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凌薇的雄心并非让大夏的铁骑踏遍全球,她又不是战争狂。
哪些小国若是愿意归汉,彻底汉化,习汉文、众汉俗、书汉字,不用动武就能一统,她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这些小国不包括倭国和高句丽,前世留下的执念,这辈子有能力,她当然要用武力灭了这两国。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回,倭国那边洛白已经平定大半,看到倭国王室全部被杀这一点。
李凌薇只跟季清哲说了一声,并不打算在朝堂上多论此事。百官中还是有一些顽固份子,一直对她总对外开战有异议。
若是知晓洛白在倭国大杀四方,灭王室,杀武士,毁宗祠,平神社……
定会参洛白杀心重,让召其回来,另派一个怀柔的钦差去倭平息战乱。
如此一来,不光洛白的战功大大减少,汉化倭国一事也会拖延。
对付倭国和高句丽这样冥顽不灵的小国,就该洛白和赵刚这样强硬的将领驻守。
季清哲对洛白灭倭王室一事不置可否,按他的话来说,若是派他灭倭,他也会杀尽倭王室,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朝堂上就倭领土归汉后的管制,讨论了几天,最终议定,划为五郡十六城。
为将倭汉化大计,以汉三百官吏填充十六城大小官职。
为此,李凌薇特开恩科,言明此次恩科是为赴倭和高句丽为官,参考者想清楚,若不愿意出海为官,便不要参考。
本来季清哲提议,是从各地调一批官员赴海外,但李凌薇心里门清,调到海外的官员,都是被贬谪的,没几个是心甘情愿的。
这年头的人恋家恋故地情结极重,江南一带的官员别说调到海外,调到岭南、陇右,都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
普通老百姓也是,女儿嫁到邻镇,就算远嫁他乡。许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方圆十里。
也就是这几年,路修好了,车马普通低价,百姓才愿意走出家门。从村到镇,再到县上谋生。
将这些官员调到海外,都抱着熬三年调回的态度,天天喝喝酒写写诗,没一个愿意干实事的。
调去有什么用?不如从新开恩科提拔一批年轻的官吏,他们更有血性也更愿意干实事。
再把奉禄和赏赐提高一些,三年后都能升迁,有的是年轻官吏愿意出海。
季清哲被劝服,同时意识到在各城建学院的重要性,照女帝这个打法,估计经常要开恩科提拔底层官吏,读书人都快不够用了。
倭国的诸事拟定,洛白留守倭地,全权负责分化州郡之事,还要开采银矿,训练海军,建军事基地……
李凌薇算了一下,今年洛白是铁板钉钉无法回来过年,明年也说不好,估计要等到后年,刚好她除孝,洛白才能回来。
心中怅然,几天都没精打采的,单独宴请沈亮,给其行封论赏之后,沈亮便领命回台州。
至于高句丽王室,李凌薇都没心情见,贬为平民赐高姓圈禁起来,以后祭祀的时候,把人提出来跳个舞就行了。
高氏等人都提心吊胆等着女帝召见,想着自己如何被羞辱,如何做牛做马沦为玩物。
没想到女帝压根不见他们,给他们一个荒园子,让他们自力更生。
这个结果比起被灭门的倭国王室,高氏等人觉得甚好,好歹算是活下来了。
整个八月,朝堂上讨论的都是倭地、高地和南海东海的事,有季清哲主导,李凌薇只管点头下决定就行了。
除了战事,还有就是秋收,春、夏两季干旱的地区,早已上奏,朝廷也派了钦差去镇灾。
再者就是先丰的诸城,今年是头一年种植新作物,收成如何就看这一季了。
赴海外为官的恩科已经拟定九月初开考,各地学子齐赴燕京踊跃报名。
报名人数比李凌薇预计的多,看来还是很多读书人愿意出海的嘛。
见诸事顺遂,李凌薇便把重心放在陇右上面,施诚的蒸汽车研究停滞,她也没打算让小白帮忙。
科技发展,还是得自己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好。莫天寅彻底断了音信,秦姝已带着大军踏入西域。
倭国一灭,战事的重心便又转移到陆地上来。李凌薇正看着施诚的奏折,紫莞送来一封密信。
能将密信直接送到她案前的官员不多,也就凌烟阁功臣加上金燕子、民兵团这个直属她管辖的机构。
自她登基之后,金燕子和民兵团非要事也不会送密信,都是按流程送折子。
最近四方太平,即无内乱也无外敌,这是什么大事能让一方大员送密信?
