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永结同心

第二百五十二章 永结同心(1 / 1)

宦官林忠的呵斥,刘兴祚没有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就没有把朝鲜放在眼里。  面不改色的直接看向朝鲜国主李倧。  李倧犹豫了一番,并没有怪罪刘兴祚。  “刘将为何如此鲁莽,我与贵镇节度使平辽侯关系匪浅,双方一直合作愉快。  平辽侯常与我书信,我与平辽侯约定互为支应,情谊永存。  刘将新入朝鲜,不懂我们双方的关系,不知者不怪,盼你守礼克已,勿要自误。”

李倧用即客气,又严厉的语气,告诫了刘兴祚。  听到朝鲜国主的警示,下方的刘兴祚却并没有改变态度,仍然一脸的冷然。  他和大周将领不同。  朝鲜是大周的藩国,边将不敢轻启事端,反而引起国内怪罪。  金江镇崛起后。  每年从朝鲜获得大量的物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补给,加上节度使和朝鲜国主的关系。  因此不论是驻朝鲜的镇江军,还是负责朝鲜机密事宜的谢友成,替代者陶杰。  都不敢在朝鲜国主面前失礼,不论商谈何事,皆谨守礼仪,以示恭敬。  刘兴祚则不是大周将领。  奴儿干司各部落,和李氏朝鲜数百年来的往来不断,从最初明起元灭时的拉拢。  到朝鲜拉拢失败,奴儿干司各部选择归顺了大明,则转为断绝互市,打压各部落。  逐渐发展为奴儿干司各部袭扰朝鲜,乃至老奴统一蛮族后,在赫图阿拉城时。  朝鲜早就已经服软,除了对大周的朝贡,也会派侍者赴蛮族,奉送上大量的礼物。  刘兴祚虽然是汉人,却成长与赫图阿拉,并成为蛮族的上层,因此对朝鲜极为的熟悉。  李氏朝鲜国土面积不比辽左小,人口有三百余万,全国田亩百万结。按道理来说,至少能拉出十余万精兵。  这百万亩结的土地,是足够让这三百余万朝鲜百姓丰衣足食的。  不过正如昨日陶杰所言,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语。  一百万结的田亩,其中将近一半的科田,要供应卫所军乃至两班贵族。  剩余的一半才能为百姓所获,加上草料棉麻等,则朝鲜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朝鲜的虚弱,早就被数百年间双方明争暗斗的蛮族,窥视的一清二楚。  因此老奴在赫图阿拉城,从来对朝鲜使者没有好脸色,甚至每次都会提出强硬的要求。  朝鲜往赫图阿拉城的奉送,每年都不计其数,且不敢拒绝。  如今金江镇接壤朝鲜。  金江镇人口三百余万,强军十万。  且上下一心,共谋民政。  而朝鲜国主靠金江镇坐稳王位,此事不提,只金江镇的实力,就能灭朝鲜一国。  刘兴祚是这般认为的。  弱小的部族就要有弱小者的觉悟。  对于强大的部族,则需要主动讨好他,而不是引来对方的愤怒。  别说一年只定下三十万石的岁额,今年虽然多索要三十万石的粮草。  可节度使也照顾了朝鲜的情面,答应朝鲜明年的岁额减半。  就算节度使不松口,以刘兴祚的想法,朝鲜一年供应六十万石粮料,别说会犹豫,至少得要感恩戴德。  而朝鲜两班贵族,乃至朝鲜国主的态度,无非还是保留了原由的印象。  视金江镇为大周军镇。  认为朝鲜乃大周的藩国,辽东军镇是不敢违背朝廷而扰乱朝鲜的。  换做是蛮族,朝鲜敢拒绝吗。  所以刘兴祚入朝鲜以来,闭口不提大周,只言金江镇,就是希望朝鲜贵族能醒悟。  可惜。  刘兴祚懒得探究是故作不知,还是其余的想法,他不再给朝鲜留下遮羞布。  “金江镇需要粮食以缓解今年的民困,所以需要朝鲜的供应,此事不容拒绝。  可能殿下前番内心有些误会,以为这件事能商榷,我今日则回答殿下。  三十万石粮食,如今朝鲜各部就要开始征集,必须如期供应金江镇,剩余三十万石粮,则秋收后供应。  而我主平辽侯所言明年岁额减半,我明确告知殿下,此事取消,明年朝鲜照全额供应。”

刘兴祚蛮狠的话语,不光是林忠,乃至李倧都惊呆了。  李倧随后一股羞意涌上心头,恼羞成怒起来。  “岁额?如何称之为岁额?这是我和平辽侯约定,双方共同出力,一起对抗蛮族所供应。”

“殿下!”

