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便起身离开了正屋。
等走出去片刻后,才回身对窦嬷嬷说道。 “夫人大约没吃饱,你让小厨房看看,做些她平日爱吃的送去吧。”“是,老奴记下了。”
窦嬷嬷对于将军会主动关心少夫人的一切举动。 都很满意。 要知道,他如今也快三十了,还连个后都没有。 武将人家,最忌讳的就是这个。 所以,窦嬷嬷巴不得按头让将军和少夫人早日圆房。 而小主子也能快点出世。 但她也明白,将军和少夫人都不是那会委屈自己个的人。 因而,还是水到渠成好些。 所以,任何能有利于增进她们夫妇感情之事。 窦嬷嬷都乐意至极的去办,且还要办得漂漂亮亮。 话落没多久,就见何管家迎面走了过来。 先是对着商霁恭敬的行礼。 而后便说道。 “将军,七少爷过来了,说是要见见您。”
商七郎? 他可是韦夫人最心疼的宝贝小儿子。 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举人身份。 商霁记得自己离京的时候,这位商七郎已经拜了大儒明夫子为师。 眼看进士及第就在眼前。 大好的前途,可是让韦夫人一脉人人都骄傲不已的。 他怎么会突然跑来,这个与韦夫人向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东苑寻自己呢? 沉默了片刻,商霁就低声说道。 “让他去花厅等着吧,我即刻过去。”
“是,将军。”
东苑的花厅,许久都不待客了。 上一回启用的时候,还是一年多以前。 自打三房五房在东苑众人身上讨不得什么好以后。 便不怎么来了。 偶尔有事要说,也是直接打发下人过来。 因此,用不上花厅待客。 但即便如此,花厅上下洒扫的还是很干净的。 商七郎在里头刚喝了一口香茗。 还未来得及感叹茶香四溢呢,就见商霁走了进来。 一身威风,八方臣服。 果然是征战多年的大将军。 这气场,足以震慑任何人了。 与商霁比起来,这商七郎倒是有些显弱。 毕竟他未来要走之路乃是文官清流。 自然是比不得日日都要动刀动枪的商霁魁梧健硕。 或许是长年累月的泡在书案面前。 因此,整个人透着一股清风朗月的儒雅气质。 只不过因为才十六岁,所以还不显多少鹤立之态。 但若是细细的看,就会发现他眉眼间多有平和。 这种沉稳不失大气的性格和态度,倒是在年轻人中少见。 商霁对于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以前的那个稚童模样。 现在忽然这么一看到,神情中略有波动。 反观商七郎,眼神和嘴角处更多的则是欣喜。 整个家中,若说还有人是真心实意的盼着他归来。 大约就是这商七郎了吧。 虽为不同阵营。 但这么多年,他与商八妹的关系,倒是还不错。 因而,跟着商八妹张口就喊道。 “六哥。”
“嗯。”
商七郎倒是想要与商霁多亲近亲近。 但是在听到商霁那淡漠的回答之后,便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一则二人的年纪相差颇大,二则生存的环境也不大相似。 硬要说起来,也没什么爱好和话题可以闲聊。 所以,他叹息他的,商霁看在眼里,不为所动。 “说事。”
一句话,亲疏立见。 商霁还有许多的军报未曾处理。 所以没多少时间和商七郎耗在这儿谈颂春秋。 无奈。 商七郎苦笑一声,随后便开口说道。 “今日本是六哥回家该好好吃顿团圆饭的日子,只可惜家里头不得安宁,扰了这份喜庆,所以做弟弟的特意送了早前准备好的贺礼过来,庆你平安归家。”
说罢,商七郎就将放在八仙桌上的盒子递了过来。 那锦盒从外头看,做工倒是精致的很。 只不过看不到里头是什么。 商霁淡定的坐着,并未打算伸手去接。 反而是他身边的罗原一个箭步就走上前去。 接过了盒子。 并朝着商七郎的方向点了点头。 全程,商霁都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见此,商七郎有些难过。 “六哥,不打开看看吗?”
这里头放着一本失传多年的兵法孤本。 可是费了他好大功夫才寻来的。 他原本还期望着看到六哥欣喜的表情呢。 却没想到,人家竟然都不打算看看是何贺礼。 听到他这话,商霁也没什么反应。 只淡淡的说了句。 “是什么?”
“此乃兵法孤本,我寻了好些日子才寻到的,想着六哥定然会喜欢!”
“嗯,多谢了。”
语气淡淡的,仿佛跟平日吃饭喝水一样的寻常。 商七郎心中多有失落。 但他也知道,自家六哥的性子从小便是这般样子。 所以,也就不强求。 调整了心态后,就扬着笑的说道。 “咱们都是一家人,六哥不必与我这般客气的。”
他说完这话,就见商霁不接话了。 而且身上透出的冷意愈发明显,兼有撵客之态。 商七郎心中也不是滋味的很。 最后还是咬牙打破了这一沉默的僵局。 眼中带着些无奈和期盼的说道。 “六哥,我虽与你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顾氏夫人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常去探望她的,且你我到底是同一个爹,不必闹得如此之僵的。”
商七郎对于这位长他十几岁的哥哥。 既有崇拜,也有害怕。 对于母亲纵容三房五房的叔伯祖父母们在后宅闹腾一事。 他也觉着不妥。 可到底是自家母亲。 许多话,他这个做儿子的规劝起来也是收效甚微的很。 他将来要走文官之路,自然清楚家族之力有多重要。 倘若真的因为过往之事,四分五裂。 只怕日后商家也未必能在朝中继续这份如日中天。 所以,他今日才大着胆子的来走这一趟。 却没想到,他所说之话,却无人接盘。 眼见六哥商霁嘲讽的看了他一眼,而后便开口质问道。 “七弟莫不是顺遂日子过多了,便瞧着人人都该如你这般品洁高尚吧?”
“我顾氏一门为国捐躯的时候,这院中之人是如何编排他们的英灵的?”
“我大哥和母亲也接连丧命的时候,韦夫人又是如何以妾扶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