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四十四章琐碎计划

第四十四章琐碎计划(1 / 1)

胡金铨拍电影,要求非常严格,张爱嘉在香港不能久留,第二天下午就要坐飞机回韩国。

沈冲死皮赖脸的陪了她一早晨,然后还送她去了机场,张爱嘉对他的惫懒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当两人在检票口分别的时候,关系总算从尴尬别扭恢复到了言笑无忌的水平。

好女也怕烂人磨,厚脸皮才是泡妹子第一神器。

当然不是谁都敢这么厚颜无耻的,沈冲能放下脸皮,主要还是穿越者必备的两颗心在作祟——爆棚的自信心和追求乐趣的游戏心。

张爱嘉走后,沈冲在启德机场里找了个书报摊,翻了几份报纸之后,很快找到了他需要的内容。

“备受市民关注的电影《疯劫》昨夜在邵氏旗下的翡翠明珠戏院映,影片放映结束后,本报配合电影公司对现场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过7成的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看过最吓人的电影……”

“来一份这个。”沈冲把手中的《香港商报》折起来,掏了一块钱,递了过去,装作无意的问道:“老板,知道《疯劫》不?”

“知道,现在全香港谁不知道。”老板一边找零,一边口若悬河,“根据7o年龙虎山双尸命案改编的嘛,最近好几家报纸都在讲这个案子,有的说凶手另有其人,有的说那男的死后,生前住过的宿舍里还能经常听到他的脚步声,有的说女的死了很久以后,有人在她以前常去的茶餐厅里见过她,总之很玄乎。”

沈冲接过零钱,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吗?”

“有空当然去看看啦。”老板是个四十左右的男人,他翻开一份《天天日报》,指着其中的标题,语带不屑的笑着说道:“你看,这上面说,昨晚有人在戏院里吓得腿软,最后被人抱着出去的,胆子也太小了!”

沈冲一愣,这和《午夜凶铃》上映后,戏院里吓死人的段子有点雷同,难道是朱家鼎无师自通,特意安排的段子?

拿过报纸看了看,沈冲笑了——报纸中描述的场景,他昨晚惊鸿一瞥看到了,与其说是吓的走不动,不如说是那对男女借着看恐怖片的机会,修成正果了,女方大约是害羞,为了在朋友面前遮掩,才谎称吓的腿软,需要人抱。

不过这是好事,沈冲也不揭破,添油加醋的说道:“这太夸张了,晚上我去戏院看看,见识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吓人。”

“我也这么想的。”

得,又一个入套的……

在《疯劫》的拍摄过程中,沈冲提供了大量后世经典心理恐怖片的桥段和思路给许鞍华做参考,许鞍华以极为敏感的电影触觉,很好的把握住了其中的核心——充满未知危险的环境和人类旺盛的好奇心之间的平衡,由此拍出来的镜头,极具心理压力,加上香港之前很少有人拍摄恐怖悬疑类的电影,观众对此缺乏免疫力,一见之下,自然吓的一塌糊涂。

《疯劫》主要在拍摄技巧和镜头语言上有很多的创新,至于情节,并无太多深度可言,是一部比较纯粹的商业电影,所以行时,在市场定位上,沈冲用了很低俗的“最吓人”作为噱头来吸引普通观众。

沈冲离开书报摊后,找了个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回电影公司。

“小雨,早上公司有什么事吗?”

“江经理说有事要报告,还有洛杉矶的莉莉小姐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

“还是以前那个号码吗?”

“不是,是个新的号码。”

“把号码报给我。”沈冲用脖子夹着电话筒,掏出随身笔记本和钢笔,记下号码后,他吩咐道:“让江经理在办公室等我吧,我大概半个小时后回去。”

“好的。”

挂掉电话,再拨通莉莉的号码。

“哈喽!”电话刚接通,就传来莉莉热情洋溢的声音,她兴奋的大声嚷嚷:“艾伦,你猜我和谁在一起?”

沈冲微笑,假装惊讶的问道:“你爸爸到洛杉矶了?”

“不对。”莉莉出一阵笑声,说道:“好吧,你肯定知道我和谁在一起,那你猜猜我前段时间去了哪里?”

“温哥华?”

“哇。”莉莉出夸张的惊叹声,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以为我住在蛮荒之地吗?香港也有报纸的。”沈冲笑着说道:“难怪我每次打电话都找不到你,你去了温哥华,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我把记你电话的纸条弄丢了。”莉莉道歉,说道:“等回来后才找到的。”

“你没事就好。”沈冲问道:“我送你的车怎么样?”

“太棒了,那可是限量版的福特眼镜王蛇!”莉莉叽叽喳喳的说了一大通车如何如何,好一会之后,说道:“艾伦,等一下,我让特瑞莎和你说话。”

等了一会,电话那边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沈先生,你好。”

“邓小姐你好。”一代歌姬名不虚传,声音柔和动听,远隔重洋,都能令人心醉。

有点冷场,双方都不知道说些什么,过了好一会,电话里才传来声音,“沈先生,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它对我的帮助非常非常大。”

“邓小姐客气了,我是你的歌迷,能为你做点事,是我的荣幸。”

“沈先生下次来美国,请一定要通知我,让我可以当面感谢您。”停了一下,那边说道:“那么,我把电话给莉莉小姐了?”

“好的。”

“艾伦,ucla那么大,你猜我是怎么找到特瑞莎的?”

“你以为我是上帝吗?”

