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我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仔细想想,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应该不小,细想之下多少让人觉得心里有点堵,于是我就对马德里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遗憾,这些人造成这样的结局,也只能说明他们当初确实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马德里点点头说:“没错,我爸爸常说,人从低王高走容易,可从高往低走就很难了,想想在大城市里生活惯了的年轻人,到了偏远农村的那种窘迫,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其中的艰辛。”
看来今天让马德里跟我们一起采访是个正确的选择,我听他想得这么深刻,就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想问问今天这位知青教授什么问题?”
马德里一听我这么说,就有点愣住了,那张本就显得文绉绉的脸更加的书生气,他憋了半天,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话:“到时候看吧。”
然后两个人就又陷入了沉默。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所以记者的采访和记者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相关度,我和老姜的采访,必然是风格迥异,相信马德里如果当了记者,深刻的报道一定很多。溜达到了操场附近,老姜看见一群打球的学生,估计想在蒋青海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就非得让我们在操场边坐会儿,他去和川大的学生较量较量。其实说实话,老姜的球技真不赖,我又不能驳他面子,只好听他的就在篮球场边上椅子上坐了下来,老姜跟几个川大学生就打上了。蒋青海看样子对篮球还挺有兴趣,眼睛盯着球场微微的笑着,我和马德里则无心看球,我本身是个足球迷,对篮球根本不感冒,马德里更不用说了,没看出他有什么运动天赋,属于那种做学问的宅男。看看表已经快11点了,想想这于文武教授这么大年龄,还坚持授课,真是让人感动,就在这时,我注意到篮球场旁有一排报刊栏,大概时候出于职业病,我就凑了上去,想看看这报纸上都写些啥。凑近了才发现,原来这是川大的校报,看日子已经是上个月了,介绍的春季运动会,写的报道还挺像模像样的,我笑着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不断地审视着这些报道,突然我就发现,其中一张照片里,正巧是昨天和张杰吃饭的姑娘。只见照片下面的图说里写着“新闻系XXXX级XX班贾莉莉荣获女子乒乓球冠军”,没看出来在,这个贾莉莉还是个乒乓球健将,我不由得笑出声,再一看新闻系,这不正是于教授他们系么?正是无巧不成书,这贾莉莉居然是于教授的学生。不过张杰的烂事我也不想知道,就在这时,蒋青海喊我过去,原来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大家准备准备就要去于教授的办公室了。等我们到了新闻系的大楼时,正好下课,学生们都直奔中午饭去了,我还想在人群中看看有没有贾莉莉的身影,但是并没有发现,很快我们就找到了于教授的办公室,我敲了敲门,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一位银白色头发的老人拉开了门,笑着招呼我们进去。看来眼前这位就是于教授了,于教授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穿得格外朴素,叫上居然还是布鞋,他见我们年轻,就笑着说:“现在的记者都这么年轻了?”
我连忙笑着说:“于教授您好,我就是之前给您打过电话的苏亮,我们几个啊,都是大学生,今年大四了,我和这位姜鹏同学现在在报社里做实习记者,正巧我们有个有关知青的选题,这才来采访采访您。”
于教授和蔼地笑了笑说:“难怪,这么年轻,和我的学生们一样年轻啊,怎么突然想起来采访我们这些老知青了?”
说罢他站起身,到处找一次性杯子,想给我们倒杯水。马德里见状,连忙让他不用忙,他自己和老姜两人用一次性杯子给我们倒了几杯水,大家就在沙发上坐定了,于教授坐在他的办公桌后面笑着说:“实在不好意思,我就中午有点时间,害得你们在饭点还得做工作。”
我笑着说:“您教书育人才最辛苦,我们其实刚才已经垫了点了。”
于是,采访就正式开始了,昨晚老姜已经和蒋青海商量过了,这次采访的主要问题都是蒋青海来问,需要补充的,我们其他人再问。于是一老四少就开始了对那段岁月的回忆,于教授不愧是老师,讲起过去来娓娓道来,仿佛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年代,还说自己是个孤儿,小时候是街坊们拉扯大的,后来来四川插队,政策改变之后考上了大学,最后就在四川大学任教至今。我一听孤儿,就想起了陈婕,好在陈婕遇上了现在的爸爸妈妈,要不然搞不好也要像于教授这样颠沛流离,正当大家聊得兴起,突然有人敲门。于教授显得很抱歉的样子说:“不好意思,没想到有人来找。”
便要从桌子里走出来开门。我此时离门最近,赶紧让他老人家坐下,自己走过去打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女孩,一看开门的是我,有点意外,只听她连忙说:“于教授,没想到您中午有客人,打扰了,我是XX班的贾莉莉,我的论文已经修改完了,还得麻烦您再帮我把把关。”
贾莉莉?这还是昨天那个和张杰在一起衣着暴露的女孩么?只见这个贾莉莉穿得格外规矩,头发也是梳得一丝不苟,说起话来也温婉动人,哪里是昨天那个满嘴“老家伙”的女人。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听于教授说:“哦,你放这儿吧,有问题我再找你,不好意思,中午来了几位客人。”
于教授真是彬彬有礼,居然还对自己的学生如此客气。只听那贾莉莉说:“那教授我就先走了,答辩的时候还请你多多照顾。”
说罢就转身离开了,我心里不由得怪怪的,这个贾莉莉真不愧姓“贾”,这乖乖女的模样可真是太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