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马嵬兵变 江山美人俩凄然
大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六月十四日,唐明皇李隆基逃亡队伍行之马嵬(今陕西兴平西)。将士们饥饿疲惫不堪,愤怒的怨声载道。龙武将军陈玄礼惧怕流言动摇军心,一旦生变,局势无法想像。就与飞龙将军李护国(李辅国),到太子李亨面前反应情况,想出谋稳定事态的发展。就对太子说:“太子殿下,如今兵心惶惶不安,各有离意,事态很难预料。要想稳住军心,唯有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方能寄慰军心呀!”太子李亨犹豫不决,没有果断决策,恰巧这时有随唐玄宗一起逃离京师的吐蕃使者一群人拦住杨国忠,要求解决外国使节吃饭问题。军士们见状,就借此机会,扬言道:“杨国忠勾结外国使节,妄想图谋不轨叛国。不能再让叛国贼子危害国家了,一个安祿山就已经把我们害得背井离乡,抛弃父母儿女,受了妻离子散的窝囊罪。绝不能还要让杨国忠这奸臣贼子再得逞。”
于是有士兵就朝杨国忠开弓射箭,中箭的杨国忠摔跤在地,惊慌失措地爬起来,还想逃脱。被穷追不舍的军士赶上砍倒在地。同时他儿子还有妹妹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因平时专横跋扈也被士兵们杀害。 御史大夫兼置顿使魏方进出面干涉道:“你们怎么可以随便杀宰相。”
话音刚落,就被身后气不打一处来的士兵一刀砍了头。另一个宰相韦见素,见此情景,胆颤心惊,因平时办事拖泥带水,这时也被士兵追着喊杀。
他吓得大喊大叫起来:“杀人了,杀人了,救命呀!救命呀!”唐玄宗听到外面嚎嚎大叫地喊救命,知道已经出事了,他出来劝阻到:“众位将士们,消安勿燥,现在大敌当前,怎么可以互相残杀起来呢?”
接着吩咐高力士道:“你去问明原因,并安抚士兵们,”
陈玄礼直言不讳地说:“宰相杨国忠祸国殃民,已被愤怒的将士们杀了,他的妹妹杨玉环,杨贵妃不可以再供奉。愿皇上割爱正法以安军心。”唐玄宗方如晴天霹雳,一时天昏地暗,玄宗怎舍得自己的美人,当面他没有反对,只好拖辞道:“此事容寡人思量一下再自行处理。”
将士们见箭以上在弦上,刻不容缓。京兆府司录参军韦谔进言道:“今众怒难犯,愿陛下速决。”
玄宗知道想拖延下去不行了,就乞求道:“贵妃常居深宫,怎知国忠祸国殃民?” 高力士便直截了当地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们已经诛杀了她的哥哥杨国忠和他的兄妹们。贵杨贵妃常在陛下左右,将士们怎能自安。将士安则陛下安矣!愿皇上思之。免将士们疑虑,才是当前首要任务。”
玄宗看到自己身边最亲信的人,如今都不站在自己一边,帮助自己说话了,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他也深知“将士安,则陛下安之理。”
只地摇摇晃晃来到杨贵妃身边,老泪纵横地无语以对地傻傻地看着自己的美人杨玉环。
杨贵妃知道了目前的情况,也是泣不成声地对玄宗说:“是我这个红颜祸水,耽误了皇上亲理朝纲,认贼子安祿山为儿,招来贼儿安祿山的叛乱。是我断送了大唐的盛世华庭,让大家受苦了。”唐玄宗也哭泣地说:“爱妃别这么自责了好吗?我也有过,是我没有明察秋毫,唯才是用,才导致今天的苦果。”
杨贵妃安慰地说:“皇上别谦让了,莫过度悲伤!大唐还需要你,我死不足惜。臣妾有负圣恩隆宠,有负百姓所盼,今也唯有一死以谢天下。但求大唐社稷得安,愿皇上保重龙体,它日重返长安,能慰我九泉之下的亡灵,臣妾就心安理得了。”
唐玄宗听了更加悲哀无比地说:“爱妃能识大体,顾全大局,寡人唯愿爱妃善地受身,来世长生殿再相逢。”
就在俩人难舍难分的氛围下,再将士们的催促下,高力士执行了缢杀杨玉环于佛堂前梨树下。杨贵妃刚断气,南方进献的杨贵妃最爱吃的荔枝刚巧送到。玄宗不得不长叹一声,泪如雨下地用荔枝祭祀杨贵妃。
六月十五日,马嵬兵变平息后,唐明皇李隆基准备从马嵬出发前往成都。因这时周围的官员大部分各自逃散了,剩下的人马在是否还要前往成都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有主张前往河西,陇右,有主张前往灵武和太原的还有人主张回长安。 自然,回长安是不现实的,能回去,何必出来?没有强大的军队是打不回去的。高力士上前说:“太原接近安祿山势力范围,朔方接近蕃域,不安全,陇右,河西贫乏,物资供应困难。剑南成都虽然地窄,但土富人繁,表里江山。内外险固,蜀道可行。”玄宗觉得有理,还是决定前往成都。正出发时,当地百姓对唐明皇畏敌弃京城而逃,极为不满,逐拦道质问道:“京城,皇宫,国家之根基,陛下之家。今舍此,欲何去?” 玄宗面对老百姓这种尖锐的责问,无言以对。就叫太子李亨安抚百姓,自己先行而去。 众人拦不住唐玄宗,只好又向太子李亨道明生死攸关之道理:“至尊既然不肯留下,我们愿随殿下东破叛军,收复京师。如果你们父子都去了成都,谁来做中原百姓的主人。”
一时间,太子面前站满了数千人,太子沉思了片刻说“我身为太子,国难当头,没有推卸的理由。为人子者,应当以孝为先,必先请示至尊再作决定。 这时,建宁王李炎(太子李亨第三子)与宦官李辅国拉着太子马劝道:“逆贼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叛军烧决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让于贼寇。人性既离,不可复合。人心民意可谓呀!不如收集西北守边之兵,把在河北敌后作战的郭子仪和李光弼招回,共商决策。还有奴娇公主远嫁回回纥国,它日,叶护必会领兵马来助。到时也好和他们会合,共举东讨叛军,收复俩京,再安社稷,宗庙毁而复建,然后再迎接至尊回京,岂不是大孝大忠吗?何必纠缠暂时父子孝情。”
广平王李俶(太子李亨长子)和为首的将士也赞成这样。太子李亨面对众望所归,就接受了大家的意见说:“至尊曾封我为遥领朔方大使等职,虽然没到过哪里,但对哪里的驻军将领还是略有所知。”
李俶高兴地说:“父王那就再好不过了,你对哪里有影响力做基础,正好能树立起你的威望,为反攻创造人和的条件。”
太子李亨欣然上马带领他的随从和依附人马和唐玄宗分道扬镳,队伍朝灵武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