭肯定是最大的获益者,而其他人都至少获得了金银等实质上的好处。 能来做绣衣卫的,出身能高到哪里去,他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虽然这趟是豁出命去的,也确实牺牲了十几人,但哪怕是那十几人,给他们的抚恤也足够让他们家人满意了。 而李昭得了最大的两个好处,一则是“封侯”,实际上则是以流落的无忧侯后裔的名义继承侯位;二则是直入京营,成为五军营中后军营的副将。 但这就跟当初暂领百户衔一样,在过渡期实际上却已经行主位职权,只待稳定下军中势力,便能坐稳位置。 这其实也是一个颇有争议之处,也是先前皇帝与尚书台拉扯出来的结果。 五军营作为京营主力,虽然许多年来因为未历战事,一直都是戍守京都,却又反而频繁的更换主将,然后不同主将练兵又有所不同,朝令夕改,这些骄兵悍将快变成了娇兵憨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今天子刚上位的时候,五军营还主要是太上皇的势力,然后双方的博弈自然也体现在这里。 及至如今李昭上位,他其实已经能够明白五军营被折腾的快要烂掉了,但因其特殊性又不可能裁撤掉,而要保留下来,那就必须要进行改制,所以干脆把自己安插进去,搞清楚更仔细的情况之后,再行计划。 也是在将绣衣卫此次立下的特殊功勋都摆在了台面上,甚至有着王子腾以及北境边军诸多将领佐证,证明了李昭他们的确有擒贼擒王之功劳,也是让蒙古大军崩溃的最直接而主要的因素,最终也是让他们无话可说,接受了这个结果。 毕竟其实按照规矩来说,虽然绣衣卫与五军营乃是两个系统,但李昭这一次的功劳完全可以让他直升千户还有余,平推过来在五军营中,其实也相当于是一军的副将道主将之间,那先过渡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何况他到时候还未必能够顺利上位主将呢,毕竟对于这个位置,还需要进行一番博弈,若是在那之前空降下来一位,那李昭反倒要被压在那个位置上。 故此最终落下了这样一个安置,对于李昭个人来说,其实是有些吃力不讨好的。 但也没有人知道,他现在能完完全全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所以其实只需要将五军营中的势力潜在分布弄清楚,到时候该怎么抽调安排,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这个对他而言,又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基本上和那些人当面聊一聊,他们在他面前就没有了秘密。 于是接下来的两日,李昭便一面派了人去林府送信,一面安排五军营后营的事情。 而在皇城里,他还需要以皇帝的身份来决定接下来对于王子腾的安排。 也是这趟去了边塞真正与王子腾见过面之后,他算是弄明白了此人为何后来会沦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 王家的衰落,其实也是贾家衰弱的一个引子,毕竟王子腾是以贾家为主的四王八公强捧上去的,是他们在军方的牌面人物,他倒下来自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四王八公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再加上先前南安郡王的身死,失去了军方势力支撑的这些武勋家族,就算没有犯错也迟早被皇帝拿出来开刀,何况他们还很有可能参与到了夺嫡的站队中,显然还站错了队,那这也就怪不得皇帝下狠手了。 当然,这其中元春究竟是受到了他们的牵连,还是皇帝要向他们下手的一个标志,还值得商榷。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一样了,李昭虽对贾家不感冒,但因着元春、林如海他们的关系,也不可能真的将贾家拿下。 但是通过对于王子腾的敲打,来敲山震虎也是有必要的。 王子腾此次立下堪比开疆拓土的大功,毕竟一战覆灭了蒙古人的主力部队,然后又可以辐射到辽东那边,之后北拓、东进都并非难事。 北静王等人已经在建议为其封侯,如此王家也能真正一跃而入四王八公的核心层中,而王子腾也将开始成为这一块势力的领军人物,有一个镇场子的核心,这个势力集团才会从原先的松散变成真正具备力量。 但李昭自然不会让这一切发生,他用继承无忧侯的方式取得侯位,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埋伏在这里等着呢。 王子腾作为正面战场的主帅,从战斗发生的过程来说,更多是捡了绣衣卫擒贼擒王、蒙古大军群龙无首自相残杀以至于崩溃的便宜,换句话来说,李昭为首的绣衣卫其实才算首功。 而李昭他们所代表的正是皇帝,所以皇帝虽然没有上前线,却也忽略不了正是他的这一手安排决定了战局。 这样算来,王子腾不过只是依照着皇帝的安排去捡了些人头,这功劳的特殊性就大大缩减了。 要是他还继续留在北疆,之后扫荡蒙古余孽、勒石燕然或许可以坐实他的功绩,但一纸调令已经将他召回京中,说是让他回来安排封赏,其实不过是要准备将他高高架起来,往后连兵权都要收回了。 当然,李昭相信王子腾自己心里面已经有了觉悟了,他都已经明明白白将皇命告知于他,如果在这种情形下他还如原著中那般不识好歹,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至于上蹿下跳的北静王等人,李昭也没当回事儿,北静王当初与皇帝关系亲近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可言说的原因的,不过现在李昭自然对他态度不同了,这点他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一次就让他感受更深刻一点,也好好反省一下。 大概,他最后可能会将之推到南安郡王一家身上? 不过经过了李昭的调查,也能还南安郡王的清白了,至少证明他是被边军里应外合害死,非战之罪,虽然有过但也祸不及家人,到时候让老太妃带着幺孙儿回去就是了。 而等到处理完了这些,接下来就等着元宵的元春省亲与之后王子腾归来,在那之前李昭得到了林如海的邀请,回来后首次来到了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