“我告诉你呀。”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嬉笑打闹声,然后莉莉断断续续的说道;“有天傍晚,我去找海伦娜…她说有个东方…女人,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去上数学课…哈哈,别挠痒痒…好了好了,我投降……”(注1)

等打闹消停了,沈冲和莉莉又聊了几分钟,约定暑假来香港玩,然后才挂掉了电话。

1979年2月24日,邓丽珺因为“假护照”事件,被日本驱逐出境,台湾一片哗然,媒体口诛笔伐,让她有家难回,只好黯然赴美,在ucla旁听读书进修。

沈冲在看过“假护照”事件的报道后,决定来个雪中送炭行动,一来他很喜欢邓丽珺的歌声,二来邓丽珺作为目前华语流行文化圈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人,对未来计划很有帮助。

说是雪中送炭,其实是借花献佛——沈冲只是把他知道的未来,提前告诉了邓丽珺而已。

在中美正式建交,台湾人心惶惶之际,邓丽珺为了图方便,用了假的印尼护照出入境,让台湾当局极为恼火,有心封杀她,然而没多久,邓丽珺的歌声风靡内地,名扬大江南北,这又让台湾当局很是惶恐,为了防止邓丽珺被大6拉拢,又连忙派人去美国,把她请回台湾。

邓丽珺骤逢大变,孤身一人避居洛杉矶,自然是极为惶恐不安的,在这个时候,沈冲那份极具神棍色彩的分析报告,仿佛黑夜中的灯塔,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不过是结个善缘罢了,日后如何展,还得看怎么操作。

……

“沈总,这是昨晚映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沈冲刚回到办公室,江之强就递过来一张报表,简略的介绍道:“

昨晚一共有924名观众,其中786人参加了调查,总体评分为8。1分,其中七成以上观众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从没看过这么吓人的电影’。”

沈冲拿过报表,细看之后,问道:“这份报告给杂志那边送过去了吗?”

“送过去了。”

“票房统计呢?”

“和戏院商会联系好了,今晚最后一场上映之后,马上开始统计,明天一早就能上报纸。”

“统计的时候,把楼座,后座,前座分开来算。”

“那样的话。”江之强面有难色,说道:“可能要多花不少时间。”

“不要紧,可以多雇几个人。”沈冲一笑,说道:“你可以问问公司里有没有人愿意加班,给三倍工钱。”

“沈先生,统计的这么细,有什么用?”

“用处大着呢。”沈冲解释道:“楼座最贵,买这种票的大都是中产阶级,前座最便宜,买这种票的基本是工薪阶层,通过每天的统计,可以估算《疯劫》的观影主力是哪些人,以便及时调整行策略。”

“好的,我知道了。”江之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告辞离开了。

香港现在的戏院,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建的大型戏院,能容纳上千人同时观影,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之为楼座,票价最贵,目前均价在9块钱左右,下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后座,票价中等,均价7块左右,最便宜的是前座,只要5块钱。(注2)

而香港目前的电影市场,方方面面都还没有成熟,不仅没有所谓的“档期”概念,而且票房统计也极不完善。

六十年代之前,香港本土电影一直没有精确的票房统计,戏院商会连会址也没有,直到六十年代初,江之强的父亲借了一个房间供商会使用,当时商会只有两个人,一个秘书,一个杂务,这两位职员合作,统计每日各家戏院的票房,然后油印出来,至此,香港才算有比较系统的票房统计。

戏院商会的电影票房统计数据不仅出的慢,而且缺乏细目,像日票房,个周末票房,周票房等等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都没人去统计,也没人特别关注。

而作为数据时代的来客,沈冲非常了解数据统计的重要,他借着《疯劫》上映的机会,和戏院商会合作,深度挖掘票房统计数据,然后用这些硬邦邦的数据,来强化《电影时代》杂志专业权威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随着《电影时代》销售数量的上升,亟需独具特色的栏目,来树立和其他电影杂志不同的形象,而每周电影票房综述,就是沈冲选择的栏目,在个人电脑还不普及的时代里,统计票房纯靠手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别的杂志不会去做的。

除了这个,沈冲还准备了另一个,就是午夜映场评分综述。

在《疯劫》映结束后,利用放免费纪念品的机会,沈冲让观众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很简单,就两个选项,一是用十分制给电影打分,二是对电影的观感。

香港有举办午夜映场的传统,电影公司用观众的反应来预测票房的前景,沈冲计划用《疯劫》作为敲门砖,把这个评分系统推广到所有的香港电影映场里,把观众的反应数据化,然后刊登在《电影时代》上——只要想想imdb,想想豆瓣,就知道这么做的好处有多大了。

如果能完成这个计划,《电影时代》将稳坐香港电影杂志头把交椅。

但是这个计划,有点难度,毕竟一部电影好不好,没上映前,谁都没底,肯定会遇到抵制的……而如果一味的刊登评分高的电影,那这个栏目的意义就弱了许多。

沈冲想了一会,觉得有点烦躁,于是拿起桌面上的魔方,随手拨弄。

这个魔方是特别设计的,东南西北四面印着《疯劫》的四个主演的剧照,上下则印着“疯劫”和“东方魅力”的艺术字,昨夜映场结束后,观众领到的纪念品,就是这个玩意儿。

做这款魔方,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另一方面,他想借此试水一下电影周边商品,看看市场反应。

对了,矩阵科技公司的生产线太单薄,似乎有必要弄个新的玩具出来,等7月份去内地生产……

————————————————————————

注1:见邓丽君访谈。

注2:见《7o年代以来香港电影观看人次和票房票价变化》。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电影教师 恋上青梅这件事127 首富从盲盒开始最新章节 回到1992当芯片大王 精神病面前鬼东西算个球 用小号混文娱 噩梦惊袭男主圣母吗 神级淘宝王 人生模拟从养猪开始笔趣 曾经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