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钱雇人,心里很是得意。见几位大汉,路上都保持警惕,比混吃混喝的王良厉害。回到王家,几位老兵得到了王夫人的眼泪。都还是壮年的汉子,受了无法愈合的伤,以后可怎么生活。王夫人擦擦眼泪,笑着说:“好孩子,王家虽是文官家,对薛家军一样的敬重。既然小虎收下你们,你们安心待在王家。帮我们照顾好小虎,这孩子太能闹腾。”
几位汉子,感激得给王夫人跪下。得到主母的点头,留在王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王家气氛不错,能让他们安心。等王大人回家后,看到一位陌生的大汉对他笑,吓了一跳。“老爷,这是小少爷今天收的护卫,有四位呢。这两位武功更好,小少爷派他们保护你。小少爷的一片孝心,老爷你不能拒绝。”
老管家笑眯眯的,解释俩位男子的来历。一听是薛家老兵,瞅着也可怜,又是孙子的心意,王大人点头收下。回到书房,王大人跟管家商量事儿。才说完几位老臣的商议,管家马上摇头道,“老爷,孙太博还没有死呢,你们怎么想,撤他长辈的文章。摆在太学府,也不碍事儿,撤了,孙太博会不会发疯。”
太学府,是皇家子嗣学习的地方。等于皇家的小学堂,刻在石板上面的文章,都是历代太博所作。当然,好几位都姓孙,要是都撤了,孙太博指定要气死。王大人一听来气了,满朝文武对孙家不薄啊。先帝只贬孙家为平民,没有赶尽杀绝,够意思了。如今孙太博算计景朝江山,他长辈的文章留着,就是恶心人。“哼,我们几位老家伙,每次到太学府找书,看到孙家人的文章,一阵恶心。初代孙太博的文章,还没有变初心。到了最后几位,文章里面都是傲气,已经想制约皇上了。”
王大人知道,不说他们几位老臣不舒坦,只怕先帝和皇上,早想砸了石板。想想孙家人日渐上涨的野望,再想想孙太博的谋划,让人看到石板就反感。老管家摇头,等孙太博死了,怎么做都可以。关键人家没事儿,越活势力越大。老爷可是老臣的带头人,要是没了石板,孙太博会找麻烦的。王大人挥挥手说:“我看到石板就恶心,不止撤他孙家的石板,都要撤。我们商量过,前人的文章过时了,内容太难,小贵人们哪里看得懂。”
王大人决定了,把以前太博写的文章都撤了,没必要留着。只撤孙家人的,难免让外人嘀咕,都撤了得了。太学府摆放文章的房间,一块块刻着字迹的石板,成为了铺路的石板。王大人几位老臣,乐呵的看着新路。崔大人听说了这事儿,暗中感叹,几个老家伙胆子真大。难道不怕,孙太博气急了报复他们。想想最近尤迎夏和薛甜甜忙着除去探子,应该没有走狗了。景琰自然是高兴,他都没有在意,太学府里面的石板。孩子们在宫外,用不到进太学府学习。他当年在太学府学习,对满满当当的石板印象很深。汪福有点儿担心,担心孙太博恼火,拿王大人他们出气。文章刻在石板上,能摆在太学府,是文人们的荣耀。这下荣耀的石板,变成了太学府铺路的石板,几位老头太狠心。“皇上,不会出事儿吧,王大人是不是操之过急。”
景琰乐呵的说:“他们知道朕有了孩子,自然操心下一代的教育。这几个老头不错,比孙家人实在。那些石板,早该撤了。留着有什么用?无用的炫耀,不知道是谁想的,要放什么石板。”
皇上满不在乎,他不操心孩子们的教育。元白都说了,四个孩子各有所长,不用多操心。有老臣替他操心,皇上自然满意。王大人几人的做法,得到了文臣们的默认。幸好孙太博的事儿没有被天下人知道,要不然,很多百姓要怕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