她接过一看,余飞龙那粗犷的字迹映入眼帘,难道是南洋出事了?
忙打开匆匆扫一遍,不禁失笑,南洋各岛和岭南都很太平,出事的是余飞龙。
天竺参与西域之战,秦姝带兵出征的消息,余飞龙知晓了。
他知晓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地图,待算到天竺出兵,到秦姝打到天竺需要多久,他彻底坐不住了。
之前莫天寅打西域他最担心的就是,莫天寅一路打到天竺去。后来听说莫天寅往中亚方向去,他还庆幸了一番。
结果这才多久,秦姝竟然带兵往天竺打去。打天竺可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啊!
若天竺被一个女将军打下来,那他这么此年在岭南的经营还有什么意义?早知道就让莫天寅来岭南,他去陇右了。
眼看多年的期望要落空,余飞龙竟然病倒了。一病大半个月,所以这密信才送过来。
病中听到洛白灭了倭国的消息,又收到高明的来信,见他大夸特夸那蒸汽船,余飞龙瞬间病好,激动地从床上跳下来。
蒸汽船参与了灭倭之战!也就是说它能突破风暴远航!
在交趾中了这么多年的橡胶,不负所望蒸汽船终于造出来了!
给李凌薇的密信所求是,他要‘借’洛白的三艘蒸汽船,然后请女帝准他走海路征天竺。
李凌薇不禁感叹,她不是战争狂,可身边这些将领个个都是好战分子!
这余飞龙把打天竺当成人生使命一般,你说他是为了天竺的地盘吧,可他明明都找到领土面积更大的澳州了。
就因为澳洲人烟稀少,只有土著人,他都不想去征服澳洲,觉得打一群土著人没意思。
这才是妥妥的战争狂思维吧?
李凌薇请来季清哲,把余飞龙所求跟他一说,季清哲沉默片刻后道:
“陛下觉得不准余飞龙所请,他会如何?”
李凌薇托着下巴道:“他定会借口出海巡罗南洋群岛,或是带人去开发澳洲,然后悄悄去打天竺。
待朕问责,再用什么战舰在海上偏航啦、天竺抢了海商的货物啦、有海盗往天竺方向逃他去追赶之类的借口。”
季清哲笑了:“陛下对余将军了解至深啊。”
李凌薇也笑了起来:“这几个跟着我打过仗的将领,哪一个我不了解。
像莫天寅,就不能让他闲着。
赵刚、霍非他们也是,宁愿去挑战不可能,也不原闲在家中。”
她的语气略带骄傲,毕竟跟前朝的那些开国将领相比。
她提拔的将军们,不思争权夺力,不想坐享荣华富贵,而是一心想着开疆拓土,汉化外国。她岂能不骄傲!
“如此,就算陛下不借蒸汽船给余飞龙,他也会想方设法征天竺。
那时只会造成更多将士的伤亡,不如就准了他的请奏。”
李凌薇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她担心同意余飞龙打天竺,朝堂上百官又要叽叽歪歪,说她太过好战啥的。
不如先跟季清哲通个气,说服了他,百官就由他去说服。
突然季清哲掂着密信问:“陛下可知,余飞龙为何不直接上奏折而是写密信吗?”
“密信传到燕京的速度更快?”
“臣觉得他是不想大张旗鼓,此事满朝皆知的话,天下人的目光就会盯到岭南海军身上。”
李凌薇一拍桌子,她竟然没想到了这一点!更没想到的是,听季清哲这语气,他也愿意帮余飞龙隐瞒此战。
一看她的眼神,季清哲便明白她在想什么。微垂着眸道:
“臣只是觉得,天竺早晚都要打,既然秦将军已经从西域打过去,余飞龙从海上攻去,正好两路夹击。
机会难得,错过此良机,怕是又要等几年。
但百官不会理解,陛下自登基以来,连番对外开战,已让百官议论纷纷。
这倭和高才灭,立即又对天竺用兵,定有官员死谰不许。
余飞龙即是密信所请,只求借用三艘蒸汽船,即不向朝廷请兵,又不要粮。
不如替他瞒下此战,待天竺灭国后,再论功行赏。”
李凌薇欣赏地看着季清哲,这么多年,咱们古板的季相,终于开始改变了!
