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就是想通过显摆,从而达到什么目的。比如说一个男的,向一个女的显摆自己家多么有钱,自己多么了不起。他的目的不过是想通过显示自己的实力,从而能够俘获美女的芳心。但是小梁现在对郑淑叶真的没有任何目的性。他已经娶尽了天下美女。除了英子,世上任何美女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而且现在有了两个可爱的小狗,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如果还要对其他的女人产生非分之想,还要贪心不足,想去打野食的话,那真的是要遭天谴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上天对自己实在是太眷顾了。至于说他现在是为了在前女友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个在小梁身上更是绝对不会有。对于梁老板来说,他一直以来信奉的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到现在为止他想低调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产生虚荣心呢。小梁之所以把郑淑叶带到这个新的研究机构来参观,主要目的还是想让郑淑叶的思维能够稍微的活络一点。翻译过来用咱们的土话说,就是想让郑淑叶别那么轴,希望她能够听点话。想当初郑淑叶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小梁为了阻止郑淑叶加入遐思公司,可谓是煞费苦心。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示自己跟姓宋的是仇人,自己的老婆绝对不能到仇人的单位去上班。可以说什么样的说辞都用上了。但是始终,不但没能打动郑淑叶,反而让她反感,认为小梁太狭隘。那会儿逼的小梁没办法,跟母亲商量,让母亲装病。就是想通过母亲重病给郑淑叶施加压力,让她尽快跟自己结婚。只要结婚了,她成了自己的老婆,也许能够阻止她进入遐思公司。但那时候郑淑叶可谓是心如铁石,她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加入遐思公司是为我们国家的民族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她的这种奉献跟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她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那时候她觉得自己挺悲壮的。或者换句话说,她认为自己很高尚。只是对于小梁而言,他感觉一个人的语言有时候真的是太苍白无力了。面对郑淑叶这个一根筋,无论他说什么,郑淑叶都听不进去,反而让她反感。到了现在,姓宋的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郑淑叶绝对会后悔当初没听小梁的劝告。但是,她后悔不是因为觉得当初小梁说的都很有道理,也不会认为小梁,看人看事会有多么长远的前瞻性。而可能还会认为,当初小梁之所以阻止她,只不过是因为他跟姓宋的之间的恩恩怨怨。现在小梁把郑淑叶带到自己的研究机构,就是向她展示自己的实力。对于任何人,任何事,只要你展示出足够强大的实力,就能有足够强大的说服力。现在自己想让郑淑叶听话,能在周老跟宋其士的争端之中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那就要让她明白,当年的自己一点都不狭隘。当年自己并不是因为跟姓宋的有恩怨,这才阻止郑淑叶进入遐思公司的。而是因为自己真的就有很长远的前瞻性,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宋其士的人品和人格方面去考量。小梁新设立的这个研究机构,也在海东新区。就离东夏快运总部不远,小梁又建起一座研发大厦,挂牌是“东夏科技”。还没进去参观,光是看这座研发大厦的气派和规模,就让郑淑叶不由得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说道:“你就是一个个体户,搞研发弄得这么气派,比我们计算机所的研发机构可是气派多了!”
小梁淡淡一笑:“不要小看我是个体户,在搞研发方面,我可是比某些国有单位舍得花钱。”
这话说得郑淑叶又不得不深感惭愧。回想起她刚回国那会儿,小梁说他也想搞芯片,郑淑叶虽然赞佩他的情怀,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对他的这种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你就是个生意人,生意人的目的就是赚钱,什么赚钱干什么呗。好好的你搞什么芯片啊!芯片这东西,即使你投进去多少个亿,也许都听不到一个响儿。当然,那时候郑淑叶还不知道小梁的真正实力。她当时劝小梁不要搞这些投入大、产出小的项目,其实也是发自内心的为他好。现在她大致知道了小梁的经济实力,知道这小子太有钱了。再看看他不求回报的,一直在义无反顾的,大把大把的钱投到高科技领域。光是设在沪海的一个研发机构规模就如此之大,建设得如此气派。这让郑淑叶对比了自己所供职的计算机所,或者确切地说遐思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让她实在是感慨良多。自己当初抱着莫大的爱国情怀,本着为国货争光的美好愿望进入遐思公司。没几年的功夫遐思公司却是眼看着要堕落成外国芯片巨头们的打工仔了。可是小梁呢?似乎他才是真正有情怀的企业家!进入大厦,郑淑叶看到那些高级的设备,最先进的设施,心里感觉更酸了。或者说,想想自己供职的单位,即使不削减经费,跟人家一个个体户比起来,都已经很寒酸了。要是按照宋总的设想,砍掉研发机构绝大部分的经费,那——自己所在的团队那不就成乞丐团队了吗?郑淑叶忍不住问道:“你搞高科技项目,到现在不见回报,那你手下这些团队的待遇怎么样?”
说到自己的团队,小梁再低调,也忍不住露出骄傲的笑容:“跟你吹个牛行不行?可以这样说,但凡是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位于沪海的这座研发大厦的科技人员,待遇都几倍于国内同等水平的科研人员。咱们先不说具体的待遇,你先到我办公室,我给你介绍一下这里的人员组成。看看他们都是怎样的一些人!”
到了梁总位于科技大厦的办公室,梁总打开了自己电脑,给郑淑叶看一些自己手下科技人员的资料。东夏科技的人员组成,基本分为两类。第一类占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小梁这几年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的那些职业学校。通过几年的职业教育,发现其中的佼佼者,然后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擢升到沪海的东夏科技来上班。待遇那是相当优厚。第二类,占一小部分,那就是梁总在全国各地撒开一张大网,疏而不漏地去发现各种特殊人才。一开始,小梁收罗那些考师范落榜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然后个人出资在贫困地区建小学,让这些师范落榜生去贫困地区支教。除了要提高当地的受教育水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网罗特殊人才。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但是在某个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在梁总看来,这些孩子也许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除了通过自己手下支教的老师大量发现特殊人才之外。还有就是他专门成立一个网罗特殊人才的这样一个部门。不管是那些思想有个性,或者是在学习上特别偏科一类的学生。还是跟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格格不入的,被社会上正常人认为的神经病,其实就是些特立独行,喜欢搞创新的偏执型人才。这些都是梁总的最爱。有时候,大仓跟英子偷偷地自嘲,把自己称为是一个捡垃圾的。梁总最喜欢的,莫过于那些被家里人视为不务正业,被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视为精神不正常的研究型人物。这类人往往在学习上严重偏科,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敲敲打打干手工,搞发明。在旁人眼里,这个孩子上学不中用,家里的活啥都不干,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整天异想天开地想入非非。连个正常人都做不了,这个孩子基本是废了。但就是这种“废人”,却是梁总眼里的最爱。梁总吩咐过,只要发现这种奇人异士,必须要自己手下的骨干人物亲自去上门考察。等到过了手下骨干那一关,认为这个“精神病”确实有一定潜力。梁总就会亲自去见他,亲自对这个“精神病”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