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朝败家子 > 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城墙

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城墙(1 / 1)

第一生产力,耕牛才是。没有农户不知道,一头耕牛对于一个家庭有多重要。而以大宋朝目前的总和国力,完全供应的起。杀牛犯法,那是因为耕牛稀少。人都吃不饱,哪有精饲料去喂耕牛。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农作物的不断普及,江南之地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而南方如福建路、广南东路以及广南西路等地,玉米等农作物也开始普及。有了粮食,人吃不完的粮食就可以用来饲养家畜。家畜多了,鸡鸭鹅,马牛羊,使得民间肉食不再是什么奢侈品。大多数百姓,只要肯吃苦,辛勤劳作,一个月吃上几次肉还是不成问题的。有了精饲料,就能将牲畜喂养的膘肥体壮。朝廷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改进耕牛的品种,从青海等地引进的耕牛和中原的耕牛杂交出来的黄牛,耐力更强不易生病繁殖力也增加。这使得,耕牛开始愈发的增多。而不杀耕牛这一纸律法,在千年的封建文明中一直都在延续。可到了如今,许多地方几成废纸。甚至于,许多富庶之地的酒楼,明目张胆的挂出白切牛肉、酱牛肉、牛板肠牛肝牛肚之类的美食。对此,地方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废除杀牛犯法的罪名。可是考虑到大宋朝的综合因素,朝廷一直迟迟没有批复。但是,照这样发展下去,取消杀牛犯法罪名也是早晚的事。上万头耕牛被送到流求,后续还有更多的耕牛运送过来。只要肯搬迁到流求的百姓,都可以免费得到一头耕牛。再富庶的朝代,那些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的百姓依旧贫穷。这就给了那些百姓们机会,听说流求那边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这种好地方,比呆在山沟沟里强多了。朝廷给的优惠实在是诱人,于是便出现了整村整村的搬迁或者整个部族一同搬迁的情况。大量的家庭搬到了流求,为台州带来了大量的人口。然而这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稳定,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效果。薛昆和毕昇升官了,薛昆成了台州府府尹,毕昇是台州通判。而石小凡,则成了流求路的经略使,掌流求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台州的镇南王府,薛昆和毕昇找到石小凡。二人做了官,可彼此却高兴不起来。看样子,他们这一辈子要呆在流求了。至于东京城,这辈子别想了。“驸马爷,那个台州城墙修建还是进度太慢。咱们安置过来的百姓有二十多万人了吧,可是百姓们还得开垦土地,还需耕田种地,能抽调的人手实在太少。这么大个台州城,修建城墙的进度慢的出奇。我和毕昇想出了很多办法,总是进度太慢。”

一旁的毕昇也跟着说道:“是啊驸马爷,这修建城墙的石料也缺。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而生产的混凝土也是人手不够。主要是运输是个大问题,产量倒是能跟得上。”

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说白了,“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或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这些材料易得,而且三合土修建的城墙历经数百年而屹立不倒。除此之外,还有石小凡在大宋朝发明的混凝土,对于修建台州城墙来说,原料并不算是难事。问题是,人手不够。作为将来流求岛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台州城一定要城墙坚利,城池足够庞大,将来可以依仗城池之坚防守御敌。大宋朝虽然有火器,可时代是在发展的。火器不可能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想让这个时代进步发展,后世之事谁也说不清楚。修建城墙,永远是最正确的方法之一。石小凡带来的大量的工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手。虽然迁移来了大量的百姓,可是百姓们还得种地耕田。总不能为了修建城墙,耽误了农耕。既然大宋要在流求设路,作为州府衙门的台州城就绝不能糊弄了事。石小凡想了想:“若是用机械呢,比如说塔吊、滑轮这些东西,或许应该能够事半功倍吧。”

薛昆和毕昇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一脸的懵逼“塔吊为何物?”

看样子,这些事又得石小凡亲自出马了:“好吧,这事我来处理。修建城墙的事不能操之过急,咱们慢慢来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极品万岁爷 大宋:刘备魂穿宋高宗 特工在唐朝纵横天下 春秋霸业木有感情的猫 三国大无赖吕布吕奉先 明末劫掠者 极品县令门前扫雷 满朝名臣,从太监到千古一帝 无限从龙骑士开始 跟着课文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