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应该是那无上武道。“叶寻缓缓说道。
武宣心神震动,望着叶寻,沉思良久。 ”你区区灵气境,如何帮我追寻那无上武道。“ ”我授习你灵气入武,在正常情况下,你可步入那武力之境。“叶寻闻言道。”在这个时代下,你没有强大的背景,没人会愿意助你突破那桎梏。“
”你就不怕我习得灵气入武之后不为你做事?“武宣又问道。 ”那样的话就当我遇人不淑吧。“叶寻耸了耸肩。 ”既然你已知我了无牵挂,仅仅在书院有个身份,你愿意授习我武道,我便追随于你。“武宣看着叶寻如此诚挚的面容,心中思量许久道,”叶少。“随即半跪于地。 ”你这是做什么?“叶寻见状急忙扶起武宣。 "既然你如此信任我,我自当有所付出。"武宣理所当然的道。 叶寻望着武宣,久久不语,最终说道: ”好一个士为知己者死。“ 武宣闻言眼中精光闪过,嘴里重复了一遍,血液不由加快的涌动。 好一个士为知己者死。武宣心中暗道。 ”先回去吧,待回屋之时你跟我同行。“叶寻抱住了武宣,重重地拍了拍武宣的背说道。 武宣对叶寻的举动眼中闪过异色,随即心中暗流涌动。 武宣重重的点了个头。 二人随即往回走。 随意找了个借口之后,二人回到了课堂。 在结束本次授课之后,秋梨月找到了叶寻。 “秋师姐,我正要你呢。”叶寻见秋梨月找到自己,正欲起身道。
“嗯?”秋梨月语气微冷,轻哼道。
叶寻的起身动作僵住,勉强的笑道:“梨,梨月。”赵枫闻言扭头观望,叶寻的后桌几人也不由看了过来。 秋梨月面色稍缓些许,偏了偏头,示意叶寻出去,随即便走出了学堂。 叶寻急忙跟上。 “枫哥,你说叶哥和秋师姐最近往来是不是有些密切啊?”
赵枫后桌的男学子道。
“那当然,叶哥不是武斗全班第一吗,秋师姐自然要多向叶哥学习啊。”赵枫解释道。
“不对啊赵哥,原先武宣第一的时候,也不见秋师姐与之同行交流啊。”另外一名学子提出疑问。
众学子纷纷附和,不由都看向坐在角落的消瘦身影。 赵枫不停摩挲着下巴,面露思索之色。 “你刚刚找武宣那根木头出去干嘛了?”在一处无人的角落,秋梨月靠着墙,一副你休想骗过我的表情。
“没什么,我让他好生修炼,到内门再一决高下。”叶寻摇了摇头道。
“真的?”秋梨月面露疑色,一直盯着叶寻的眼睛。
"我能骗得了你吗?"叶寻陪笑道。 确认叶寻眼神并无异样之后,秋梨月得意的勾起弧度。 “说吧,你要找我干嘛?”秋梨月此刻心情正好,随意问道。
“三日之后的书院任务之行,我想让雪儿姑娘一同前往,不知可否?”叶寻询问道。
听闻李雪儿,原本勾起的弧度被秋梨月压下,面露不善道:“为什么要带个拖油瓶?”见此,叶寻也只好将李雪儿的身世以及自己与李雪儿认识的缘由交代出来。 秋梨月闻言也不禁神色黯然,对李雪儿的敌视淡化的不少。 “人生地不熟的,我自然不放心让雪儿姑娘一人呆在此处。”
叶寻苦口婆心的劝解道。
听到叶寻称李雪儿为雪儿姑娘,秋梨月心中也有些小得意。 “那好吧,我晚些时候会跟灵儿说的。”秋梨月同意道。
“多谢。“叶寻行礼谢道。 二人随即返回课堂,又是同样的理由,台下坐着的学子看着叶寻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谎,嘴角都不由一抽,就连武宣听到叶寻说出与方才相同的理由时,都抬头看了看叶寻。 ... 夕阳,落日余霞,金光肆意,极为耀目。 叶寻领着赵枫以及武宣二人回到自己的住所。 让叶寻惊讶的是,在自己住所不远处,有一身着白袍的中年人盘膝闭目,身体周遭隐有光华流转,让人不得不注视此人。 ”雪儿姑娘,那位是?“叶寻疑惑的问了正在清扫落叶的李雪儿。 ”他说是你来找叶公子你的,他还说他是你老师的友人。“李雪儿见叶寻下课回来,面露喜色,答道。 ”我老师的友人?“叶寻愈发迷惑。 ”咳咳咳。“赵枫清了清嗓子,对叶寻说道,”他就是秋山书院院长肖山肖院长、“ 听闻此话,叶寻三人面露惊色,李雪儿最甚。 叶寻看了看李雪儿,遂即向那位闭目凝神的中年人走去。 在几人不知该如何开口之时。 叶寻眼珠一转,遂即行礼。 礼毕之时,肖山缓缓睁眼,打量叶寻。 长相不算出众,身材也有些许瘦弱,身着书院的院袍,并无任何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要真说有的话,那便是他那双稍微好看的双眸了。 ”你就是叶寻?“肖山朝赵枫微微点头示意,随即问道。 ”学子叶寻,见过肖院。“叶寻再次行礼拜道。 ”学子武宣,见过肖院。“”学子赵枫,见过肖院。“ 李雪儿不知如何介绍自己,只得随几人一同拜礼。 ”你送给青山那首送别诗,可是让我羡慕到了现在啊。昨日你又送了成老一首咏竹,不知我这院长什么时候才能收到你送的诗文呢?“肖山笑道。 听闻叶寻送了两首诗给两位老师,武宣以及李雪儿都不由看了看叶寻。而赵枫知道那首送给李学士的送别诗,但又听到又有一首咏竹,也不由看了看叶寻。 叶寻闻言不由苦笑道:”学子拙作,让肖院见笑了。“ 肖山摇了摇头看着那天边的夺目金光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真好。“ 此时的青山,该到北面边境了吧,他这样的人,确实在何处都不会缺少知己。肖山这样想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三人在心中纷纷重复念了一遍,心中不由震撼。赵枫即使无数次在心中念过这一句诗文,心中的震撼不曾减过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