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从赵家开始,沐城里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流行用云记珍馐的至尊礼盒来送中秋礼,有些外地的收到了沐城亲友送来的至尊礼盒都十分惊喜,。有些权贵家里还派了下人特地来沐城采买,不过云记产量有限,到了第六天月饼礼盒就限量每人单次只能购买两盒,于是外地来买的人都尽量多来几个,反复的排队,好能一趟多买一些回去。而这样的限量渐渐的至尊礼盒在礼品中就象征着品味、面子和对被赠者的重视,因为虽然礼盒的价格不高但是需要花了时间才能抢购得到的。而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追捧,纷纷来探寻原诗,而从林夫子和云毅那寻得了全诗,又知道了此诗是裕舒县君为怀念太爷爷而作,大家不由都对云太爷的生平产生了兴趣。于是一些知道云家来历的说书人把云太爷的经历写成了话本传唱了出去:“话说那云太爷面容俊秀,才高八斗,两岁习字,四岁作诗……”“胸怀天下,怜悯百姓,却被奸臣所害,为保一家平安迁居沐城……”“云民爵与裕舒县君尽得云太爷真传,年少聪慧,为人豁达……”那话本一共分为四篇,上篇是写云太爷如何的春风得意官拜二品大员,为百姓发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篇是云太爷被奸人所害郁郁不得志。下篇是云太爷看破官场,辞官后携全家定居沐城,而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其君,在沐城仍做了不少好人好事。终篇则是写云民爵和裕舒县君得家事传承,聪慧实干,未来不可估量。宋衍兴致勃勃的带着云毅和云舒躲在茶楼的包厢里,听着大堂的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说着《云公传》。云毅听得热血沸腾,备受鼓舞,而云舒则想掩面悲鸣。不是吧!不是吧!不过区区一句诗怎么传得全国都知道了,还写了书,老天!这不是增大了我被拆穿的风险吗?要是那天找到她面前让她七步成诗怎么办,她岂不是马脚都要漏光光了。云毅眼中闪着红光:“妹妹!我将来定要向太爷爷一样成为国家栋梁!”
云舒干笑了起来:“呵呵!哥哥这么博学多才,一定可以的!”
宋衍看着云舒五颜六色的脸色,不禁发笑:“你还以为月饼只在沐城卖,诗传不出去呢,你可知这世上什么组织里消息的传播速度最快?”
“什么组织?”
“除了紧急军情,就是文人墨客了。各种诗会学会天天开,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八卦民情没什么他们不感兴趣的,湖广的并蒂莲花几年一开,从花苞到盛开需要半月时间,盛开后三天即凋谢,而这些文人们就能在这短短半月内将消息传出去,并齐聚湖广花会。”
“半个月?将消息送到再出发到达湖广?”
“是啊,平日里看着文弱,真到那时候骑起马来跑得飞快,我们时长说笑若是以他们参加花会的劲头来送军情,那就永远不会有延误一说了。”
宋衍还真就没说错,《云公传》很快就风靡了全国,不少也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也纷纷写诗致敬云公,可都没有一首可以比得上《明月几时有》,而云毅和云舒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了起来,揽获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好感,让一些原本对云家虎视眈眈的权贵暂时熄了心思,这倒是意外之喜。好在往后那长长的岁月里,倒是没人跳出来拆穿她,而裕舒县君才貌双全的美名也就这么一直长久的流传下去了。离中秋还剩三天了,云毅又回上河村开会去了,各户的家长们将村长家的厅堂挤得满满登登,或坐或蹲的等着村长说话,而云毅因着有爵位的关系,被众人让到了村长身边坐着。看人都来得差不多了,村长清了清喉咙让大家安静下来:“好了,大家静一静,咱们来说正事,中秋快到了,按着往年惯例,大家都要拿了供品来统一祭拜。这一年多来托云家的福,大家的日子都好了起来,想来今年的供品要比往年更多了,今天来就是问一问大家今年大致出什么供品,也让我心里有数,好安排些。”
按这边的习俗,无论在不在村里过节,只要户籍是在村子里的,中秋和过年的时候都要出一份祭祀的供品,多少都可以,代表着一份心意,而这些供品早上拉去祭祀,中午的时候就会在晒谷场开流水席供全村共享。流水席若是享用不完,就由村长分到各家去,各家留着晚上自家团圆饭时加菜。一时间大家都用感激的目光看向云毅,村里基本上每户都有种辣椒供给云家,而云家一直都是按照市场上最高的价格收,他们种多少就收多少,还免了他们运到别处卖的辛苦。再者,自从云家的作坊扩招后,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能留在本村干活了,云家给的工钱比城里还多,做的活又不重,包的伙食也好,他们还能顾着家里的活计,简直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云毅知道大家是让他先说,但是还是谦虚的说:“我是晚辈,按理还是长辈先来说吧。”
各位叔伯笑了,纷纷说他当了爵爷还是这么守礼节,村长道:“你就说吧,让你先说是长辈们都看重你咧。”
云毅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晚辈就先说了,我家依旧是供一头肥猪,另再加鸡鸭各四只,自家产的水果和鲤鱼若干。只不过那天祭祖之后我不留在村里用饭,家里还有不少的下人到时就麻烦村长安排。”
村长点头:“你家的下人自然就是咱们村里的人,你不用管,到时我安排他们来吃流水席。”
在场的人都纷纷称赞云毅豪爽,出了这么多的供品,都够半个村的人吃的了。村里的李六叔是村长的堂弟,家里没有分家,有两个儿子在作坊做工,还种着两亩辣椒,今年家里中公攒了不少的钱。此时眼中冒着光说道:“真的是托了云家的福啊,我家今年攒了不少的钱,两个儿子今年都要说亲了,我的供品可不能少!我家出十斤猪肉,十斤精米和十斤梨子!”
嚯!李六叔这几样加起来可不少,猪肉和精米市价都是十二文一斤,梨子虽说自家产的,但是拿出去卖也得三文钱一斤,那加起来就是二百多文呢,这可是李六叔家往年供品的四倍!村长高兴的说:“六弟啊!两个侄儿今年都要说亲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啊,祖宗保佑咱们村,我家出两只鹅,十斤鸡蛋和十斤花生,愿祖宗享用尽兴!”
李六叔笑道:“三哥,不愧是咱们的村长,出手也是阔绰!”
李七叔说:“三哥,六哥,我就知道你们要送的都是肉多,我家的地多是旱地,之前跟着云家的铁柱种果树,买的都是长大了的树移过来,今年真就长了很多的果子,供品我家就出二十斤梨子,二十斤蜜桃,再加二十斤橘子!”
林大叔说:“你这好啊!吃肉吃菜腻歪儿了还能解解腻!我供两条大头鱼!”
大家好奇的问:“你的大鱼已经买了?”
林大叔得意的说:“昨天就去清河镇买回来了,养在我家池子里,还是胡鹏乱跳的,卖鱼的说只要喂吃食就死不了。”
众人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家要出的供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村长感叹:“今年我们村的供品翻番了,肯定比其他村的多多了。”
“那是自然,我们村出了爵爷和县君,人杰地灵,风水旺。”
“就是就是,咱们村人多也团结,要发大家一起发。”
……这场会议就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谁知在几天后的中秋大祭上还是出了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