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琰在他的酒楼包厢自酙自饮。他受封建宁王,年俸禄是:粮食六千石、钱二千八百贯。食邑二万户,不过在南方沿海建宁。另外建宁的税收有三成归他。
萧琰的母亲静贵妃生前颇受萧天佑宠爱,两人感情最深。萧琰六岁时病亡。萧琰相貌与母亲最像。因此,只要不太出格,皇帝对他也比较宽容。
建宁虽说耕地不多,主要是很多地方还未开发。但是,商业比较兴盛。还产茶叶、珍珠。因而就给了他做封地。
另外,他还有一支八百人的护卫。在京师有三个别院,地三千亩,桑八百亩,果树六百亩。这些私产是他外公给的。
酒楼他专门请人打理。今天特地来看看。
燕京达官贵人都知道这是四皇子的产业,倒也无人敢来闹事。而且每个月他这个四皇子还要纳税一百二十贯,也造桥铺路,办粥厂。行事离经叛道,荒诞不经,朝堂上的谏官们却也无话可说。再说,酒楼主要卖的是果酒。在这个时代粮食还是很重要的。这些地,也是为了安顿他手下护军家属。
“文鸳,坐下。老站着,不累吗?”萧琰对旁边的女孩说道。
“少爷,文鸳不敢。”这可是皇子,王爷。小宫女有些害怕。被那些谏官们看到,那就麻烦大了。
萧琰知道,这些无聊的谏官们正事不干,整天盯着别人的小事不放。
不过,萧琰是不会怕的。曾经在朝堂上怼得他们哑口无言。
“你怕啥啊,你是我的兵。服从命令听指挥,坐下!”
女孩子不能喝酒,萧琰给她倒了杯果汁。“看你,瘦得象啥,不要委屈自己。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犯了错误,关禁闭。这是我的规矩。”
萧琰对身边的人是挺不错的,不会体罚,不会饿饭,只是关禁闭,写检查。他的府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尝尝这肉丸子。”萧琰生活比较简单,早上稀粥,馒头,小菜,咸菜。午饭两荤两素一汤。晚饭有时一碗面条。
“谢谢少爷。”在外面,文鸳叫他少爷。
半年前,萧琰在街上看到她卖身葬母,于是就出钱为她料理了后事。然后带在身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萧琰贵为皇子,身边的宫女不多。萧天佑知道后见她相貌清秀,识文断字,也同意留在他身边,取名文鸳。赏赐了一些首饰,衣服。
“少爷,您要的银针盖被窝,红嘴绿鹦哥。”掌柜亲自端菜。“还有,白玉绣球。”“陛下,四皇子中午在太白酒楼用完餐后又去了水云间茶楼。酉时回府。”
“大皇子同王妃出城郊游。也是酉时回府。”
“二皇子在翰林院,编篡经史典籍。”
“三皇子一天未出,在府中读书。”
四个身着锦衣的校尉在向萧天佑报告。“甚好,汝等辛苦了。”
校尉离开后。一个文官老头说道:“陛下,臣以为四皇子应严加管束了。陛下请看。”文官从袖中掏出一卷纸。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icon,为何纷纷说魏齐?”
文官红着脸:“辱没圣贤,辱没圣贤。”
萧天佑笑道:“老爱卿勿恼。琰儿年少无知,不必在意,过些日子,朕就让他赴封地,非宣召不得入京。”
那意思:别和一个小孩子记较,反正他就要离京了。眼不见心不烦。何况藩王没什么实权,混吃到老罢了。和你又没什么利益冲突。
萧天佑知他是二皇子一派的,大皇子、二皇子表面上手足情深,实际上暗中下绊子。三皇子整日读书,却与不得志的书生,小官暗中来往。
唯独这四皇子看不透。整天只知关心他的茶楼酒店。看在每个月交纳七八百贯的税上,也不去多管。
皇子都要交税,其他商人不敢不交。京师的税收每个月几百万贯。粮库、钱库都是满满的。
三皇子、四皇子啥都不争。不同的是三皇子整天读书,与书生谈古论今。萧琰是饮酒、打猎、做生意。穿奇装异服。
“唉,这样也挺好的,其实朕最不放心的就是琰儿你。”
皇帝叹了口气。
入夜,建宁王府。
“东宁洲的情况如何?”萧琰正与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交谈。
男子是从封地送贡品来的。去年奉密令到东宁洲考察。
“土地肥沃,物产丰隆。百姓多为未教化土人,大多居深山,以渔猎为生。汉人只数千人多居平原,以农、商以为生计。王爷何不向皇帝陛下请求以东宁洲为封地?”
萧琰自然是知道东宁洲的重要。退可自保,进可从海路取南洋。朝堂上还没有谁重视海洋,不如我自己去。到时全是我的,谁也拿不走。何况一直南下,还有一大洲。
“我早就想以东宁洲为根本。下月,我就要离京。后天,在朝会上就向父皇请求,改封东宁洲。何况,此地还未正式纳入大燕版图。若那帮大臣反对,我有办法让他们下不了台