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这样无中生有乱带节奏的话,可少不了她的女儿李欣插上一脚。李欣也跟着余氏满脸担心地劝着李清乐:“大姐,不管你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难言之语,都可以一一告诉父亲,父亲是可以替你做主的。你可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在余氏与李欣两人的左一言右一言之下,果然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更坚定地认为李清乐是真的在外面发生了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在外面,可少不了一些登徒浪子,流/氓的调戏,而这说不定这就是李清乐迟迟不回家的理由。谁知道这几个月在外能发生些什么啊。大家她们的话这么一带,都已经开始翩翩遐想起了李清乐是如何被登徒浪子给侵占的,这一想,大家看李清乐的目光就变的越来越鄙视,甚至厌恶。一个好好的大家闺秀居然在外发生这等淫秽之事,真是丢人丢到家了。一回来就面对这么多个人的连环询问和批评,李清乐心里感叹:李府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变啊,还是如以前一样喜欢随意猜测诬陷她,在他们的心目中,她估计永远是烂得不能再烂的废物,是一个永远都抵不过二小姐的吧。李清乐脸色不改,还是礼貌地对着李欣母女:“还真有劳余姨娘与欣妹妹的惦记和关心,清乐在外面没有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名声,和对李府的名声也没有任何损伤,也并没有任何难言之语,更不敢委屈了自己,一切都安然度过。”
李清乐又转身面对着李父,说道:“父亲,至于清乐不辞而别,离家出走那也是情有可原,还望父亲能够谅解。”
李清乐没有说出希望得到李父的原谅之类的话,而是希望他能够谅解,这语气分明是没有任何觉得自己有做错的地方,用着平等的口吻说出来。李清乐并没有进入余氏的圈套,去向李父求饶,如若李清乐真如余氏所说去求饶李父的话,这本来还只是猜测李清乐在外面发生了事情,立刻就变得石锤落地了,到时候再进行解释的话,那便会让别人觉得只是在辩解,越解释,越是描黑。李父很是不相信李清乐的话,觉得李清乐只是在胡言乱语,随意编排谎言来应付他的,倒是要看看李清乐是要说什么样的话来搪塞他,便毫不客气地问着李清乐:“你能有什么情有可原?是故意离开,在外面鬼混!你现在倒是给我说说你是有什么理由,能让你这么多天来,连个招呼都不打声直接离开!”
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李蓉儿,见自己的父亲对李清乐生这么大的气,心底暗爽,十分快乐,感觉总有解了一口气,也跟着李父后面添油加醋地说道:“就是啊,李清乐,你这分明就是想气死父亲。你现在身为未来的太子妃,如果平白无故的消失的话,你让我们李府如何向太子交代,如何向皇上交代?如果皇上怪罪下来,咱们李府可就要跟着你一同遭殃!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亏我们李府这么多年待你不薄,吃喝穿样样都给你,还这样不顾后果地想要拉李府下水!你简直蛇蝎心肠!”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的李蓉儿不顾长幼辈分,用她的食指直指着李清乐骂道。可是对于这样的李蓉儿,李清乐只是觉得李蓉儿的脑回路转的也是够了,什么罪名都要往她头上扣,不过,李蓉儿说得也对,如果李清乐真的平白无故的失踪了,皇上儿那是真的不好交代。可是听李蓉儿说的话,那说明李清乐不见了这种事,皇上并不知情。原来这李府还把这事情守得如此的严密啊。但是,李清乐听到李蓉儿说李府待她不薄的时候,李清乐从心底开始都忍不住要冷笑出来,感觉是听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对着李蓉儿以及李府其他人冷哼了一声:“说着违背良心的话,也不怕被雷劈。也怪我才疏博浅,原来吃不好,穿不暖,每日饿着肚子过日,就是待我好。”
李清乐这番话是对着李府所有的人说的,大家都知道李清乐所指的是什么,便都纷纷低下了头,不看再多看李清乐一眼。而李清乐也不愿意再在这种话题之上多浪费自己的口舌,继续看向了李父,以与平日无异的口吻回答李父:“父亲,那日离开是因为外祖父有急事找清乐,一时也没有时间和大家打招呼,匆匆忙忙地连夜赶回外祖父家。”
李清乐没有说出真正的去处,也没有交穆原给搬出来,这样省得多出一些没必要的事端出来。再怎么说,她现在的身份仍旧是御赐的未来太子妃,如若婚前与穆原闹出绯闻,可能会对她与穆原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就隐瞒了一切情况,将所有都推给了外祖父。这样推给外祖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外祖父是镇国公,当年也为太上皇打下了许多江山地盘,太上皇对李清乐的外祖父都要敬上几分,更何况小官员李父呢。李父从以前开始就十分惧怕外祖父,是母亲在中间做周旋,李父要比之前还好些。但自从母亲去世后,李父就再也不敢去外祖父那里一次,真的就犹如老鼠遇上猫,能躲则躲。所以这次把理由推给了外祖父,一是因为可以肯定李父是没有去外祖父那里打探她的消息,二是因为即使李父知道李清乐是因为外祖父而不辞而别的,李父也不敢跑去和李清乐的外祖父去当面对质。这样不管李清乐说的是实话还是假话,李父都无以查证。李清乐本来还一时想不到外祖父是镇国公这点,是因为吴姨娘当初叫她回来时提起了她的母亲,所以这才想到了外祖父,原来李清乐的背后靠山的实力还是这么雄厚,怪不得以前李父不让李清乐出门,恐怕就是担心李清乐私自跑出去向她的外祖父告状吧。不过,虽然镇国公能够压住李父,但是镇国公府却是离这儿还是有好一段距离,需要一天的马程才能达到,所以李父也从未想过李清乐会去镇国公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