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刚停稳,赵大能便激动万分地跑过去,帮忙打开车门,等着华科院的专家下车。
片刻后,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四五十岁,双鬓花白的学者。
赵大能领着一众大队干部上前,热情的握住学者的双手:“欢迎,欢迎华科院的领导来南湖大队视察。”
不管这人是什么职位,叫领导准没错。
也难怪赵大能一脸笑出了褶皱,南湖大队出了一个能让华科院领导亲自接回去的知青,他身为南湖大队的驻村干部,也能跟着沾光。
学者十分谦逊,礼貌回握住赵大能的手,微笑道:“我不是领导,叫我周老师就行。”
周志华其实已经是教授级别,不过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老师。
“周老师好,您能来南湖大队,是我们所有人的荣信。”
赵大能从善如流地改口,又把其他干部一一介绍给周志华。
打过一圈招呼,周志华问:“请问肖辰安同志是?”
“肖知青正在家里搞研究,我带您去。”赵大能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开始在前面带路。
边走边邀功:“周老师,我们可是全力支持肖知青的,都没让他上工,就是为了能让他安安心心搞科研。”
“辛苦了。”周志华一直保持微笑,不过他习惯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不太会打交道。
赵大能和张照宏说一大堆,周志华才礼貌性地回应几句。
好在,赵大能是个话唠,十来分钟的路程,在他的口若悬河中度过,并不冷场。
“周老师,到了。”
到了李如意家院子前,赵大能一行人停下。
肖辰安正在院子里,低着头,捣鼓着一堆东西。
“肖知青,快开门,华科院的周老师来了。”
赵大能隔着木栅栏叫肖辰安开门。
肖辰安从思绪中抬头,起身开门。
“周老师,您好,我是肖辰安。”
也不等赵大能介绍,肖辰安先伸出了双手。
周志华双手回握,发自内心的夸赞:“木兰的孩子还真是一表人才,年少有为!”
肖辰安请他们进院子,边走边问:“您认识我妈?”
典型的废话文学了。
“对,我和她一个组的。这次,如果不是木兰的身体不能舟车劳顿,就是她来了。”
面对好友的孩子,周志华的话不自觉地多了起来。
两人说着话,后面的干部也跟着,肖辰安从堂屋搬来椅子,请他们坐下,又一人倒了一杯凉茶。
建宁市这边的凉茶就是用山上的粗茶叶,用开水冲泡好,放在白瓷壶放凉。
茶汤呈橙黄色,虽比不得碧螺春的清香悠长,但胜在十分解渴。
最重要的是,还不费钱!
三伏天酷热,一行人一路走来,早就汗流浃背。
众人坐在有树荫的院子里,又猛地灌了一大口凉茶才感觉又活了过来。
周志华把茶喝药,便迫不及待地问:“辰安,你母亲说你研究出来了热水器,在哪儿?”
他早就想一睹为快了!
肖辰安也不卖关子,把煤气热水器拿出来。
乡下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煤气罐,不好演示,肖辰安便把功能和原理详细的给周志华介绍了一次。
讲完后,肖辰安故作遗憾地说道:“乡下材料有限,这热水器上面的金属都是用的废弃的锅,水壶打造的,看着不太美观。”
空间里面倒是有岳父留下的材料,但有一些,这个年代都做不出来,是万万不能拿出来。
周志华以为肖辰安是真的遗憾,安慰道:“没事,我刚刚听了你的讲述,仔细思考了原理,得出结论,这个肯定能用。”
“至于外观,华科院还是有一些金属材料可以选择的,到时候肯定是既美观又实用!”
肖辰安笑着点头。
周志华在院子的角落看到一个漆黑的东西,直觉告诉他,肯定是大用的。
“辰安,这个是?”
“我用的旧铁皮还有一些废弃泡沫,做的简易集热板,用来给太阳能热水器提供能量。”
“太阳能?”作为科研工作者,不用过多解释,周志华立刻明白了。
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辰安,这个太阳能热水器是不是有阳光就行?那是不是就能节约很多煤气?”
这个年代,还没有环保的概念,可节约却是这个社会的主旨。
肖辰安点头:“对,原理是利用集热板收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把冷水加热。由于冷水的比重比热水的比重大,热水会自动往上升,然后形成一个循环动力,水就在集热板那逐渐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就能进入储热水箱,需要热水的时候就能供应热水。太阳能。”
肖辰安一口气说完,听得赵大能和张照宏张大了嘴。
他们不懂,但是从心底都感觉肖辰安特别厉害。
周志军的眼睛也是越听越亮,大声叫好。
“好,好,不错,太好了。这肯定比馹国的热水器还要好。”
这样,华国就不用从小鬼子手里进口热水器了。
周志军心潮彭拜,不顾赶路辛苦,拉着肖辰安的手就要往外走。
“辰安,快,跟我回京城,直接到华科院,用那里的好材料把煤气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全部做出来。”
有的科学家做学问没得说,人情世故却是一点都不懂。
周志军只想着早点把热水器做好,根本不管同行的司机饿不饿,累不累,也不管肖辰安还惦记着自家的小媳妇儿。
不过,还不等肖辰安开口,赵大能把周志军拉住了。
“周老师,您看现在快中午了,就到咱们大队部先吃个简单的便饭吧。”
张照宏也跟着留客:“对呀,周老师,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再着急,也不差吃饭那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