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没有理会紫璃,嬴政倒是大度,只要对方心里明白就行了,嬴政也不会硬逼着那汉纸承认自己输了,胜负有时候,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虽然,这样的想法,大家认为,像嬴政这种征战了天下的人,一定是非常在意胜负的!如果,嬴政不在意胜负的话,那么,他可能就不能一统天下了,可是,嬴政却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也是他当上皇帝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正因如此,《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才有这样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如下。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曰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以上是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所记载,原文大概意思如下。秦国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御史说:“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的国王。我认为这很好,因为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在太原反抗我们,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国的国王。赵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就派兵去灭了赵国。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不久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南郡,所以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国的国王,终于平定了楚地。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灭掉了他的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继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想要作乱,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我凭着这个渺小之身,兴兵诛讨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得出来,所谓人人口中的暴君,也没有做什么丧尽天良,赶尽杀绝的事,反而是留有活口,只是将其余六国的王俘虏了起来。而且,嬴政也几乎没有什么屠城的记录,在统一六国之后,人看也比较繁盛,而在秦朝末年的战乱中,人口倒是有大规模的减少。《史记》记载的离秦朝最近的两次屠杀,一次是长平之战,也就是秦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这场战争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在秦始皇嬴政出生之前。而史料记载,长平之战之后的一次屠杀,就是在秦始皇之后,秦三世子婴投降之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这两条屠城的记载,一是在嬴政出生之前,一是在秦后,天下大乱之时。当然,嬴政当上秦王的时候,也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当上皇帝也是刚刚天下一统的时候,他却没有屠城,却被人说做了暴君?综上所述,到底是谁三番五次的背信弃义,降而又反?要说秦朝比较大规模的屠杀,大概就是焚书坑儒事件了,估计嬴政被后世称作暴君,这焚书坑儒事件也填了不少油。但焚书和坑儒是两码事,甚至发生的事件都不是在同一年。其实,焚书事件这件事,是这样的,秦始皇事情,有一个职位叫做博士,博士就是负责议论政事和掌管礼仪的官员,嬴政时期有七十个博士,博士的领班叫做‘仆射’(射读作夜)。秦始皇三十四年,嬴政置酒于咸阳宫,举行国宴。正在群臣聚集在咸阳宫称颂秦始皇时,有个叫做淳于越的博士就显得很不识趣的样子。当时,嬴政正被群臣夸得舒服这呢,这里面,尤其是仆射周青臣夸嬴政夸得对地方,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周青臣说的意思是: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您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听了周青臣这句话,嬴政那可真是龙颜大悦!虽然周青臣这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嬴政也是很开心的,毕竟是国宴,嬴政开心最重要嘛!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个叫淳于越的博士最开始招欠了,史书上记载,正在嬴政高兴的时候,周青臣是这么进言的:“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淳于越的意思是: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给自己当作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象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淳于越这个行为,都不能算是背后议论人了,本来给上级打小报告就已经够讨厌了,而且,他还敢当着上级的面,向上上上级打小报告,这不是明摆着打周青臣的脸啊?而且,这淳于越顺带着,连嬴政的脸也打了。嬴政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周青臣是在拍马屁,用得着淳于越来说?不用说,淳于越着一席话与,管教嬴政龙颜大怒!虽然,淳于越在百官和嬴政面前,想要显得自己特别能耐似得,可能,这个淳于越熟哦这一番话,是为了想要在诸位博士中,显示出自己来吧。一般电视上不都是这么演的吗?一帮人众都在夸赞帝王,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和帝王唱反调的,往往帝王都会对这种人引人注目,而且,还会对这种人委以重任,但是,那只是电视剧啊!哦,对,淳于越的时代,还没有电视。不过,像这种在官场上屌丝逆袭的,当属人家李斯了!人家就是因为一个《谏逐客令》,成功引起了嬴政的注意,再加上人家李斯本来的才华,这才平步青云。可是,现在,嬴政可是不乐意搭理那淳于越,嬴政就把淳于越说的这番理论交由李斯和诸位大臣去议论。李斯进言:“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起万世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李斯还指出了:“入朝就在心里指责,出朝就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异说法以抬高自己,在民众当中带头制造谤言。”
李斯提议焚书,之所以要焚书,那还是因为,嬴政的政令使大家议论纷纷的,终究还是因为思想不统一,诸子百家各执其说,学术自由,官方号令难以实行,所以,唯有禁了那些私学才可,焚书正是防止私学的办法。李斯的这个提议,秦始皇表示赞同,所以,焚书这件历史事件就开始实行了。可是,焚书这件事,未必是大家所言的,嬴政专治,为了统一思想而焚书,也许,嬴政只是为了,防止民间言论危害于嬴政的帝位,嬴政知道,民间的言论会直接影响百姓,如果百姓受到影响,再遇上六国旧势力的挑拨,嬴政才刚刚统一了天下,这皇帝的位子当坐稳了,当然要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