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应,是真的没想到这一层。但,仔细一想,他就知道,宋时蕴说的才是现实。早就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怎么会允许船上有人先停船靠岸?宋思文思及此,又长叹一声,“他这也算是把自己坑了吧。”
“我最在意的不是这个。”
宋时蕴微微摇头,抬眸望向谢如故,眉心微皱,眼神有点冷,“我想知道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吸收男客的阳气?如若仅仅是为了赚钱,没必要伤害自己的财主吧?”
谢如故给她倒了一杯茶,才解释道:“这个,内监说,他也不太清楚。他说,自己只负责送人去出云庵,出云庵内的事务,都是轩慧师太自己处理的,包括怎么安排那些暗娼,怎么给她们定三六九等,怎么让她们保养,都是轩慧师太一个人的主意,他只负责收钱、介绍官员而已。”
宋时蕴紧皱起眉心,“他什么都不知道?”
谢如故颔首,“这方面,他很是诚恳地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至于轩慧师太是如何让那些暗娼吸收阳气,保持容貌的,他也不知道。”
宋时蕴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就算他一开始不知道,但见自己送过去的人,经年累月之下,面容没有任何的衰老,他怎么会没有任何起疑?”
谢如故解释道:“这一点,他倒是说过,他也曾经起疑过,甚至问过轩慧师太,但轩慧师太只说,她有自己保养的法子,不劳别人费心。”
内监当时就很好奇,也曾问过轩慧师太到底是什么法子。但轩慧师太说,这法子是一个独家秘方,她不可能告诉内监。内监还要靠着轩慧师太赚钱,加上轩慧师太又没给他折腾出来什么麻烦,他便没有追究下去。而轩慧师太办事很是牢靠,这些年出云庵一直没出过什么事情。也正是因为,那些人的容貌不会轻易衰败,内监也不用长期送人去出云庵,减少了暴露的风险。他还挺高兴的。本来以为,这件事能藏一辈子。可没想到,还是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得知京兆府尹和大理寺卿,带着出云庵的尼姑,在宫内四处探查。他就知道自己完蛋了,便想要赶紧逃跑,只要跑出去,拿到自己那笔钱,他就有办法,逃出生天,到其他地方隐姓埋名,继续逍遥在外。可是,京兆府和大理寺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有所准备,没给他逃跑的机会。“果然,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宋思文叹了口气,评价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宋时蕴却觉得,有些不对劲。虽然整件事看似说通了,可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二妹妹怎么想的?”
谢如故瞧见宋时蕴一直低着头,紧锁眉头,就知道她心内并未全然相信。宋时蕴闻言,抬头望向他,反问道:“你觉得呢?”
谢如故眨眨眼,“我如何知道二妹妹心中所想?”
宋时蕴:“……”放屁。从谢如故的反应来看,他明明就有所怀疑。宋时蕴不想和谢如故做口舌之争,便直接道:“有一点说不通。”
谢如故做了个请的姿势,静待下文。宋思文却忍不住问:“哪里说不通?”
宋时蕴抿了一下唇角,继续道:“说不通的点是,阳气这件事。济敏师傅说过,她感觉,轩慧师太利用那些男客吸收精气,但放在那些尼姑身上的阳气,并没有多少,她感觉大部分的,都被轩慧师太用在了别处。”
谢如故沉吟片刻,“这一点,可能是轩慧师太背着内监,自己在外面做了手脚。”
宋时蕴又蹙了蹙眉,“勉强说得通。但是,如若是轩慧师太自己的主意,她为什么要自杀?”
宋思文一愣,“那个轩慧师太自杀了?”
宋时蕴沉沉地嗯了一声,“自杀并不稀奇,或是不想被别人审判、受罚,或是害怕背后的罪魁祸首,可是轩慧师太自杀得太干脆了,我总觉得,她的自杀另有原因。”
谢如故单手撑着下颚,“证据呢?”
宋时蕴:“……”她低下头,“没有证据,就是我的感觉。”
但她也知道,她的感觉不是证据。这种事情,不可能只讲感觉。“还有一点,轩慧师太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她想要杀那些男客的方法,还是她自杀,举止一点都不像是修道之人,我也没有在她身上看见半点灵气,她根本就不像是会采阳补阴这种邪术的人。”
宋时蕴心里清楚,这种邪术一般人练不成。也很讲究天分。但凡是玄门中人,无论是正经道修还是邪修,只要修炼过,身上定然会有灵气波动。可是,轩慧师太身上一点也没有。单从她身上来看,她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根本就不像是,能够利用那些尼姑,采阳补阴的人。而内监,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被抓到。也证明,他并非有什么特殊本事,或是道修。他们俩都不是的话……那就只能证明,这件事还有一个幕后之人。或者说,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幕后祸首。“等等……”宋思文听明白了宋时蕴的意思,“时蕴,你的意思是,这件事可能还有别人参与?”
宋时蕴颔首,“嗯,我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而且那个内监被抓得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