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姝姝同几个贴身伺候的大宫女嬉闹了一会儿,又才翻起了秀女的名册,只见上面写着:
文华殿大学士吴天佑之女,吴颀秀,年18。
武英殿大学士付斌孙女,付仙仪,年17。
……
淮阳府同知周绥之女,周怡,年17。
……
晋南府知府陈槐义女,林花枝,年15。
……
林姝姝仔细阅读着秀女的名单,不觉有些好笑,连内阁首辅和次辅家都把家里的女孩给送进宫来了,看来还真是已经等候多时了。
她又仔细翻阅了,这吴颀秀和周怡看着倒像是原著里同元春一样,回家省亲的吴贵妃和周贵人。
而名单中所说的义女嘛,都是各地知府从当地搜罗来的美貌女子,调教后送进皇宫参选的。
姝姝的眼睛瞄到了林花枝这个名字,这是晋南府送过来的秀女,竟还与她一个姓的,可是要去见见的。
看完了秀女名单,她的目光望向了茯苓,笑着对她道:“去把吴颀秀和付仙仪还有周怡叫过来,我看看。”
茯苓虽猜不透皇后的想法,但她深知一个宫女不该过问主子的事情,得了嘱咐就立刻下去办了。
静怡轩内,一群秀女正跟着嬷嬷们学礼仪,学规矩,同样的也是嬷嬷在考察各位秀女的品性,嬷嬷们是进宫选秀关卡上的第一关。
茯苓从外面走了进去,有些秀女看着了她,衣着虽像个宫女,但料子却是特别好的,因而都觉得新奇,便多看了几眼。
“都看什么呢。”宫嬷嬷严肃的说了一句,她看到了茯苓却立马迎了上去道:“茯苓姑娘怎么来了,可是皇后娘娘要召见哪位秀女?”
茯苓笑道:“正是呢,娘娘要见见这吴阁老、付阁老还有淮阳知府家的秀女。”
大魏朝将内阁首辅、次辅尊称为阁老,群辅则没有相应的称呼,进入内阁,成为首辅是为官的人的终极目标。
然而无翰林不入内阁,只有正经一步一步从秀才考到进士的人才能进入内阁,若是买的功名,例如监生,或者是只考到了举人就任职的,那是连翰林院都进不去的,更不要说进入内阁了。
所以光这一条规矩,就已经刷下不少人了,同样的,这这也是很多富家子弟坚持自己科考入仕,而不是靠先祖荫庇的原因。
在听清了茯苓的话后,宫嬷嬷就把吴颀秀、付仙仪还有周怡叫了出来,“皇后娘娘赏识你们,想见你们,是你们的福气,等会见了娘娘要切记自己的身份,任凭你是谁家的女儿,也尊贵不过皇后娘娘去。”
吴颀秀有些诧异,皇后娘娘召见她和付仙仪,她是理解的,毕竟她们都家世十载哪里的,但周怡在家世上并无可取之处,周家又从未和林家有过交集,她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皇后如此做法的原因,总不能是要捧杀周怡吧,这想想也没必要啊。
不得不说,吴颀秀是多想了,林姝姝她只是单纯的想见见她们罢了。
三人各自揣摩着皇后的心思,又不得不跟着茯苓走。
周怡走到了茯苓的身边笑着道:“刚刚听嬷嬷喊你茯苓姑娘,那想来我们也该是这么叫的。”
茯苓道:“周姑娘想怎么叫奴才,都是可以的。”
周怡道:“都说奴随主子,娘娘想来也是像姑娘一样随和的人。”
茯苓听了周怡的话后,皱紧了眉头,“奴才怎么能和皇后娘娘比呢,宫里规矩大过天,周姑娘想是在和奴才说笑吧。”
周怡愣了愣,“是我说错了,是我还不太懂宫里的规矩,以后可不会了。”
付仙仪冷哼道:“有的人啊,连宫规都不懂,就想死乞白赖的当选后妃,也不知道家里是怎么教的。”
吴颀秀和稀泥道:“都少说两句吧,嬷嬷怎么说的都忘了不是?”
茯苓听了吴颀秀的话后,瞧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这个看着好像还算懂事。
几人步行到了凤仪宫外,经由茯苓通报后,才得以进入凤宁殿。
“臣女拜见皇后娘娘。”三人丝毫不敢懈怠,一进去就按照嬷嬷教的礼仪,先向林姝姝请了安。
“起来吧。”林姝姝坐在上面,这三人的眼神和小动作一览无余。
“不知哪位是吴阁老的女儿。”林姝姝摩挲着手里拿着是用一颗颗饱满硕大的东珠串成的手钏。
三人虽然都不敢抬头看林姝姝,但还是能用余光瞄到这串东珠的,这还真是让人看着眼红。
“臣女吴颀秀见过皇后娘娘,娘娘所说的正是家父。”吴颀秀走上前,不卑不亢的又行了一礼。
“离本宫近些,让本宫好好看看。”林姝姝脸上挂着笑,却叫人无法看透她的内心。
“是。”吴颀秀嘴上应下了,也往前行了几步路。
“是个好的。”林姝姝看了两眼,“你父亲前儿和皇上告了假,说是病了?现在可还好么。”
“回娘娘的话,家父年岁渐大,得了风热,现已经退下热了,想是过两日就好了。”吴颀秀道。
“嗯,多休养几日也是对的,保重了自己的身子才能为皇上分忧啊。”
“娘娘说的是。”吴颀秀福了福身子。
“付阁老家的,又是哪位?”林姝姝的目光又在付仙仪和周怡两个身上来回扫视。
“回娘娘,臣女是武英殿大学士之女付仙仪。”
听到皇后问到她了,付仙仪急于表现自己,也没等林姝姝继续说话,就往前跨了好几步,想让林姝姝能看清自己的样貌。
“仙仪二次与你很是相称。”林姝姝笑着问道:“不知付秀女的名字可是付阁老所取。”
付仙仪骄傲道:“娘娘所说,确实如此,正是臣女的祖父所取。”
周怡在一旁突然笑道:“唐有诗曰‘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付姐姐的名字真是天生该进宫的。”
付仙仪的脸色变了变,看向周怡道:“皇后娘娘还未发话呢,岂有你对我评头论足的道理。”
周怡向林姝姝告罪道:“臣女初见娘娘牡丹之资,一时高兴说错了话,还请娘娘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