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不是匠户做出来的?”
一帮千户们一愣,没想到这望远镜还有如此来头。“不是,你见过有匠户能做这玩意吗?”
朱能说话的同时紧紧盯着身侧的千户,生怕他把手上的望远镜磕着碰着。一旁的千户们却被他的话吸引住了,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起来。“长孙殿下这么厉害?”
“听说这玩意和千里眼似的,不管多远都能看清……”“神了,这玩意儿真是神了。”
拿到望远镜的千户对着远处的城墙上连连惊叹:“月亮一照,连他们走到哪个墙根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看看。”
“唉?别抢……”“用我的吧。”
丘福突然开口,递过去一支让他们过瘾,一干千户们立即喜不自胜。朱能眼尖,发现了他那个的不同:“你这个咋还带着花纹呢?”
“比我这也长?”
千户们一下子发现了不对。这下就连张玉也转过头来,好奇地看过去。丘福闷声闷气地道:“这是先前在高阳郡王那借来的,后来他送我了,我就没要王爷发的。”
大家一听便明白了,长孙殿下正是高阳郡王的儿子,他做出新东西来当爹的最先拿到也没错。而丘福与高阳郡王的关系向来最亲近,能获赠这玩意也不奇怪。至于后来高阳郡王为何不要回去了……那大概是因为他自己有更好的了。月色下,一干将校千户们用着望远镜连连感慨,充分发挥想象力,讨论有这东西以后,两军对垒又会如何……直至将近四更天,张玉方才制止了众人的小声畅谈,山林再次恢复了寂静。只有被驱散的蚊虫才能证明三卫兵马的存在。天色混沌,一阵云层恰好飘过,遮住了行至西天的月亮。提前选出的精锐士卒从山林快步而出,直奔城墙,借助钩索等工具攀越而上。四更已过半,乌云散开,月亮挥洒着所剩不多的余晖。人衔枚,马裹蹄。大军从山林中蜂拥而出,保持着安静与秩序,直接向遵化的西门挺进。而在他们到达之前,城门便已被悄悄打开,数量庞大的前锋不对就这样毫无阻碍地进了城。直到队伍行进过半,城门洞中回响的沉闷马蹄声才将守军惊醒。看到城内浩浩荡荡的敌军,城门守将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白毛汗,脑子都空了片刻。片刻后,刺耳的鸣金声传遍整段城墙,继而蔓延至全城,惊醒了整座城池。零零散散的灯火光芒以此亮起,并且越来越密集,然而一切都晚了。四方城门快速被控制,守城的遵化卫将士本来惊骇欲绝,还以为是鞑子打过来了。但没想到来的都是穿着同样甲衣的“自己人”,而且为首的头领口中还高呼着“奉王爷令接掌遵化”这种口令。遵化在北平都司的治下,燕王便是统管整个北疆的主人,既然是奉命接掌,那就没问题了……遵化卫一阵恍惚的同时,城防便落入了张玉手中。“张大人!张大人!”
遵化卫指挥蒋玉连带着一干亲兵衣衫不整地就策马迎了过来,后面还有遵化卫的将校千户不断赶来。“这……这……”蒋玉看着张玉、朱能、丘福以及他们身后已经入城的大股兵马,急的满头大汗,说话都结巴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蒋大人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张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今天已经是七月初九凌晨了,他不信蒋玉一点有关北平的风声都没听到。再说了,就算那边的消息传不过来,马宣到了蓟州后还能不向隔壁的遵化通报情况吗?如今动静这么大,遵化的县令等一干官员还没出来,大概就是在观望,或者早就跑了。“这……”蒋玉被问的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地道:“在下是听到过些风声,本以为是空穴来风……”“并非空穴来风。”
张玉直白的话打破了他最后的幻想:“王爷起兵靖难,张昺、谢贵等投靠奸臣的贼人已经授首。”
漆黑的夜已经渐渐淡化,天空掺杂着一抹暗蓝,群星闪烁。张玉等人的护卫举着火把,火光跳跃着映衬的三人的脸庞明灭不定。一阵冷风吹来,沿着蒋玉半开的衣领钻进去,让他打了个冷颤。三人虽然没继续说,但蒋玉却知道,现在已经到了选择的时候了。“王爷起兵肃清朝中奸臣,与《皇明祖训》中太祖高皇帝的训诫相同,自然大快人心。”
蒋玉干笑着,实际上他不仅知道北平的变故,而且知道的非常详细,甚至连燕王的“反书”都已经读过了。“在下愿意为王爷牵马坠蹬,誓死相随。”
蒋玉为表诚心,特地下了马躬身行礼。张玉他们三人立刻下马去扶他,并笑着道:“你我先前是同僚,如今还是同僚,何须如此?”
“三位代王爷而来,在下必须尊敬有加。”
蒋玉非常识时务,一边请他们回衙门休息,一边试探地问道:“此间事了,在下稍后就随诸位回北平,面见王爷?”
张玉等人跟他往城内走:“蒋大人先将永平、密云两地的近况告知我等。”
“至于面见王爷……”他思索片刻,摇摇头道:“此事不急,待我等先将消息传回北平,看看王爷让你何时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蒋玉急忙道:“全凭王爷吩咐!”
大军攻克蓟州、遵化的消息一前一后,很快到达了北平。但朱棣却没多高兴,因为居庸关的战事还在僵持。虽然兵力占据优势,但余瑱的兵马占据居庸关,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