当天她就回复了余飞龙,同时给洛白去信,让他将三艘蒸汽船借给余飞龙往天竺。
都不用余飞龙另派人去学操作蒸汽船,刚好让高明去。
出乎李凌薇意外的是,洛白竟然拿蒸汽船单独跟余飞龙做了笔生意,那就是由洛白带队开发澳洲。
余飞龙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只要能去打天竺,把澳洲的开发权全权给洛白他都愿意。
洛白并非贪功,他只是觉得单凭灭倭这一项战功,不足以让他有资格娶女帝。
他需要更多的功绩,还是大功绩才行。灭倭为其一,开发澳洲为其二。
待倭地建了军事基地,他训练了更多的海军,便可走海上去征服欧州,是为其三。
离女帝除丧还有两年半,洛白誓要在这期间,完成这三项。
不管是余飞龙走海上征天竺,还是秦姝从陆地征天竺,都是需要时间的。
两军定时给她回报军情,离得甚远,她也没法给予更多的帮助,便将重心放在内政上面。
转眼到了九月中,恩科考试很顺利地进行完,她亲自为这批官吏开了一场欢送会,上场演讲。
大夸特夸这批出海的官吏,他们此番是为了大夏的长治久安,是为了教化外邦,为宣扬汉文化、为女帝一统大业……
他们不是普通的官吏,而是战士,为了荣誉去征服海外的领地……
众位爱卿,此去海外,是能够名垂青史大功绩,千百年后,我们的后代子民会像敬仰英雄一样,敬仰你们。
你们的名字会刻面碑文列在海外诸岛上面,你们的英勇无畏会传遍各州……
演讲稿是她从空间里资料抄的,反正演讲完这些官吏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誓要将海外国地,变得跟内地一样繁华昌盛。
本来私下还在笑话这批恩科官员,去海外跟被贬谪有何区别?但听了李凌薇这场演讲,心中渐生悔意。
特别是当李凌薇亲自给每一个出海的官吏,戴上特别的金勋章。
满朝官员都羡慕不已,虽然还不足以让他们主动请缨去海外为官,但一颗种子已悄然种下。
以后出海为官不再是贬谪,而是为了女帝一统天下的大业,为了汉化外邦……
燕京百姓载歌载舞,将这批官吏送上出海的战船。
大夏的秋收也到了尾声,丰地各州的秋收捷报相继传来,都是大丰收,连一样低收成的漠北各城。
今年所种的玉米和土豆,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亩产高达千斤的城县比比皆是。
今年寒冬百姓再也不需要关在房内,一日两顿薄粥吊命,静待春来。
而是能餐餐饱饭,青壮还能去县城中的工坊打短工,老人孩子再也不会挨冻挨饿。
李凌薇还担心丰地官员是为了政绩,为了讨她欢喜,故意夸大秋收产量。
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极多,特别是即将满三年的官员,为了下一任能高升,夸大政绩,表单极漂亮可当地百姓就被亏惨了。
为此她和季清哲商量之后,除了让地方的民兵团监督合实秋收情报,还另派了一支巡察史,代天子去各地巡察秋收情况。
就巡察史人前,出乎意料地季清哲竟然推举秦妩。
原因是女官员更细心,且不被当地官员收买。再者,即是代天子,派一女官更能让百姓依赖。
秦妩是礼部官员,李凌薇本以为秦妩不会同意,但她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年主巡丰地,明年巡陇右。
李凌薇答应了之后,她低头红着脸同意担任巡察史。
李凌薇有点摸不着头脑,问紫莞:“你觉得小妩为什么愿意担任巡察史?”
紫莞一本正经地道:“要么想光明正大地去各地旅行,要么就是陇右有她心心念念的人。”
“为何不是漠北有她心心念念的人?”
“她特地说明年去陇右,可见所思之人在陇右。”
李凌薇恍然道:“是了,她想去陇右看她姐姐。”
紫莞眼睫轻颤了两下,觉得陛下对男女之事这一块,反应太过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