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不做大改动,基本上就是加个前台,悦来酒楼只有两层,一楼大堂,二楼雅间,姜云觉得弄那么多雅间没必要,打算把二楼的格局改一改。
酒楼的二楼有一部分是延伸出来的露台,姜云打算把露台和里面的一部分做改造,改成雅座,以植物和隔断分开来。
然后要改造的就是露台直对着的院子了。
既然开发露台,那自然要吃饭的人看的风景不错,才好在这里吃,否则往那一坐,面对着的就是下面的厨房,稍微看到点不好的,胃口全消,自然就没意思了。
好在那酒楼后面就是一片荒地,不是什么人住的巷子,只是从前酒楼后厨的污水厨余垃圾全部倒在那里,天长日久之下,就没人愿意靠近那里,想要改造出来得花点功夫。
因此,这片荒地也是需要买下来的。
程峤把姜云所有的想法都听了一遍,能感觉出来姜云在这上面下了很多心思,他自然是支持姜云的。
“银子还够吗?”
姜云点点头,“那块荒地买下来用不到多少银子,就怕那位朱县令在中间阻拦。”
程峤略一思索,也确实如此。
朱高义在白飞星手上吃了大亏,然后又遇到赵南强这一波和姜云有关的案子,虽然明面上没什么表示,但估计暗地里已经把姜云和程峤两人记在小本本上了。
不过也没什么太需要担心的,不过一个县令而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买酒楼的事情很顺利,四月还没结束,岳宁就带着酒楼的地契回来了,地契上已经换了名字,写的正是姜云。
其实这地契如果不是姜云的名字,也不需要办理这么长的时间,原因还是因为姜云是个女子。
虽然之前姜云已经将户籍从长夏村迁到了东墨县来,但是她身为女子,不能单独列为一户,最后还是让才七岁的姜大生做了户主,才成功的把这一家子弄到东墨县来。
女子地位之低,可见一斑。
这一次买酒楼也是这样,如果落姜大生的名字,那倒是容易,不过姜云有所思量,她还是想让姜大生去读书的,不说一定要考取功名,但是肯定要去试一试,而如果酒楼落在姜大生身上,姜大生就会被打上商户的烙印,士农工商,商为最末,读书入仕是很难的。
日后到底如何还不能明了,她不能现在就把姜大生的路给堵了,因此坚持要求落在她的名下,也是被县衙的人好生为难了一番。
这件事姜云没去找白飞星帮忙,纯粹让岳宁想法子跟衙门那些人打了交道,送银子请喝酒,费了不小的一番功夫,这才把事情给办成了。
不过这些打点也没白费,倒让姜云接下来的买地工作顺利了很多。
一眨眼初夏便至,再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
东墨县有东河,三月三彩船祭祀,到了五月五,以前是有龙舟赛的。
据说之前东墨县下面村镇每年收成还不错的时候,都会组织村民带着龙舟到东墨县来参加龙舟赛,赢得龙舟赛的村子甚至有头名的奖励,总有个几两银子,回村之后相应的人家分一分,也算是个收入。
可后来苛捐杂税越来越重,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差,慢慢的这龙舟赛也就举办不起来了。
彩船是白家等大家出银子弄的,每年还能热闹热闹,到了端午节,反而热闹不起来了。
原本蒋婆婆对姜大生等人提起往年龙舟赛事的热闹时,这群孩子还很向往的,不过一听现在办不起来了,又很失落。
这个姜云是真的没办法,凭她一人之力,连个东墨县县令都搞不定,更别说这种一个县城都来庆祝的赛事了,除非以后她有钱,有很多钱。
就在蒋婆婆忙着裹粽子,做五彩香囊,准备雄黄酒的时候,白飞星找上了门。
原来是瓷窑和烧瓷的师傅都准备好了,就等姜云了。
瓷窑坐落在东河的一处河湾,瓷窑往下不远便是大片的河滩。
姜云站在那里,看着下面奔腾不息的河水,回望是一片山岭,心道这里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
烧瓷主要依靠高岭土瓷土等,而靠近水源的话,取水和降温等都很方便。
白飞星请来的烧瓷师傅姓徐,叫徐从明。
“姜姑娘,咱们这就开始做准备?”
姜云点点头,然后问,“徐师傅打算用什么来烧瓷?”
徐从明算是老师傅了,不过他不是那种固执的只抱着自己手艺的人,也不因为眼前的姜云是个小姑娘就轻视她,“姜姑娘的意思是?一般烧瓷用柴火也行,木炭也可,或是煤块也行的。”
“我想白家应该不缺煤。”
徐从明略一思索,“这是自然,这红瓷定要用煤来烧?”
姜云没有点头也没摇头,“徐师傅先准备瓷胎吧。”
徐从明自然听了。
瓷胎做好到晾干需要一定的时日,姜云并不打算对徐从明烧什么器皿这种事情进行干扰,只说这种红瓷釉厚才好看,不过薄胎应该也不错,让徐从明准备合适的瓷胎就行。
徐从明略一思索,心里便有了打算。
三日过后,端午节来了。
姜云如今身体上的伤养的差不多了,觉得自己再不进厨房动动手,好不容易学会的厨艺大概又要还给系统了,于是主动揽下了煮茶叶蛋的活计。
姜云和蒋婆婆从大青湖那边带过来的鸡一共十几只,其中有十一只母鸡,每天都有五六只鸡下蛋,因此这段时间几个孩子的鸡蛋是不缺的,更是省下来不少鸡蛋,蒋婆婆就打算全部煮成茶叶蛋。
然后是做绿豆糕。
蒋婆婆的绿豆糕配方里只有绿豆糖和油,姜云想了想,把四娃喝的奶粉搬出来,打算做个牛奶绿豆糕。
首先是绿豆去壳,泡了一晚上的绿豆一点点的揉搓,把绿豆壳全部洗掉,留下呈极浅绿色的绿豆仁,然后放到锅里去蒸。
煮绿豆的时候,姜云把奶粉泡成牛奶,然后把糖倒进去,搅拌到糖全部融化之后,姜云拿了个竹筛过来,把泡好的奶粉筛了一遍,留在竹筛上的就是还没泡化的奶粉。
考虑到泡成的牛奶水已经挺多了,再加水的话,估计等会儿不好炒,姜云趁着蒋婆婆不注意把筛子上的残留物全部洗掉了,以免被蒋婆婆说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