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梁国的宰相府,一处后院的相膳堂,占地面积竟如此惊人。
走马观花,我和女厨师竟用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转完。 但对整个相膳堂的院子结构,有了大体的了解。 这个相膳堂,应该是由三部分组成,如果从高处看就是个“工”字形。 最前面的部分是三层的楼房,全部是木质结构。 是何相所有门客就餐的地方。 在一层就餐的,是已经在朝廷上就职的大臣。 据胖厨师讲,在这层餐厅吃饭的,基本上都是职务级别比较高的。 在这里吃饭,不用自己掏钱,全部免费,至于经费哪来的,女厨师没说,我也没问。 可是,在这里吃饭的大人们职务再高,也都是何宣丞相推荐到朝廷做官的,所以他们仍然是相府的门客。 那么第二层是一般的门客。 这些门客多是没事做,没有工作,就在相府闲着,白吃白喝。 有的也在朝廷做官,但做的一般都是小官,也就是中下层干部。 一层和两层不但在菜品上有的区别,就是在就餐的桌子上也不一样。 一层的桌子都是那种单独的,小小的,矮矮的长条桌子。 每天中午开餐前,每张小桌子上都有人提前摆好了吃食,七天不重样。 而二楼的桌子,都是整体的长条桌,一行一行地并列排着,上来就餐的门客,会排成长队打餐,然后端着自己的吃食,在长条桌两侧就餐,像大学或中学那种餐厅一样。 女厨师领着我走到这的时候,说, “你呀,你将来可能就会成为这一层餐厅的厨师,你会在这里做菜,这就是你的主战场。”等我们走上三楼,眼前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在四个篮球场那么大,举架能有15米高。 大厅两侧还有一圈小窄道。 让我看来,有点像苏州的回马廊结构,这样的建筑应该是很有讲究的。 我没有看懂这个空间是做什么用的,也没问。 何相府绝不是一般的地方,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这是临来时,姚大人特意交代自己的。 相膳堂从南向北的第二部分就是厨房部分,也就是灶房部分。 灶房也是分为三层。 胖厨师领着我穿过一层厨房的时候,那些厨师们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来回穿梭,忙得汗流浃背,不亦乐乎。 向北穿过厨房,路过花园,再经过一条弯弯的小河,那是一条冬天仍有水流的小河。 通过小河就来到一个独立的院子,前面也是三层楼房。 一层就是刘半程所居住的宿舍,东面的一半是宿舍,西面的一半是库房,库房的一侧,是厨师们淋浴的地方。 沐浴的地方,有男浴间,也有女浴间。 我觉得,男女浴间挨在一起,有些不妥。 让人怎么想都有可能。 不过,我没有想到古代官员对厨师的考虑,还算全面,跟现在的差不多。 浴间非常有必要。 要不然厨师忙活一中午一身汗,自己不舒服,做出的饭菜质量也会受影响。 但是,最后这栋楼的二楼和三楼,女厨师就不让上去看了。 她说, “这里边以后你会了解的,今天没时间,就这样吧,你先回去休息,中午我领你吃饭,我到前台去看一看,因为这时候已经开餐了!”
我望着女厨师离开的背影,觉得这个女厨师心眼儿还是不错的,至少给她给自己介绍整个相膳堂的全貌。 而且她在领着自己转的时候,经常会用眼睛的余光来瞄自己,我就是装着不知道。 每当有厨师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厨师们对女厨师都点头哈腰。 说明这个女胖厨师在这里面还是比较有威望的。 尽管胖了一点。 等送走了女厨师,我就顺着走廊,想回到自己的房间。 等快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我发现房间斜对过的房间有些喧闹的声音。 里边好像不止一个人在嬉笑,还有锅碗瓢盆的动静。 正当我想要经过的时候, 门,突然开了。 一个矮个的瘦瘦的人探出头来,意思是想看看走廊有没有人。 正好和我打个照面,对于我这个生面孔,三角眼厨师先是愣了一下。 “你,你是干什么的?”
我也没有直接回答, “我是新来的厨师,昨天刚报到!”
“是吗,是谁把你调来的?”
我知道有很多话,不能对谁都讲,临行前姚大人曾经说过,何相府的后厨,人际关系很复杂,小心为上。 我顺嘴就回答, “我是自己应聘来的!” 这个三角眼的厨师,皱了皱眉说, “什么叫应聘!”
我笑着说道, “应聘,就是你们这儿招厨师,我报名就来了!”
说话间屋里又探出两个头来,一个圆脸,一个方脸。 他们三个人探出头来的高度,一看个头都差不多。 这两个人也是从上到下把我打量一翻。 “好吧,既然你是新来的,来吧,喝两口吧,请进屋!”
我没法推脱,半推半就地被拽进了屋。 我一看,这个房间的结构跟自己的房间差不多,也是有一张床,一个小桌,不过是四把椅子。 加我正好,小桌子一边俩人。 只见桌子上有花生米,有一盘凉菜,六七个猪蹄儿,两坛子米酒。 这种米酒我在原来单位喝过。 酸叽溜的没有多大度数,可喝多了之后,后反劲儿。 我就纳闷了,这个时候正是中午,按照自己对行业规矩的了解,中午的时候正是厨师们最忙碌的时候。按理说,何相府应该是管理森严,很严格,很规范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此时,这三个厨师会在自己的宿舍喝酒,让人搞不明白。 三角眼厨师看出我的疑惑。 “这不,也啥没事,大中午的,一百多厨师也不差我们仨,我们哥仨就想在一起喝点小酒儿。”
“以后呢,咱们就是邻居,没啥事儿弄点好吃的,就喝点酒,聊点人生。”
“人活这一辈子,要及时行乐才对,别憋了把球地让自己不愉快!”
唉,我觉得这几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正和自己想要的,想在这块儿生活的态度基本一致。 三角眼又说,“来吧!还瞧啥,整两口!”
“中午也没有人来检查!”
我说, “好的,那我就不客气了,整两口就整两口!”
就这样,你一杯,我一盏地就开始喝了起来。 不过这三个人边喝,边聊,还是拐弯抹角的,想问一下我是干啥的,怎么来的?原来干啥了,还有什么会做什么菜,做什么菜最拿手?等等。 我就是绷住一个原则,一顿糊了了,一顿敷衍,尽量不说实话,因为不知道他们这三个人到底对自己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坛米酒喝光了,之后再来两坛。 一直喝到下午3点左右,我困了,眼睛睁不开了。 因为这几天从姚府又到相府,加之他刚到梁国的时候,被人家一顿痛打,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 所以就累了。 于是他们仨继续喝,自己回到宿舍脱了衣服,倒头就睡。 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这时就觉得有人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