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言奇怪的想着,透一透又是什么意思。
坐在对面的孙伟才笑着说:“哈哈!蒋大哥,多多说的透一透的意思,就是要不要再喝上几杯!”
“在她们那里,早上喝酒的话叫做硬早茶!”
“我们之前去多多家时,可被这个硬早茶坑惨了。”
“早上喝酒怎么还能把你们坑惨了呢?”
蒋言不解的问道。
“哈哈,蒋大哥,你不要小看这个硬早餐。”
“在他们那里早上要是来上一顿硬早茶,一不小心就会从早上喝到晚上。”
“喝茶前,你是站着进饭店的,等你出来天黑了不说,没准你都得被人抬着出去!”
蒋言听到孙伟才的解释,不禁打了个冷颤。
都说蒙古人热情好客,看来果然不假。
此时蒋言非常庆幸系统能够奖励自己一个千杯不醉的能力。
不然这次草原之行结束,他还真怕自己身体承受不了啊!
虽是如此,蒋言还是谢绝了多多的好意。
毕竟自己一会还要骑车,虽然自己拥有千杯不醉的能力。
不醉与喝没喝酒可是两回事。
一样能够被酒精测试仪检测检测到。
他蒋言可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开酒不喝车、喝车不开酒,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几人吃过早饭后,便驾车向野狐岭要塞出发。
野狐岭军事要塞位于章北县城正南方向,毗邻207国道。
以70年代国防、人防地道工程为主体,以802演习纪念馆为依托。
景区内建有“802”演习纪念馆,馆内以大量照片、图片展示了我华夏国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展馆内设有电子游戏对抗区、电影放映厅等。
据蒋言之前所了解到的,野狐岭要塞是华夏国北线的第一堡垒,是华夏国的北大门。
1969年,我大华夏根据这里地形,并结合内蒙古高原坦荡无垠、无险可守,宽正面、大纵深的特点,修建了许多人造山,还修建了总长达数千公里的地下坑道。
这一战备工程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完全停止。
野狐岭一线的要塞,也因此被称作“华夏北疆第一要塞”、“华夏的马奇诺防线”。
随着华夏国的强大与和平的到来,这里已开放成为了旅游景区。
如今的野狐岭要塞已经全面开放,与苏蒙联军烈士陵园、蒙金大战古战场遗址、六代长城古遗址共同构成了大军事旅游区。
开放的景区因山就势,精心打造了华北地区在真实的军事阵地开展真人cs大战的俱乐部。
矗立的碉堡、神秘的地道、燃烧的战火、弥漫的硝烟,给游客带来全新的军事体验。
在凸显军事旅游特色的同时,更是激发和弘扬着人们心中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军事要塞的野狐岭可不是被人们“说”出来的。
蒋言在景区中的各个简介牌中大致了解了野狐岭从古至今的历史。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起伏较为平缓的山岭,为阴山支脉苏克鲁山。
这道天然的山脉形似一条大坝,北面是蒙古高原,人们叫它坝上。
南边是丘陵地带,人们叫它坝下。
海拔虽然不是很高,只有1600多米,但它却是一道巨大的长城,成为了一条游牧与农耕的天然分界线,北方游牧民族如果突破这里,就会直入华北,而首先受到威胁的就会是燕京。
所以,野狐岭被称为“京西第一坝”,而章口市也因此成了“拱卫京畿、屏蔽中原”的门户。
在华夏国历史上,唐朝与室韦、契丹以及后来的蒙古与大金,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大战。
尤其是1211年,成吉思汗仅率领十万蒙军与三十万金兵在此展开血战。
大败金兵,让蒙古从此真正兴起,有了四处扩张、称霸天下的野心和欲望。
对中原王朝来说,真正重视此地应该是在明朝,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以后。
与之相伴的大致历史是这样的:
明朝取代元朝后,为了肃清元顺帝的残余势力,1370年,朱元璋命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兵10万北征。
在野狐岭进击元军,追至兴和城(今章北县城)元兵投降。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由此太平,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残元势力时不时地会出现于此处,让野狐岭一带狼烟时起,战事不断。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原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蒙古贵族退出中原后,仍保持着对蒙古高原大漠南北的统治,与明王朝相抗衡,这个政权史称“北元”,仍然企图重新入主中原,并不断进行收复大都的军事反攻。
明朝一直想要消灭北元势力,统一全国,于是两者之间不断有战争爆发,但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取胜。
如此,北元蒙古与明朝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维持了长达二百余年。
为此,明大将军兰玉、武安侯郑亨、江阴侯吴高均都曾率兵在野狐岭与敌交战。
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大军北征蒙古鞑靼部也曾来到野狐岭。
野狐岭的防务对明朝的重要性,在这些战斗的足迹里已是不言而喻了。
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
继续与明争战,从东北打到今内蒙古,西征察尔。
1632年,清兵在野狐岭一线集结大军,直到明朝政府答应在章口展开“互市”,才退兵而去。
1644年,清兵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引领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华夏国的统治。
燕京市作为首都,野狐岭一带的军事意义得以延续,也一直将章口市作为战略要地经营,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来到野狐岭要塞前,蒋言没有想到的是,在野狐岭一线率先修筑地下工事的竟然会是日寇。
察尔省,华夏国国原省级行政区,简称“察”,察尔特别区建于1912年,察尔特别区政府初驻直隶省章北县。
1928年改置为察尔省,省会驻万全县,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章垣市(章口市),省会改为章垣(今章口市桥西区)。
1933年,长城战役之后,日寇越过长城,向华北渗透,并于该年春天占领察尔部分地区。
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人在章口于1933年5月26日成立察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于6月开始向察尔和热河的日寇发动进攻,在7月中旬将日军全数逐出察尔,此为九一八事变以来华夏军队首次收复失地。
然而,1935年6月6日,四名潜入华夏国察尔省境内偷绘地图的日本特务。
