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芳簇不愿意说,那他就不会多问,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公主比她自己还重要,所以他一定要派人找到公主的下落并暗中派人保护好公主。
“原来如此。”
解吾臣就说了这句话,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想要让她全身心的相信自己,还需要时间,不过没关系,他等得起。
如今东洋还处于发展阶段,现在与各国都采取和平相处的原则,又或者说,加上东洋特殊的地理位置,东洋一直处于一个隔山观虎斗的位置。
就如同如今楚国和匈奴的关系,东洋一直作壁上观,并不参与两国之间暗中的博弈。
今日的庆典上,慕容奕提出和匈奴签订协议,关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宇文盛并没有正面回答,却也没有拒绝。
而解吾臣和卫青则是在一旁看着,并不参与其中,东洋一直以来都从不插手其他国家的事情,就连慕容奕问他的意见,他也只是随口打个哈哈就过去了,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前段时间匈奴大军的大败,如今匈奴不再像之前那般傲气,有些时候不得不低头,宇文盛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慕容奕提出签订协议的时候,他并没有说什么。
在场的几人,各有心思,大家也都不互相挑破,大家还是欢声笑语着,不过能明显看到宇文盛的脸色并不太好看。
关于签订协议一事,慕容奕也是才提出来,宇文盛这般被动,心中当然不满,但看看协议内容,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就和慕容奕再次约了时间讨论协议条款。
而庆典宴会中,也就这样一个小插曲,后来庆典结束,慕容奕退出宴会,韩泽川就将大家送回了使馆。
卫青因为嫌弃使馆的环境,另找了客栈下榻,于是自己半途中就向韩泽川告辞,回了自己的客栈。
其他人都随着韩泽川回了使馆,一回到使馆解吾臣就收到了凉言的信,所以解吾臣顾不得其他的事,就回了芳簇所在的客栈。
关于楚国和匈奴签订协议的事情,他早就忘在脑后了。
而宇文盛这边,原本他就不愿意此次前来楚国参加庆典,他性格高傲,不愿意轻易低头,但他父亲是抱着求和的态度要求他必须时刻得忍。
只要楚国提出的点子不太过分,他父亲就让他和慕容奕签订协议。
原本这件事应该是他私下去找慕容奕商量讨论的事情,但是由于慕容奕在庆典上直接提了此事,他一时之间找不到借口推掉,只得闭嘴。
不过现在两人已经约定好了,后日就专门找个地方,两国派人坐着,探讨协议上的内容。
协议一事,他只能尽量争取匈奴的权益,毕竟刚刚大军吃了败仗,楚国的条约里一定有对匈奴不利的条例,他必须为匈奴的利益而尽力去说服慕容奕。
想到这些,宇文盛就头疼,如今想从虎口夺肉,实在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很快就到了后日,夜沉央今日终于现身了,与他一起的还有韩泽川,慕容奕派了两人和宇文盛商洽协议的内容。
当夜沉央将拟定的协议内容拿给宇文盛看时,宇文盛是没有想到的,虽然楚国在协议里很明显的想从匈奴境内获取一些资源。
但是这协议又是实实在在解决了匈奴冬日没有粮食可吃的难题。
粮食是匈奴的命脉,可以说只要有粮食,匈奴人什么都愿意做。
“夜将军,我知道你前些日子击退了匈奴大军,但是这份协议明显地打压匈奴商业发展,其中有些条款内容,我并不同意。”
宇文盛还是想讨价还价的,就算这协议的内容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但同时也限制了匈奴商业的发展。
虽说楚国会从匈奴境内定量采购物资,但是他们这样就是把匈奴的经济命脉把控在了楚国手中。
如果一旦楚国不再愿意采购匈奴的牛羊、动物皮毛,那么匈奴当年就没有收入,也就没有办法在楚国采购匈奴所需要的粮食。
毕竟牛羊并不是楚国人所必须消费的,但是粮食对他们匈奴人来说就是必需品,匈奴在这场博弈当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且非常被动。
“你对哪些条款不满意,你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们会好好再考虑下条款内容。”
韩泽川见宇文盛态度强硬,立马圆滑地回道。
“我还要加一条,你们楚国必须将粮食种植技术也同时交给我们,不能仅仅只是采购我们的牛羊肉。”
这样的条件加上了也不是不行,这样不仅匈奴人放心,而且还能将楚国的形象再次宣扬出去,相信更多国家的使者在看到匈奴都能与楚国签下协议,也算是给其他国家开了个先河。
韩泽川与夜沉央讨论了许久,他们商量完毕以后,就同意了宇文盛的提议。
宇文盛心中很是高兴,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修改后的协议签订吧?”
夜沉央点点头,开口回复宇文盛:“楚国会遵守协议里的内容,也希望匈奴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
宇文盛当然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协议里诱惑的条件还很多,他自己是如此想到。
只要他们学会了粮食的种植技术,那么一定程度上也是解决了匈奴缺粮的问题,他们可以用楚国先进的技术,种植粮食。
最后,几人又针对协议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确认,当宇文盛盖上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他们三人就针对协议内容,商讨了很久,最终协议签订结束后,三人脸上都是带着喜悦之情。
如今,也算是真正解决了楚国的一大难题,只要两国严格按照协议的内容来,那么两国之后绝对不会再出现边境冲突。
夜沉央和韩泽川带着盖好印的协议回到了宫里,将协议呈给慕容奕看。
当慕容奕看到协议下方盖上的两个印章,长长地松了口气,他终于将困扰楚国很久的匈奴边境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