刘兴祚大喝一声。  惊动了宫殿侍卫,纷纷探头来瞧,见主上殿下没有表态,有人想要进来,有人面色犹豫。  李倧怔怔的看向刘兴祚,没有因为恼怒而失去理智。  此人虽然贵为王族,可因为朝鲜前王的猜忌和打压,身边丁点势力也无。  如果不是两班贵族发动政变,他没有几年就会落得父亲和兄长的结局,一家人在地下团圆。  从两班贵族扶上台的木偶,到最后稳固王位,抓住权势,可见其并不是庸人。  至少在隐忍一道上,非同寻常。  历史上的东江镇,数十万军民在朝鲜抢食,上下皆怨,唯独他鼎力支持东江镇。  同样是名为了王位权势,能放下其余一切的人。  他知道。  只要他一声令下,宫殿侍卫就能把此人制服。  可是后果呢。  所以他忍住了。  刘兴祚把李倧的神态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李倧的心里想法,他却有他的凭仗。  三部义军的首领,皆承诺唯金江镇马首是瞻。  驻朝鲜金江军有五千军。  驻镇江朝鲜军有五千军。  三方合计兵丁高达两万余。  只这三部人马,他就能颠覆朝鲜国主的统治。  而贾鉴又派了人来,告知金江镇没有获得朝廷的军资,所以明年无力和蛮族动兵。  如此这般情形下,朝鲜敢违背金江镇,刘兴祚就真敢拉李倧下马。  更不提朝鲜国主李倧,本来就是在利用金江镇的威势,来稳固自身的王位。  或者说只要金江镇不再支持他,他就会从渐渐掌握局势的朝鲜国主,重新沦为两班贵族的傀儡。  原来的金江镇将领,乃至陶杰,他们因为自身环境的熏陶,因此对朝鲜国主数年来的尊敬,让他有些忘乎所以。  所以刘兴祚就是要以此强硬姿态,让此人醒悟自身的形势。  如果唐清安把这幅场景看在眼里,就会感叹古往今来,物是人非,唯独套路不变。  那清末皇帝当国贼,投靠日本,成为日本的傀儡。  初期也是想要装样子。  最后让日本失去耐心,直接强硬的呵斥,立马就变成了乖乖儿。  既然当傀儡,就要做傀儡的觉悟。  区别就是。  做东江镇的傀儡,李倧还是朝鲜说一不二的王,而如果成为两班贵族的傀儡,李倧就啥都不是。  李倧安静了下来。  宦官林忠名字虽然有忠,可是惯会见风使舵之人,因此也没有多言护主,引火上身。  见压服了李倧,刘兴祚又突然改变了态度,语气温和起来。  “我主平辽候,数百人出海,几年间就治下军民数百万,威势震天,就连蛮族也不敢试其锋芒。  再有几年时间,天下何人能比肩,而我主平辽候才二十余岁,请问殿下。  十年后,谁是真英雄?”

李倧平静的说道。  “平辽侯乃真英雄也。”

林忠把主上殿下的神态看在眼里,内心暗暗叹了口气,又不禁感叹,幸亏自己的侄儿和金江镇关系不错。  “平辽侯守礼,向来视殿下为知己,不愿殿下受屈,殿下为何又辜负平辽侯的情谊?  正如我主平辽侯所言,希望与殿下情谊永存,世代交好,而我主不过一时粮资不厚。  殿下却无视双方的恩情,岂不是因小失大。”

刘兴祚诚恳的看向李倧,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外将刚才失礼,委实因为殿下不辩真理而心急如焚,才有此贸然之举。  以外将之真心,只希望殿下能明鉴自心,让金江镇与朝鲜世代友好,盟誓万年。”

李倧叹了口气。  正如东江镇对朝鲜了如指掌,这些年来,朝鲜也如何不对东江镇有所了解。  可以说朝鲜也是看着东江镇从小变大,乃至如今的局面。  论人口国土,朝鲜比金江镇要强。  可是实力却远不如金江镇。  因为朝鲜需要一场从上到下的大改革。  想要开展大改革,就需要对付庞大的两班勋臣贵族,乃至卫所军,方方面面都要对付。  李倧虽然看到了,却无力应对。  国家的政权,至今仍然还在两班贵族手中,他虽然能站稳汉城,也不过靠的是金江镇罢了。  他现在还远远离不开金江镇的支持。  谁让他没有根基。  为了坐稳王位,他需要金江镇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永结同心。”

听到朝鲜国主突然而来的一句,刘兴祚先是愣了愣,随后又无所谓,反而极为支持。  他从小在蛮族长大。  蛮族就靠着姻亲拉拢蒙古,为了笼络科尔沁部,前两年老奴让皇台吉迎娶其首领之女。  迎娶前十分的巧合,皇台吉的原福晋正好死亡,满档也没有留下具体的文字。  从宫中出来,刘兴祚把具体过程一一告知了陶杰,陶杰闻言,对刘兴祚此人大为敬佩。  陶杰自持才能,一向傲气,能对刘兴祚服气,可见刘兴祚的能力。  而刘兴祚大改前番在朝鲜王公倨傲的态度,对陶杰很和气乃至尊敬的神态。  “公乃周人,因此对朝鲜束手束脚,留有原来的观念......”  把这番道理解释了一遍,不独占功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超品姑爷 父皇,请退位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乱世武夫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