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分为上村和下村,12年的石头下村还是有很多人的,南河滩其实是98年发大水留下来的“遗迹”,差不多贯穿了整个新城所管辖的地方,当然此时的河滩,只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和冲水留下的痕迹。不过,南河滩哪怕没有水,却一直是石头村小孩子最爱的乐园,奇形怪状的石头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吧。
南河滩在下村的南边五十米,其实对于满打满算不满1000口人的小村来说,方圆不过1000米,所以半个烟的功夫就到了南河滩。 一路上,父亲的愁容还是未曾去掉。 何宇看着父亲说道:“爸,我知道你其实还是不赞成我的这个选择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和你好好解释解释” 何父打断了何宇解释,孩子南河滩这个你陌生,咱家的南地(何宇家分的南边的地,简称南地),你也肯定知道。你和你哥都从小就开始下地。所以农民的辛苦你是知道的。 爸妈那个年代,没吃的没喝的没穿的,吃一顿白面馒头,就像饿死鬼转世一样。 面条就更别说了,一年吃一顿应该就属于幸福了。 你爸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个礼拜一毛五分钱,这就是一个礼拜的生活费,够吃吗?如果说吃饱,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真饿了怎么办,倒立,以这种方式让自己那种饥饿的感觉有所缓解。 归根结底还是穷啊。 小宇,你看看那脚脖高的玉米苗子,它看似现在青青绿绿的,但是除麦根,半夜里浇水,撒肥料,后期还有很多很多,才能最终收获那一点点玉米,可能还不如很多人一天所获。 农民,这个时代的遗憾,这个职业也代表了一个阶层。 你哥,初中就放弃了学习的机会,而你不一样,父亲希望你可以,走出石头村,走出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县城,虽然你年轻,看似有试错的机会。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你永远记住,年轻人,试错机会有没有。 有,但是绝对不包括我们,因为,你一旦犯错,将没有扶手,支撑你起来,你明白吗?孩子。 听着父亲的苦口婆心,何宇真心的佩服自己的父亲,如果自己不是重来一世,父亲的这一番教育,完全贴合了很多底层阶级人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好,但是阶级的改变却难如登天,一个家族阶级的改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努力,才有机会有可能完成阶级和身份的变革。 没办法,这就是社会的现实,无关社会制度,有团体的存在就有阶级的划分,但是金字塔的理论永远不可能消失,那塔尖永远只会是极少数的人,而塔底才是众多的众生相。 短暂的安静,何宇认真的看了看父亲说道:“爸,我明白您的意思,更明白您的苦心。您的这些话我更是极为认同” 从小到大,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家比较穷,但是我知道,不管是我,还是我哥,你们都给与了我们最好的保护。更是尽可能的给与你们最大能力的呈现。 但是孩子们终究会长大,受保护的不应该一直是我们。而你们也应该转换成被保护的角色。 一路的学习,特别是经历过本科的高等教育,它给与我的不仅仅是一张证明,更是对社会另一个层面的认知,更让我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从小山村的扭扭捏捏,到近期摆摊的大方得体,学习的成长不仅仅能体现在那白领职场,而大社会的熔炉,也是学成后最好的验证。 我希望用肚子里的墨水,去画下自己的一片事业,你和母亲给与我们舒适的成长环境。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你们的自由老年生活。 创业也一样是工作的另一种体现,只不过有原来的找工作平台,到现在为自己创造平台。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让何父的愁容逐渐消逝,让父子之间的交谈更为轻松。从刚开始的解释与抚慰。到后面父子相互之间的探讨。 晴朗的天空下,父子之间的嘻嘻哈哈,这散步于田间的身影,格外温馨。 石头村的下村算是树木最为密集的地方,散步在乡间小路之上,微风吹着小径旁边的杨树索索作响。 这恬静的乡间小路,在后世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曾一度是人们最为喜欢的场景。 说服了母亲,父亲也释然何宇的选择,这样的结果,何宇极为开心,父母的恩情,一辈子无法偿还,何宇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琐事让父母去承压。 12年的石头村是不好的,雨季的时候,会让它的土变成最为天然的水泥,小石头村比较独有的特产。 12年的石头村是最好的,满足了温饱的山村小巷还保留着那份绿意的美。 此时的何宇觉得回辉城后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买个相机,他希望用照片记录成长岁月里,这份乡愁那独有的美。 用此时的胶卷去记录那无法回去的过去。何宇不想等多年过去,再去回忆,只剩下那模糊的记忆。而那恬静的小山村再也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