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夏长青真的很期待能跟着李广学习武艺、谋略这些技能,毕竟都重生到了这种世界,谁不期待那些金戈铁马的展开啊?
关于学习这些技能要吃的苦,夏长青多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别的不说,单说学武,也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怎么着也要个十年上下。 只是,夏长青没有想到,从自己入睡到被李广薅起来学习,只经过了不到两个时辰。 “李将军……” “请殿下注意,从今天开始,你要称呼我一声夫子。”李广一边把夏长青从他温暖柔软的床上拉起来,一边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丝毫没有讨价的余地。
“好吧,夫子。”夏长青内心叹了口气,暗暗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你可知道,现在甚至还不到寅时......”
寅时,意味着在前世不到凌晨四点钟。除了赶飞机赶火车,夏长青还从来没见过谁会在凌晨四点左右起床。 不,那个因为乘坐直升机出了意外的篮球巨星除外。 “雍王殿下,在这个时间,朝中的各位大臣已经准备起床去参加朝会了。”李广摇了摇头,有些看不惯夏长青的懒散。“您以后也将是为了大夏自强不息的人,万不可如此怠惰。”
夏长青看着李广那不可辩驳的眼神,一阵无语。朝中大臣每天此时上朝辛苦这夏长青也能理解,可相较于那些大人,现在自己(这个身体)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现在每天让我睡不饱,我要是长不高算你的! 当然,夏长青自然不可能真的和李广讨论什么现代营养学,毕竟讲了他也听不懂。、 好在大夏皇宫里没有专门的演武场,而京城禁军的演武场也不太适合夏长青学习武艺,所以经过李广和夏嘉良的商议,最后决定让李广每日骑马带着夏长青前往皇城后山的一处僻静之处学习文韬武略。 这就意味着,在李广骑马的过程中,夏长青可以稍微眯一会儿。 然而夏长青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打算。这个时候大夏的道路系统并不完善,虽然皇城惠阳里的路都是青石板路,走起来很顺畅,但出了城之后的路则全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别说是假寐了,说不定一个不小心还能从马背之上摔下来。 夏长青现在痛苦万分。早知如此,当初不如找个酸腐儒生当夫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以后我一定要把这破路全修好! ...... 半个时辰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李广也看出了夏长青现在精神萎靡,所以也没有可以加快速度以免显得颠簸。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一处幽静、远离城市喧嚣的竹林小院。 “雍王殿下,您看,这里就是老夫以前习武的地方,您看到的这处凉亭,将来也会是您练武的地方。”
李广指着小院里最中间的三间相连的竹屋,对夏长青说道。 “有劳夫子了。”
夏长青被李广扶下马,四处打量着这个小院。这个小院其实离大夏皇城惠阳不远,但这里安静,整洁,令人心旷神怡,完全没有惠阳里面那种嘈杂的感觉。 小院的外面是一片竹林,透过微微泛起的晨光,竹子那苍翠的眼神便映入眼帘,虽说不如御花园中那般姹紫嫣红,但也足够养眼。很难想象,在离惠阳不远处的皇城后山之中竟然会有这么一座竹林小院。 而在另一边,这是一排武器架。在那上面,长枪短棒、斧钺钩叉那是应有尽有。看见这些东西,夏长青的眼睛一亮,早起带来的痛苦在此时一扫而空。 要是这些兵器自己都能学到,那自己这求学之路看来也不会太过无聊了。 “这间别院是臣加冠之年先皇所赐。虽然自己在城中也有住所,但在闲暇之余,臣还是会来这里巩固武艺,缅怀......故人。”
看着夏长青一直在打量自己的这件小院,李广心中也是一阵自豪,向夏长青作者介绍。虽然先皇在世时经常赐予有功的大臣宅院,但能让先皇赐予这间在皇城后山的宅院的,只有李广一人。
只不过,李广说到缅怀的时候迟疑了一下。 夏长青对此倒是不介意,他只是单纯的喜欢这间别院,喜欢这间别院的氛围。 “等我到了及冠之年,本王也要在雍州城外盖一间一样的别院!”夏长青又看向院外的竹林,心头荡漾。 “还要在这别院之外栽种一片竹林。”
若是说夏长青最喜欢什么植物,那势必是竹子。竹子长而青翠,真合夏长青的心意。 前世时,夏长青曾问过自己老爹这名字的由来,老爹也说,是看见了医院外的竹子,才这么给他取的名。 “殿下要是想在雍州城外盖一间同样的别院,臣信。但要是想种竹林,那便有些异想天开了。”
李广笑着摇了摇头。“雍州地处塞外,苦寒之地,别说竹子,就是松柏、榆杨都难以成活,何况这竹子?”
夏长青转头看向李广,面庞虽然稚嫩,但却带着一种难言的坚定。 “本王相信,人虽有命,人定胜天。本王说能种,那就一定能!”
还来不及李广反应,夏长青又扭过头去,看着眼前的这一片竹林。“倘若本王能让雍凉这苦寒之地变得沃野千里,让雍凉百姓变得安居乐业,何愁种不出这一片小小竹林!”
李广一时愣住了。 大夏皇城继承前朝,均是选择惠阳这座百年古城。但无论是有着四百年国祚的前朝,还是历经三代,国力蓬勃发展的大夏,所有人只当雍凉是拱卫惠阳抵御外敌的前线,还从来没有人会说出让雍凉之地变得沃野千里这种话。雍王殿下这么说,怕不是因为年少无知。 否则,谁有这么大的口气能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李广还是对眼前的这个孩子产生了一丝敬重。 连这雍凉这么贫瘠的土地、这么穷苦的子民都不愿意放弃,哪怕这是因为年少无知,但依然可以看出他的仁爱和对大夏的忠诚。 只希望,他会是一个可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