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风水祖师,第二代易学、堪舆学的伟大传承者。“千载风尘,思尽躯命,以完全社稷、安主为效。斯义苟立,虽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其在檄文中写道。曹氏政权为数不多、且言行一致、没有争议的忠臣之一。自晋朝以来史学家们高度称赞的忠臣良将。(其倾家赤族,满门忠烈,幼弟随事军中,助兄征战,长子甸不顾个人安危,劝父起兵,次子宗有其父之风,孙子毌丘奥更是得到晋朝皇帝的重用,官至益州刺史。在“淮南三叛”中,观三任主要参与人的言行。王凌计划另立新君,与洛阳朝廷分庭抗礼,文钦、诸葛诞均有投降吴国,接受吴国官职委派以及乞邀东吴大军,入寇祖国的记录。毌丘俭作为抗吴多年的魏国东线边帅,独善其身,倾尽东南之兵,奋力西向,几乎以一州之力对抗司马氏控制的全国兵马。即便如此,仍预留士兵戍守边防,驻防家国重镇,不割地,不献城,不称臣,不妥协。不曾做出任何通敌资敌之举。魏帝曹髦在三次淮南事变结束后,连续三次下诏斥责诸葛诞,而未曾对毌丘俭下过批判,至少三国志魏书里面没有记载。无论出发点如何,观其言行,印证后世史学家们的定义,站在曹氏的立场来看,毌丘俭乃鞠躬尽瘁,忠心不二的忠臣毋庸置疑,观其一生,确有国士之风。)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
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后来,钟繇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大将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初平三年(192年),兖州牧曹操任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
于是商议扣留使者,拒绝接受曹操的诚意。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谋士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的功劳封东武亭侯。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