在章北县被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扣留八小时后放行。
6月11日,日寇借此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
6月27日,国民政府指派察尔省代主席、民政厅长秦德纯为代表,与日寇关东军代表土肥原贤二以换文方式签订损害华夏国主权的“察尔协定”,又称“秦土协定”。
在这个“协定”中,国民政府同意从察尔省撤退华夏国驻军和国民党党部,解散抗日机关和团体,聘日寇为军事和政治顾问。
随着第二十九军部队被迫从察尔撤往合北,察尔省近八成的疆域落入日寇的掌控之中,成为了日伪势力的大本营,华北地区最后一道屏障也荡然无存。
日寇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野狐岭的,以沟通坝上、坝上的天堑狼窝沟为据点,弹压当地数千名民工沿野狐岭挖战壕、修碉堡、凿山洞。
从1939年开始,他们在野狐岭一线修筑了庞大的地下军事工事,致使每一座山包都几乎被掏空,仅暗堡就修筑了二百多个,大小交通壕总长达六百余里。
修筑这些工事的日寇部队是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部分部队。
1938年3月在北平地区编成,任务是配属所在军司令部在章口担任地方治安和守备。
其第三任旅团长、被扶桑国内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在黄土岭围歼战中,于1939年11月7日我华夏军击毙。
独立混成第2旅团修筑工事的日寇部队,在章口的侵略罪行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结束。
在修筑工事的过程中,每竣工一项工程,他们就将民工拉到安固里淖。
蒙语,意为有鸿雁和水的地方,位于章北县。
史称鸳鸯湖,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
这里水草丰美,鹅雁栖息,从辽、金到元代,一直是皇家游猎、避暑胜地。
秘密杀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屠杀当地民工高达三千余人。
结束日寇暴行的是苏军普列耶夫上将和他率领的苏蒙机械化师团。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寇宣战,8月10日蒙古国对日宣战。
苏蒙联军由普列耶夫上将率领第27摩托化步兵旅和第3炮兵团及蒙古骑兵一部于8月14日进入章北县城。
联军每日以大量炮弹倾泻在日寇阵地上,威逼日寇尽早投降。
当时野狐岭一带的日军第2独立混成旅团,约有万余人,妄图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拖延时间,以掩护其居住于章口地区的日寇撤退。
19日,联军与日寇在黑风口一带展开激战,首先突破了黄花坪日寇阵地。
接着在北路大桥的争夺战中,先后击退日寇数十次反扑。
20日,联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野狐岭沿线的日寇前沿阵地。
随着炮火不断延伸,联军以轻型坦克、摩托车队为先导。
部队一字形展开,冲上正面阵地。
日寇拼命抵抗,与联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战斗异常激烈,联军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日寇只能投降。
然而,到了21日,经过一夜喘息的日寇却突然变了卦,以种种理由故意拖延投降时间,并在当天夜里,向章口市方向撤逃。
22日清晨,苏蒙联军再次向日寇阵地全线发起攻击,但当时日寇大部队已经撤退,缴械投降的是则是还没有来得及撤退的阵地守备部队。
联军很快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并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击毙日寇200多人、俘虏将官1人、军官81人、士兵578人,缴获了大批弹药和军需物资。
而日寇只能在撤逃时,从多名日寇军队尸体上割下他们的小手指,用布包起来,装入饭盒带回扶桑国。
战斗结束后,当地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苏蒙联军烈士(54名苏联军人、6名蒙古人民军战士)。
为华夏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山峰上修建了墓地、烈士纪念碑,以致哀悼。
直至今天,当人们由章口市进入野狐岭坝头黑风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塔尖上金色五星熠熠生辉,位于苏蒙烈士陵园中央的“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
不仅是合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野狐岭要塞一道靓丽的旅游景点。
凝结着华夏、苏、蒙三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体现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高原的阳光里,烈士纪念塔庄严肃穆、熠熠生辉,山岭上的草碧花红都在讲述着英雄动人的故事和当年的风风雨雨。
然而,这一切随着苏联解体后华夏国与灰熊国关系修好以及华夏军华北大演习后,被逐渐公开。
在华夏军华北大演习总共有11万人参加,坦克1300辆,火炮1500门,飞机285架,汽车8000多辆。
在当时华夏国乃至亚洲都是规模最为盛大的一次。
涉及到章口市章北、萬全、宣华等多个县城。
虽然没有涉及野狐岭核心战备工事,但与章口的地理特点和军事意义是分不开的。
演习在我华夏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给华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对国际霸权主义者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国际舆论评论道: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是华夏军最盛大的一次力量显示。
作为特殊时期的历史烙印,章北野狐岭要塞始终能够让人们看到华夏国在现代作战环境中,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以及野狐岭要塞曾在捍卫华夏本土安全和应对北方的军事压力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对野狐岭要塞有了深刻的认识后,蒋言心中不免对那烈士纪念碑肃然起敬。
就像是之前经过泸定桥时遇到的那名老兵一样。
正是有他们那样视死如归的老英雄的存在。
才换来了如今的国泰民安。
遥想那一段峥嵘岁月,抬头仰望纪念碑上那璀璨的五角星。
谁人敢说,内心不为之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