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地对她招了招手:“来得正好,你之前让做的轻痕剑和银针回来了,刚好来看看。”
几妆痕眼睛一亮,有了一些兴趣,对桌上和十九那把差不多的剑有了些喜欢。
三步化作两步走了过去,拿起轻痕,看了看剑柄处的名字,“刷”的一声,从剑鞘取出。
嗡嗡的剑鸣声,透着淡淡的寒光,剑刃锋利无比,宛若秋霜一般寒冷!
用手掂了掂重量,毕竟是玄铁做的,对寻常人而言拿起来还是挺吃力的,不过这点重量在她这样习武的人眼中却是不算什么。
这样的一把剑还没有一杆长枪有分量。
她突然对那把仿制勾越剑的掠影很是期待。
抬手轻轻拂过剑锋,那根宛若青葱的食指指尖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血珠,一眨眼的功夫就汇聚成一滴鲜红色的液体,径直滴落在泛着寒光的轻痕剑上。
夜沉央见到剑刃上的血液,一对长眉迅速皱了起来,从怀中拿出手帕将正在出血的手指包扎了起来。
裹了两圈,鼓鼓的一团,他轻咳一声,不再看自己包扎得不好看的伤口,反而看着正在发笑的几妆痕,教训道:“用手摸它干甚?不怕痛!”
“嘻嘻,我不小心的,不过多谢元辰帮我包扎伤口了。”几妆痕笑着说完后还扬了扬那只被包裹得不好看的手指。
夜沉央不理会她的嬉皮笑脸,不小心?他才不相信!
想到这里,冰冷的视线落在那把带着丝丝血迹的轻痕剑上,还没用就伤了主人,原本对它名字的不喜也成功地变成了对整把剑的不喜。
“阿痕,这把剑就不要了,我让人重新再做一把给你!”
“嗯?”几妆痕一愣,看见剑刃上残留的血迹,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笑了笑,并不在意地说:“不用啊,我觉得挺好的,再说本来就是我自己要碰的,不锋利点怎么杀人呢?”
夜沉央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就是本能的不喜这把剑,见她认真的模样,也只好暂时答应了。
这样轻的一把剑,不定什么时候就断了也说不定,他这样想着也没有再看那把剑了。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几妆痕将剑收好后,拿起装好银针的盒子,盒子并不小,按照银针的大小,里面应该装了好几百根。
等打开之后,满满一盒子的银针白晃晃地堆在一起,差点闪瞎了她的眼睛。
一两五十克,她的银针稍微偏重一点,一根银针也不超过0.3克,这一盒子看起来起码有好几百根,倒是也不贵,就是晃眼睛呀!
几妆痕对着看了好一会,才将盒子盖住,心里大概算了算,够她用好久的了。
“这些东西还要多谢元辰,为了表示感谢,所以我决定为每日中午为你多增加一道补身体的药膳。”
她对着夜沉央美滋滋地说道。
夜沉央:……
满脸抗拒,我可以拒绝吗?
几妆痕露出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微笑,以及白的发光的八颗牙齿,温柔地看着以及呆滞的夜沉央。
亲,拒绝无效的哦!
夜沉央感觉自己纯属是吃饱了撑的,才会亲自将东西给她。
低头看见桌上的书籍,他默了默,也对着几妆痕露出了一个温柔得让人发慌的笑容,“阿痕,来,你不是说要学诗吗,书已经买好了!”
将那堆成小山般的书往前推了推,提示着她不要忘记了。
几妆痕:……
突然体会到了一把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吐了一口浊气,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差不多有她拳头厚的书,看了一眼封面:“五言诗全集。”
将它放在一旁,依次拿起了那一堆书,挨着将每本的名字看了个遍,七言诗全集,词赋全集,诗经,诗词鉴赏,基础格律……
好家伙,堆积起来有二十来本,每一本都还挺厚,除了鉴赏与基础格律以外,剩下的全是各种诗词曲赋的收集本。
……
她突然感觉脑壳痛,那种自己不是能学好诗的感觉又冒了出来。
沉默了片刻,几妆痕面无表情地说:“要怎么学?”
“阿痕不用担心,这个过程比较长,没个几年是学不好的,”夜沉央笑着安慰了她片刻,又继续说:“先将五言和七言的还有那些词赋都好好看看,多看几遍,先选好自己喜爱的类型再具体随着那方面学习。”
好家伙,几妆痕翻了翻那些成品诗词的书,已经占了三分之二,等她慢慢看完确实要很久了。
她还记得读书时看的红楼梦,里面有一节是香菱学诗。
林黛玉说了一些诗人的名字,让香菱将他们的诗词读个几百遍先找到感觉,再仔细地学习,就所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几妆痕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他在那幅画上做的诗,好奇问道:“那你是擅长那方面的?”
“各方面都涉及一些,没那么多时间去专注的学这个,只从小熏陶,听得多看得多,也就会了。”夜沉央将自己学诗的经历大致上分享了一下。
那挺厉害啊,几妆痕这样想到。
不过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好的,学东西也很快,至于日后能不能写好诗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写诗是要靠天赋和灵感的,那样写出来的才不会让人感觉到死板无趣,就像有些人没有学武的天赋一样。
几妆痕有了新的事情可以做,也没有说话,打开书默默看起了诗词。
微风正好,阳光不燥。
两人静静坐在窗前各自看书,好一副惬意的模样。
夜晚
“主子,这幅画已经裱好了,是要挂墙上还是收起来呢?”十九将那副裱好的桃香图放在桌上打开。
一幅精美的画卷,重新托裱了画心,因为做成的是卷轴,两端都装上了天杆和地杆,并签上了挂绳。
画上属了名,几妆痕在交给十九前就在画上重新添上“赠元辰”三个字,只可惜没有印章。
仔细看了看,画面感十分好,“我就不留着了,你将它送到那边去吧,这本就是要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