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李英兰没有跟着去,看着两兄弟和媒婆,带着一并彩礼喜服等物,架着两辆马车离开,家里只剩下她。现在她返回空间的次数变少了,在决定制糖的时候,她在无限栽培甘蔗,现在只有甘蔗成熟的时候,她才会进去一趟。收割再重新种上新的秧苗,循环往复。家里请了一位老实可靠的老人,帮他们料理老房子的牲口,他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年轻时候经历过鸡瘟,对生物防疫有两把刷子。李英兰把新砍下来的甘蔗嫩尖、嫩叶抱给牛吃,老人家看见了从来不过问,这点最让人省心。刚走到老房子门口,岑伯正在用别人家收来的豆腐渣拌鸡食。“秀才奶,恭喜你家了!”
董家兄弟来抓鸡鹅提亲,他当时就在,也知道要办喜事了。没想到的是,董家会如此大方。李英兰呵呵笑:“等成亲的吉日定下来,你带着全家来吃喜酒。”
岑伯忍不住多问一句:“村子里正在建的作坊,真的是您家的?”
“也不是完全是,场地是村长拨的,作坊建成以后,我和村子都有份。”
“能不能讨个人情?我家大儿子,今年是十四了,正是找事情做的年纪,可以让他去作坊历练吗?”
李英兰勾唇:“岑伯您别急,等作坊建成那天,我会在村里举办一次动员大会,到时候还会宣布招工的条件。”
“作坊的用工要求和上工要求,您家觉得合适,届时再把孩子送来。”
岑伯喜忧参半的点头。晌午一过,去送彩礼的队伍回来了,媒婆来不及喝茶歇脚,先递出庚帖。“事情成了,日子是你们村老道算的,七月十二日是好日子,宜纳采、婚嫁、出行。”
“老道长?他怎么会在?”
董有森接过话茬:“我们出村的时候遇上了,他正在放牛,听说是我的事儿,就说愿意走一趟。”
李英兰倒觉得是意外之喜,老道长平日慎独,难得主动帮一次忙。“知道了,你带上谢礼去他家,再写张帖子,成亲那天请他喝喜酒。”
平常农户家吃酒,可不兴写喜帖之类的,都是吆喝一嗓子,知道时间,按时上门。李英兰总觉得老道神秘,不敢轻易怠慢。现在距离成亲,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方氏开饭馆走不开,布置新房的任务就落在李英兰和佳音的身上。小姑娘下学回家,就忙着拿红纸剪喜字。李英兰扯长红绸结大红花,挂在房梁上、窗沿上、床檐上。董有森的小院,焕然一新,彤红如火。崭新的喜被、喜枕、喜巾全部叠好,把绣有花样的铺在表面,让人一眼就能看见。无非是鸳鸯戏水、多子多福等好寓意。董有森刚推门出去,就被李英兰驱赶。“家里空着的房间多,你随便找一间先凑合着,主屋你看我们都布置好了,还要用熏香沁几日,你就不要来捣乱了。”
董有森表情蔫蔫的,他现在有小院回不得。不过打眼一瞧,他这新郎官当得倍儿体面,小院的每一个角落,都透着喜气。“娘,家里还有什么要忙,要不要找人帮您?我看岑伯挺好的,要不请岑婶给您搭把手?”
“我常听岑伯说,他老伴干活是把好手,有一年秋季抢收,镰刀太锋利伤了手,这才不下地了,一直闲坐在家带孙子。”
经他一提,李英兰心有了成算。“好,我去问,你吃过饭,去一趟柳溪村,就说请他们全村人都来吃喜酒。”
董有森早已料到,主动道:“下聘的时候我说过,您放心吧。”
李英兰满意嗯声,吃饱饭脚下生风的回老房子,找到岑伯开门见山道。“您老伴在家忙不忙?我想请她在家里帮忙,类似于管家之流,平常的事务杂,但是不累。”
“先试用一个月,能干好我们再转正,给您老伴100文一个月。”
他因为有养牲口的经验,在董家拿500文一个月,老伴手有大伤,重活干不了,听见老伴不用干重活也能挣铜板,哪会不同意。告了假,乐颠颠的跑回家找老伴来拜见。第一次见着岑毛氏,老妇人面容虽有风霜,但是精气神还在,衣裳整洁干净,进了董家门,眼神没有乱飘乱看。李英兰观察了几眼,和她闲聊几句,得知和毛村长家沾亲,便把人留下。她家太忙了,正是用人之际,旁的说再多不如在实践中考察,李英兰正色道。“只要这个月岑大姐你不犯大错,自然可以长期留下了,转正后的待遇好说。”
交代完这句,就开始安排活计。“稍后我有一筐红糖块给你,有劳岑大姐帮忙把它们用彩纸包起来,成亲那天,来我家吃喜酒的客人,每一户发一块,这事儿就由你来办。”
“哪有办酒还倒贴送礼的?”
岑毛氏瞪大了眼睛,管酒席有肉吃就很了不起了,就她看这是门亏本生意。李英兰浅笑:“娶媳妇是难得大喜,往后再有这等喜事,要等娶孙媳妇了,大操大办不为过。”
岑毛氏一想,秀才家娶亲,或许是按照城里人的规矩在办,她在村里没见识,就不要乱评价了。收了声,安安心心包糖块。零散的活计分出去,她又可以休息了。顺便想一想,还缺那一环节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