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说的也没错,所以我留了一个心眼,趁着下午的时间,出去打听了一下,不仅是咱闺女,应天府中和咱闺女差不多岁数的姑娘都受到了请帖,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皇帝要选秀女了?”
孙立云的脑海中顿时就冒出了一个有些可怕的念头。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入宫成为秀女那是光明大道,而孙立云则是把女儿的幸福看的很是重要,若要女儿嫁给一个糟老头子,他恐怕比死了还难受。 “老爷,说不定真的是这样,可选秀的程序向来十分复杂,这次的茶会也没有任何的预兆,不过老爷,我是打心底里面不愿意将含玉送到宫里去伺候人的。”
一遍说着,刘氏的眼中还泛起了泪花。 “现在事情还没有眉目,咱还是不要瞎揣测了,而且,就算真的要选秀女,咱也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依我看,闺女大了,得问问她的想法。”
“我都听老爷的!”
刘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撇过头,不由得看向了厨房的位置,宫里人上门,也不知是福是祸,她是真心希望自己女儿能挺过这一劫。 “爹,娘,饭好了!”
孙含玉端着菜,依次摆放在了堂屋的桌上,看着自己这一家人,眼角弯起了月牙儿。 聪慧如她,自然看出了父母脸上忧郁的神情。 “咱也被多想,皇后娘娘举办茶会,给我下了帖子,不想去也不行,索性我就宫里面逛一逛,然后再若无其事的回来,这件事不就这样过去了吗?再说了,女儿还从没去过宫里呢,这一趟就算是长长见识了,说不定还能在皇后娘娘那里学点东西。”
孙含玉越说越激动,她倒是乐观,并不认为皇宫就是什么龙潭虎穴。 “你说的倒是轻巧,宫里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的深渊,我是怕你回不来。”
听到这话,孙立云心中的担忧不由得增加了几分,他用右手敲打着桌面,有些生气的说道。 “爹!你就看开一点,福祸相依,说不定这次入宫还是一件好事呢,帖子我打开看了,上面有皇后娘娘亲笔写的信呢!”
孙含玉吐了吐舌头,给父亲夹菜,看了那封信之后,她就彻底明白了,马皇后的态度十分真诚,好像只是想要见她一面,并没有什么别的意图。 灯火跳动,随着桌子上的饭菜逐渐消减,小堂屋中的气温也在慢慢上升着。 “老爷,闺女说的也没错,既然无论如何都是要进宫一趟的,那咱们也只能看开一点,而且应天府中大家闺秀无数,怎么说都轮不到含玉的。”
刘氏挑了灯芯,看着孙立云安慰道,随后有取出一小坛黄酒,给他倒上。 “哎,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
孙立云轻叹一声,将杯中的酒水给喝掉,不再去想这件事。 目光落在了闺女的身上,脸色立刻就变得柔和了起来。 “含玉今年十五,过了冬至就应该十六了吧,也该找婆家了!”
闻言,孙含玉吃饭的动作一僵,一抹羞红立刻就从耳根子爬了上来。 “老爷,不着急,您不是说了,这事完全看含玉自己的意愿吗,再说了,她这不是还没十六么。”
刘氏扒了一口饭说道。 “不急,我再不急,含玉就成老姑娘了,所以闺女,你心中到底有人选了没有。”
在孙立云的询问之下,孙含玉低下了脑袋,轻轻的摇了摇头。 “哎,也不知道那个混小子,能够获得我闺女的青睐!”
看着女儿一脸羞怯的样子,孙立云不由得感叹道,随后又将杯中的黄酒给饮尽,脸上满是幽怨。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朱高炽正坐在灯火之下,翻看着大明的案牍,看着右手手臂被严严实实的包裹了起来,他轻叹了一声。 “皇爷爷也太过于小题大做了吧!”
伸了一个懒腰,顺便起来活动了一会,书房之中黑洞洞的也没有个下人。 就在前不久,皇后和郭贵妃不知道找了个什由头,就将他身边的侍女给全部调走了,如今想找个人按摩一下,都没有办法。 站在书房的空处,朱高炽移开椅子,打了一套拳法,来缓解肩部的酸痛。 还没有当上皇帝,他就已经感受到属于那个位置的煎熬,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 “唉,今晚我还是早点睡吧,明天再去皇爷爷那里要两个下人过来!”
说着,朱高炽就离开了书房。 随着祠堂祭祖仪式匆匆进行,朱高炽的人生仿佛也被按上了快进键,日子一天天变得忙碌了起来,几位王爷分别离开京城,堆积起来的课业同时袭来,让他一连几天都没有出过景仁殿。 坐在书房之中,朱高炽好不容易完成了笔头的工作,趁着方孝儒几人检查着纸张上的内容,他的思绪逐渐飘远。 当皇储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他没有想到,随之而来的课业会如此的复杂,既要学习相应的儒家学说,还要练习独属于宫中的礼仪。 虽说皇爷爷对这种礼仪十分痛恨,但在某些关键场合,礼仪却是十分重要,毕竟在儒学之中,礼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朱高炽将会成为皇帝,个人代表了整个大明,这些看起来繁杂的东西,实际上是大明的脸面。 冬日暖阳,从窗户之中缓缓投射了进来,让整个书房之中都充满一股清香的味道,仿佛有一只手正在悄然抚摸着你的脸庞,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 朱高炽的目光落在了窗外的世界上,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冲动,这般天气正是出门运动的时候,可自己现在只能坐在书案之前,握着笔,写着没有用的文章。 “看来,悠闲的生活已经和我彻底无缘了!”
他不由得在心中感叹道,书案前面站着以方孝儒为首的三名夫子,他们可是得了朱元璋的命令,在朱高炽完成任务之前,不能让其踏出书房一步。 而有了皇上的嘱咐,夫子们更是无比认真,若是之前在上书房行课,他们偶尔还会活跃一下气氛,讲几个寓言故事,可在这里,他们只会整日板着脸,对着朱高炽写的文章,进行尖锐深刻的批判。 就在昨日,朱高炽将自己对大明未来的规划写了下来,几名夫子看过之后,气的胡子都直了。 发展国力,扩展疆土,走上富强的道路,这样的观点在夫子们看来,就是隋炀帝在世,顺便也就搬出了所谓“国之大,好战必亡”一类的言论。 对于夫子们的抵制,朱高炽也是十分的无奈,儒家学说虽然已经传承的数千年,但狭隘之处,不辨自明,他也没有多费口舌争论,反正最后成为皇帝的是他,而不是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夫子们。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