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毕竟是边境地区,离京城很远,消息传回去也需要时间,而且靖王也很难派人来阳城探听消息。
现如今夜沉央在阳城,对阳城的管控非常严格,所以很难有人能随意进出,而这也就导致靖王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
而靖王在朝中提出他通敌叛国,是什么时候呢?
几妆痕和夜沉央同时抬头看向对方,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答案。
“是程潇!”
因为程潇回京的事情被靖王知道了,如果不是查出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夜沉央是绝对不会让程潇回京的,所以靖王在得知程潇回京以后就确定了,夜沉央已经查到容城和英卫军了。
所以他才大胆的在朝中诬陷夜沉央。
“程潇回京只会让靖王觉得,你查到容城和英卫军的事情了,那样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向皇上举报你了。”
如果说程潇回京确实是因为夜沉央查到了自己和英卫军的那些事,那么现在他确实就没有办法。
但是程潇并不是因为自己查到和英卫军的关系,而是查到那些兵器,所以才被派回京。
夜沉央相信,那些兵器,靖王是绝对不会让他知道的,所以那些兵器被发现,一定是靖王这个计划里的突发事件。
靖王也许根本就没有想到,夜沉央是因为发现了他们的兵器,所以才派程潇回去的。
而那些兵器,夜沉央和几妆痕都认为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故意那么做,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这件事,他们当初还猜测是吴诚。
现在看来,也许那些兵器就是突破口,因为兵器的出现绝对不在靖王的计划之中。
只要一查那些兵器,就能说明夜沉央是和英卫军无关的,甚至还能查出一些其他意外收获。
夜沉央也猜得到,就算程潇在京城里,时时刻刻盯着靖王,也不会发现他的异样的,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根本就不担心程潇他们去查他。
“看来,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兵器背后牵扯的人找出来,至少这可以证明我和英卫军是无关的。”
几妆痕也是这样想的,她听完夜沉央说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想起程潇来信上提到的密信一事。
“这些兵器算得上是我们的意外收获,但那些密信呢?我们没有办法证明信不是出自你的手,也没有办法证明,你确实没有与北国勾连。”
几妆痕说得没错,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在这里,他们没有办法证明那些信不是他写的,看程潇信上的意思,那些信似乎是有关于楚国军情的。
关于楚国军情?夜沉央想起来,自己当初在青州的时候,有给张扬写过那些信。
当初他被免职,贬谪到青州以后,他就一直在计划一件事。
因为他对自己的腿伤能不能治好持有消极的态度,那时的他就想着,明面上他已经被软禁到了青州,不能够再参与楚国的一切战事。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一旦走了,基本上军队就是群龙无首,很有可能军中会大乱,为了能够守护好楚国,守护好父亲曾经手中的将士,夜沉央打算另辟蹊径。
所以他才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北国的军队里,安插一些他的人,只要这些人当中有一个能够受到重视,那么对夜沉央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只要北国的军队里,安插进了楚国的人,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控制住两国交战的损失,甚至可以在内部击垮北国的军队。
而这个任务,夜沉央安排给了张扬,张扬就是在他被贬到青州时接收的任务,去了北国。
两年时间,张扬终于安排了人进去,但是为了确保这件事不会被别人知道,他们来往的信件中,从来没有提到暗探一事。
后来夜沉央已经确定好张扬安插好人以后,就让他从无涯城去了问姜,而那些信也是那时候寄的。
当时夜沉央也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慕容奕,慕容奕也写了信,让夜沉央一起寄给张扬。
没想到正好是这些信被截了,夜沉央不得不思考到底他们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传信通道,还是他们偶然之间截获了这些信件,就像当初他截获的靖王与卫青来往的信件。
等等,他也曾截获过靖王与卫青的信件,虽然上面并没有涉及到两国之间的机密情况,但是两人是有密信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证明靖王也存在和卫青勾结的可能的。
而且他也明明传过那么多的信,却是只有这些信丢了,夜沉央觉得也许是因为当时他在青州,一切都在靖王的监视之下,信件被截获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相比起来密信的传递通道被知道的可能性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夜沉央与渡魂阁来往的信件中,还有更多机密的事情,其中也包括有调查靖王的事情。
就连这次程潇递的信来,都是通过渡魂阁递的,所以并不会是传信的通道被知道了。
这样一想,夜沉央的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至少渡魂阁的事情还没有被靖王知道,至于几妆痕丢失的那封信,不知为何,夜沉央觉得应该不是被靖王或者是卫青给截获了。
否则不管是靖王还是卫青,应该都不会没有行动,但是现在京城烟月楼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传来,所以应该是其他人截获了这封信。
但是这封信被谁截获了,夜沉央实在想不到。
“密信的事情可以放下,先查出那些兵器的事情更为重要,那些信皇上是一定知道的,我们现在也只能先让程潇调查兵器一事。”
几妆痕听完夜沉央说得,觉得也有道理,他们如今也不能坐以待毙,关于叛军,她这边也算是查到一些线索,但是接下来就很难查了。
一旦到了北国的领地,他们做很多事都会受限,所以几妆痕想了想,她还是回京,和程潇一起调查兵器一事。
英卫军的事情,也不能放下,但是现在也只能交给方行歌和裴景两人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